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藝術教育  畫出長輩精彩人生

發布日期 : 2023-05-07

【記者 陳怡秀/嘉義屏東報導】

高齡化社會來臨,高齡者教育已成為社會大眾與政府重視的議題,而藝術不僅可以提升長輩們的身心健康,更可以啟發他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為他們的晚年生活帶來不同的樂趣,如何規劃藝術相關課程與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也成為值得探討的事情。

藝術學習  抒發長者生命故事

教育部於 2006年發布「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其中的創新老人多元學習方案之一便提及了藝術學習活動,其目標在於透過藝術抒發以表達長者自我的生命故事,因此可以看出人文藝術的陶養更是對長者有很大的影響。曾帶領樂齡班藝術表達課、同時也是藝術治療師的大仁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余金燕說:「藝術就是一個學習的媒介,而它比一般的國文、英文還來的簡單容易,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有趣的過程讓他學習新的東西。」因為藝術不僅有呈現方式多元的特點,可以啟發長者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它除了可以讓長輩用畫面傳達出他們想要表達的想法與觀察出他們目前的身心狀態,同時也是一種非口語溝通的工具,適合一些不擅言詞表達的長輩們,因為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們可能會在有意識、下意識〈註一〉或潛意識〈註二〉的狀態下釋放內心的情緒,對長輩的情感抒發也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藝術也成為高齡者教育中重要的一環。

23

剪貼、拼貼等較不複雜的創作方式對剛開始接觸藝術的長輩來說是很好的媒材。【記者 陳怡秀/攝影】

適性教學  照顧長輩需求

因每位高齡者的人生經歷差別大、生命經驗豐富,面對高齡者的藝術教學和一般的藝術課程一定會有不同的地方,除了需要耐心的陪伴,讓長輩以遊戲性的方式輕鬆享受地接觸藝術是高齡藝術教育的目標之一,在媒材的運用或是課程設計方面也都需要針對長輩的學習特徵去規劃,余金燕說:「在操作課程的時候,我大概都會從他們的出生、原生家庭、成長背景開始進行,有點像畫出他們的生命故事這樣。」可以透過與高齡者的生活關連性較高的題材來吸引他們的興趣。

於嘉義縣民雄鄉文隆社區開設畫室教導長輩藝術課程的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教授陳箐繡則表示,在規劃課程時也需考慮到長輩們在生理還有心理的一些限制,生理方面的問題就是退化的問題,眼睛、手臂、手力等的退化, 心理上則是大部份的因為長輩們害怕失敗、挫折以及被嘲笑。

24

透過大眾對作品的欣賞回饋或公開展演,可以為長輩們帶來許多成就感與自信。【記者 陳怡秀/攝影】

彈性調整  激發自信與成就感

談到帶領長輩藝術課程時會遇到的困難,陳箐繡提及,如何讓長輩覺得有藝術基礎能力地提升,但又不是那麼乏味是一大挑戰,當時長輩們主動提出希望多多學習素描、油畫等藝術專業基礎技能,但到後來卻越學越覺得無聊與挫折,視學員情況對課程進行彈性調整也是高齡教育的需求之一,因此經過教學團隊地認真評估後開始讓長輩們畫起「禪繞畫」〈註三〉,因為禪繞畫的紋理符號是具有美感的,而它的細緻度也並不是每位長輩們可以處理出來的,而且禪繞畫裝飾性強,可以將它運用在一些手提袋、衣服、玻璃瓶等很多不同的載體的裝飾上,也因此開展了更多創作的可能 ,讓長輩可以看到藝術從學習延伸到藝術商品的創作與應用,不會只停留在技術的吸收而已,長輩也因此從中得到了成就感與提升自信心,享受創作的感覺也因此由然而生。

256

同為藝術愛好者的長輩們在一起可以透過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拓展人際關係、增廣見聞。【圖片來源 陳箐繡/提供】

藝術帶來自我肯定  與社會互動

從害羞不敢畫畫到可以盡情揮灑自己的想像力,加入陳箐繡教授開設的畫室近半年、已八十四歲的許玉鳳阿嬤已將繪畫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分享說:「在不斷創作的過程中感覺越畫越好,雖然有時感覺到困難,但也沒關係,畫美畫醜都沒關係,有認真就好,也覺得畫圖後頭腦有比較清楚,不會忘記事情。」藝術帶給長輩們的不只是新的技術,更是他們培養信心、提升自我肯定、促進其與社會互動的重要管道。

〈註一〉下意識:對一種外界刺激的習慣性反應,指略帶模糊意識,不知不覺的意識歷程。

〈註二〉潛意識:是指那些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能變為意識的東西。

〈註三〉禪繞畫:是一種結合禪意與插畫的繪畫方法,以簡單、不停重覆的線條及圖像建構出一幅作品,它所需的技巧不多,在繪畫過程中使人感到抒壓又自由。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