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范得安/嘉義報導】
程精鈞老師於2015年被登錄為「嘉義市無形文化-傳統工藝籐編保存者」,多年來在籐編傳統工藝領域耕耘不輟,更多次與文化局合作開設免費籐編班,希望透過課程傳習,讓更多人能夠了解籐編的無形文化工藝之美,進而推廣與傳承。
免費籐編開課 文化保存從民開始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在2023年3月至7月邀請籐編保存者程精鈞,開設免費籐編班,授課對象以市民朋友以及有籐編基礎者為先,每一期分別進行15堂課、45小時的課程。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科長林朝基表示,這已不是第一次邀請程老師開班授課,在2022、2019年也有開設傳習班,2022年結業式亦辦理師生成果展、出版「精湛籐藝–程精鈞」專刊,書內收藏共30件程老師所學、所創之力作,是繼「毫芒雕刻:蕭武龍」(註一)後第二本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之專刊。
師生聯展視課程進行狀況及學員作品成熟度、數量多寡等而定,2022年底在嘉義舊監獄暨宿舍群聚落舉辦。【圖片來源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提供】
竹編籐編兩樣情 從裝飾一眼分辨
籐編是傳統的手工藝,在以前無塑膠製品時常用於製作日用的器皿。1987年程精鈞在桃園工作,閱讀報紙時看到竹籐編工藝家張憲平(註二)的展覽作品,對籐編產生濃厚興趣,遂向張憲平拜師,學藝四年後,於1992年參加全國美展即斬獲第三名。
程精鈞說明,竹編和籐編最大的差別有二,一是取材,二是編織方法。竹編需要自行剖竹子,每天剖需練習半年才能剖地漂亮、厚度大小都控制好,但竹子有竹絲,相較籐較好剖。籐編則是買印尼進口、已用機器處理好的籐條。保存方面是籐比竹來的容易保存;竹編編法多樣,籐編只有主體一種螺旋編法,但可在外表增加其他元素。而其餘裝飾之籐編編法較難用文字描述、記載,多只靠教學傳承,以實際觀摩、操作來學習。雖然籐編只有一種主體編法,有些竹編編法是可以用籐來做的,也可利用竹籐兩者不同特性作混合編造,竹編、籐編藝術的呈現方式十分多元。
籐編可在主體上增加裝飾,可和主體共同編織,也可編完主體再加上。【記者 范得安/攝影】
編出自己的路 苦練技藝保存文化
談及學習籐編,程精鈞說:「學籐編沒有捷徑,就是一直練習。」雖然沒有學習的門檻,但必須不斷累積經驗,要有興趣才能支撐學習的過程。程精鈞也表示,現在自己也還在學習,遇到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創新、構思一個新的籐編製品。
圓弧狀的作品是較困難的,需有一定的經驗才能掌握好漂亮的弧度。【記者 范得安/攝影】
程精鈞於2015年被嘉義市政府登錄為「嘉義市無形文化-傳統工藝籐編保存者」(註三)。林朝基說明,傳統工藝的登錄應符合藝術性、特殊性及地方性,程精鈞老師的作品表現形狀花紋造型頗有藝術價值,螺旋編法輕盈堅固、實用,而地方性方面,則同時具備原住民工藝元素及南洋風格。因此組成專案小組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現場訪查後,召開審議會決定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
傳承工藝之美 民眾反應熱烈
程精鈞長年耕耘籐編傳統工藝,自己不斷創作的同時也想將籐編推廣出去,因此答應傳習班的教授邀約,藉由講解籐編技巧與作品內容,透過課程傳習、展覽等活動,讓更多人能夠了解籐編的無形文化工藝之美,進而推廣與傳承。文化資產科籐編傳習班承辦人顏毓萱表示,民眾反應很熱烈,報名人數遠遠超過所招生人數,未來會再視老師及學員學習狀況而決定是否成為常駐課程。酒香也怕巷子深,傳統工藝開始接觸普羅大眾,希望能讓大家開始了解,避免傳統走向沒落。
<註一>蕭武龍:出生於嘉義市,2014年登錄為「嘉義市無形文化-傳統工藝毫芒雕刻保存者」。「毫芒雕刻」又稱「微雕」,是在細小的材質上,如米粒、貝殼、象牙、龜殼、珊瑚、鱗片等材質上,雕刻出微細肉眼難以辨識的文字或圖案。
<註二>張憲平:出生於苗栗縣,家中從事藺草編織事業。因接獲日本委託找尋臺灣竹/籐編製的燈籠(罩),後自學竹籐編技藝成材,獲人間國寶登錄及國家工藝成就獎肯定。
<註三>無形文化資產登錄流程:主管機關依職權發動無形文化資產審查程序,組成專案小組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現場訪查後,召開審議會作成是否登錄決定;作成登錄及認定處分後,辦理公告,並通知處分相對人,而後函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