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傳統 臺灣特殊送行文化

發布日期 : 2024-03-17

【記者 林玟蓁/嘉義雲林報導】
死亡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人們會藉由告別式向往生者進行哀悼,以此道別。大眾的印象中,告別式或許是莊嚴肅穆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臺灣中南部有一種特別的送行樂團,用正面的心態面對死亡,以活潑的音樂為往生者送行,希望往生者能夠快樂的離去。

獨特送行樂團 打破傳統印象

說到告別式,大眾的印象或許是莊嚴肅穆、慎重拘謹,並且都有以嗩吶為主要樂器的送行樂團為典禮演奏。其中,送行樂團的演奏風格較為莊重,且表演形式是定點演奏,這類型的樂團俗稱「西索米」<註一>。然而,在臺灣中南部地區可以看見另外一種完全不同形式的送行樂團,以亮眼的服裝及活潑的音樂為特色,樂團成員會隨著音樂節奏進行走位,這樣的表演打破了傳統送行樂團的形象,為告別式畫上了不同的面貌。以霸王貞為首的女子送行樂團便是這類型的表演團隊。

1
女子送行樂團以亮眼的服裝及活潑的音樂風格為特色。【記者 林玟蓁/攝影】

無畏流言 正向看待生死

出身嘉義的女子送行樂團團長霸王貞(本名姚珠枝),原先是其他送行樂團的成員,後來因為興趣而自行創業,成立了女子送行樂團,接著藉由緣份陸續認識了現在的成員,並且一起在中南部各地留下足跡、進行演出,至今已走過十幾年。像這樣的送行樂團風格較為亮麗、活潑,與告別式的氛圍差距甚遠,對此,霸王貞說:「時代在改變,我們希望用快快樂樂的方式為往生者告別。」女子送行樂團團員朱小姐說:「可能剛開始會有點怕怕的,但久了就習慣了,因為這是很正常的過程。」生、老、病、死,是人們的必經之路,女子送行樂團便以正向的心態去看待告別式、看待生命。值得一提的是,若是家屬有事前告知往生者喜歡的曲子,樂團也可以配合演奏。對於這樣的表演形式,民眾吳小姐說:「我之前就有看過這樣的表演,我也不會覺得怎樣,這就是他們的風格。」

然而,像這樣較為突破傳統印象的表演形式仍然曾遇到一些流言蜚語,霸王貞說:「我就是隨緣啦,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們就是好好做我們該做的,配合喪家、配合禮儀社。」或許樂團會遭受到外界不滿意的聲音,他們仍然是保持著正面的心態,面對這一切。

1
女子送行樂團的表演會融入走位及隊形變換,有別於西索米的傳統表演形式。【記者 林玟蓁/攝影】

感情成就默契 表演形式多變

霸王貞帶領的女子送行樂團的團員都是出身雲嘉地區的家庭主婦,樂團工作屬於副業,樂團成員朱小姐說:「這樣的工作時間較為自由,平時只要有時間就會練習或協助演出。」由於團員各自住在不同地方,有空的時間也不一樣,因此只要表演時程確定,當天有空的就會到場支援表演。另外,也因為團員之間的感情都很好,在團練上也都藉由彼此自然而然的默契與討論,慢慢練成,霸王貞說:「主要還是我在帶(練習),大家也是會一起討論,走久了大家自然而然就會知道怎麼走位了。」而表演上以薩克斯風、小號、大鼓以及小鼓為主要樂器,相較於傳統西索米大多使用嗩吶,位於雲林縣的禮儀公司工作人員說:「以前的樂器可能會比較刺耳,現在這種就比較不會。」

雖然樂團的表演形式包含走位以及多樣樂器,整題風格鮮明活潑,但霸王貞提到,樂團接案都是透過禮儀社,並不會直接與家屬聯繫,因此若是家屬在和禮儀社接洽的過程中有特殊需求,無論是宗教、曲風、表演形式,樂團也都可以進行調整。

1
霸王貞帶領的女子送行樂團成員大部分都是家庭主婦,以各自有空的時間參與演出。【記者 林玟蓁/擷取自響韻女子音樂團粉絲專頁】

大眾觀念改變 期望穩定發展

對於女子送行樂團的未來期望,霸王貞說:「因為大家都是家庭主婦,我希望能夠穩定就好。」至於外界人士的異樣眼光,霸王貞表示,其實這種表演在中南部越來越多,大眾的想法會跟著時代在改變,但如果還是有遇到什麼三言兩語,樂團仍會以感恩的心態去面對。

<註一>西索米:為「si-so-mi」的音譯,來自於其中一首喪禮音樂的開頭前三個音。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