地震頻發 自家防震知多少

發布日期 : 2022-12-24

【記者 劉祐呈/嘉義市報導】

對於生活在台灣的我們而言,地震已然成為生活之中的一部分。既然我們沒辦法避免地震的到來,不如在地震到來之前做好相對應的防災工作,提高對於自家和周邊逃生路線的認識,讓地震真的發生時,較不會因恐慌失措而錯失逃生的機會。

有感地震頻發 民眾需沉著應對

台灣近期有感地震頻發,使人民感到恐慌,有部分專家指出,從地震週期來判斷,台灣近年可能出現規模8.0以上之強震。此外,根據台灣地震科學中心的數據可以得知五十年內南部地區發生規模6.5以上強震的機率高達82%。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溫怡瑛表示,嘉南地區平均二十到三十年就會發生一次大地震。不過,溫怡瑛教授也提到,這些數據僅供參考,不要因此感到恐慌,做好準備在地震發生時能夠沉著應對才是要點。

1

台灣地震科學中心所公布的地震機率圖,其中註明了每一個斷層發在未來50年內發生直下型地震的機率。【記者 劉祐呈/擷取自台灣地震科學中心】

重視居家防震觀念 降低災害風險

我們沒辦法避免地震發生,我們能夠做的是在地震發生前,盡可能地降低地震發生時所受到的災害,以及在地震當下該要怎麼避難,住家的防震功能就是其中相當重要的部分。內政部消防署災害管理組的許科員表示,居家防震有四個重點。首先是固定自家家具,在地震發生時,沒被固定的家具容易在搖晃中傾倒,造成傷害。其次是要備妥防災用品,最好在家中備妥三天份量的防災食品,以及準備手電筒、收音機等緊急工具。再來是準備緊急逃生包,緊急逃生包中應包含緊急食品、禦寒衣物、急救用品、少量現金以及證件影本等等,放置在門口或玄關附近,方便逃生時使用。最後則是訂定防災計畫,其中包含約定避難地點,查詢避難收容所以及避難處,並約定災後聯繫方式。

2

確認住宅的逃生系統是防震防災的重要事項。【記者 劉祐呈/攝影】

建築安全問題 結構損壞立即修補

除了內部的防災之外,建築構造上的防災功能也是很重要的。溫怡瑛教授表示,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前的建築法規較不嚴謹,在建築安全性上需要更加注意。此外,經歷過地震的建築容易出現結構上的破壞,在牆體上可能會出現裂痕,而當牆壁出現可以將10元硬幣放入的裂縫時,就應該尋找專業人士來處理。在梁柱的接合處以及柱子的底部和頂端也要多加注意是否有近45度角或交叉的裂隙,在各樓樓板的部分,也應檢查是否有大量混凝土剝落以及鋼筋外露的情形。如果有發現以上的情況,也應請專業人士評估處理,並加以修補。

3

柱子及外牆有交叉裂縫、混凝土剝落以及鋼筋外露等情形,需要尋找專業人員處理。【記者 劉祐呈/擷取自台北市政府震災後住家房屋自我檢查手冊】

與地震共處 防震觀念與危機意識

位居板塊交界處的台灣,勢必得和地震共處。既然我們沒辦法避免地震到來,不如盡可能降低地震對自己的危害。在購買以及租借房屋時,多注意其防震功能性,避免買到防震條件不佳的房屋。如果是已經購置的房屋,也可以藉由評估自宅的防震性能,找出可以加強的部分,最少也可以增加自己的危機意識,降低在震災中罹難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