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鴻溢/嘉義市報導】
提到臺灣的都市計畫,很多人可能會先想到高雄的棋盤式街道、臺中以車站為中心的扇形放射狀規劃,但其實嘉義市部分的街區中,也有類似棋盤式、以各街區不同用途做出劃分。其受到歷史因素影響而形成今日樣貌,而這些規劃也影響了不同街區的民生發展與人文特色。
嘉義巷弄格局起源 都市改正計畫
在嘉義市火車站前的市中心,尤其是靠近如中山路、仁愛路等主要道路的地區,可以觀察到相當整齊的巷弄格局,其中有許多以街區功能劃分,而出現常聽到的大通、二通、東西市場等區域性地名,這是受到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對嘉義市區進行的「都市改正計畫」的影響所致。臺灣的都市計畫是日本殖民政府為了促進殖民地的經濟發展和控制領土,實施的一系列計劃和政策,殖民政府在包含現在嘉義市在內的各廳實施了都市改正計畫,計畫內容包括重新規劃道路、劃分用途區域、興建新的建築物以及改善基礎設施等,這為嘉義市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並直接影響了現代的城市布局。
從高空俯瞰嘉義市,可以看到車站前區域的道路規劃十分方正。【記者 陳鴻溢/擷取自Google Map】
回顧歷史發展 嘉義城風貌
回首日治之前,明鄭、清領時期時在現今的嘉義市地區就已有漢人前來開墾,並漸漸形成聚落,進而建立了「嘉義城」。根據1897年《臺灣事情一班・上卷》的調查,在嘉義城外的十六街加起來的人口超過5千6百人,以當時的臺灣來說已達到相當規模的發展。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一地是否有建磗石城,成爲經濟繁榮的指標<註一>,而嘉義城作爲當時諸羅縣的行政與軍事中心,在建城後市街逐漸繁榮,機能也開始分化,形塑了清代嘉義市的市街特色。
清領時期「嘉義街」的發展區域還不及現代嘉義市範圍的十分之一。【記者 陳鴻溢/擷取自《臺灣地名辭書・卷二十・嘉義市》】
清領時期「嘉義城」內的街區沒有特別規劃,呈現不規則的分布。【記者 陳鴻溢/擷取自《嘉義市志・人文地理志》(改繪至《嘉義市文獻》11期〈日治五十年嘉義有關大事紀〉附圖一)】
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後,由於日本人因水土不服遭逢傳染病問題,造成許多人死亡,他們認為應要透過「都市改正計畫」並頒布法令,藉此改善環境衛生,並更進一步規劃城市的道路、興建污水設施。隨著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推動各都市計畫,各個城市逐漸往現代化發展。以嘉義市來說,殖民政府以「嘉義城」及附近人口聚落為基礎,推動都市改正計畫,將原本呈現不規則分布的道路截彎取直,重新規劃成直角交叉、格局方正街道的同時配合縱貫鐵路興建,並在建設道路的同時鋪設下水道,現今嘉義市中山路、文化路以及中央圓環等主要幹道就是在這一時期劃設。在重要設施方面,則在嘉義市規劃了官公署(政府機關)、學校、公園綠地等用地,從當時的規劃版圖中就已經能看到許多現代的影子,如現在嘉義市的第一銀行、舊監獄、民族國小等。
現在嘉義市中許多街道與重要設施的位置,在開始實施都市改正計畫初期(此圖為1911年資料)就已經成形。【記者 陳鴻溢/擷取自《嘉義廳報》第545號】
1913年公布的嘉義市區擴張計畫,基本上已經與現在嘉義車站前的區域沒有太大的差異。【記者 陳鴻溢/擷取自《嘉義廳報》第26號】
嘉義城街區配置 成就現代樣貌
從嘉義市街區的機能配置的角度來看,也有許多歷史軌跡可循之處。日治時期都市計畫所規劃的「行政區」,使許多政府機關座落了在現今中山路一帶,這也直接影響了現在市政府一帶與附近政務機關的分布;嘉義市各級學校的分布,最集中在現今垂楊路以南的地區,這也跟日治時期學校設立位置產生直接關係;嘉義市商業區中心原本在現今東門圓環一帶,集結各式飲食、服飾、日常用品、服務業、遊廓等各類商家。縱貫鐵路建成後,人潮則漸漸被吸引到嘉義車站站前,形成現今的站前商圈,現今嘉義市居民耳熟能詳的「大通」、「二通」的由來就來自這一時期。大通指的是嘉義車站站前中山路一帶街區,分佈日本人開的商店,而二通則是指現今的中正路街區,分佈臺灣人經營的店面與旅館,被稱為「醫生街」的公民路,則是戰後聚集了各式西醫館、中藥房等醫療院所而形成的街區特色。
嘉義舊市區的發展脈絡在日治時期就已大致形成今日的貌樣。【記者 陳鴻溢/攝影】
曾任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執行長的「嘉義異鄉人」創辦人孫育晴分享,即使以前嘉義市曾因發生地震、火災,使城市規劃改變,但那些老式建築的樣貌與以「街區」劃分的產業仍隨著時代演進延續下來。不同時期也形塑了不同街區的特色。以「成仁街」為例,在清朝時因作為米糧集散地而被稱為「米街」,到了日治時期後鐘錶店、藝廊、戲院林立,使文人雅士在此聚集,而有了「美街」的稱呼,到了現代更加入了特色咖啡店、服裝店等元素。在以街區為主題的文化推廣企劃中,嘉義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在去年以成仁街為主題推出「美街圖鑑」,今年則將會以蘭井街為主題提出新的推廣企劃,也有許多在地商家自主合作推出自己的計畫。對於這個現象,孫育晴認為民間跟政府各有資源,各有想努力與推廣的事情,民間與公部門之間的資源互補,使嘉義市的文化推廣形塑出不同於其它地方的樣貌。
<註一>清朝在擊退鄭氏家族後,對臺灣這一新版圖心存疑忌,因此從康熙到雍正時代禁止臺灣築城(磚石城),因此「莿竹」為城就成為此一政策下的權宜之計。乾隆後雖然沒有明令禁止,但仍不鼓勵臺灣築磗石城,所以後來各地因防禦需要而改築磚石城時,主要都是由地方士紳出資興造。由於磚石城的造價較高,所以一地是否有磗石城,就成爲其經濟是否繁榮的指標。嘉義城在此時代背景下,加上地震頻繁,城易坍塌,所以縣城的興建共經歷了四個階段,從木竹、土竹、三合土城三個階段,到第四階段道光年間建造了磚石城,足見嘉義經濟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