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愛人間 淺談台灣器捐現況

發布日期 : 2024-05-27

【記者 黃悅筑/綜合報導】

善終三法在台灣行之有年,人民具有自主善終的權利,同時能選擇捐贈器官以延續生命的價值。不過欲器捐者死後依舊需要家屬同意方能成功捐贈,但通常這個時候家屬多沉浸在悲痛不捨的情緒之中,沒有餘力思考是否同意器捐,從而錯失器捐良機。

器官捐贈 法律與倫理衝突

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 6 條,醫師自屍體摘取器官,應經過死者生前書面或遺囑同意,或是死者最近親屬之書面同意。雖然在現行法律上民眾具有醫療自主的權利,並且能夠透過器官捐贈延續生命的價值,不過在臨床實務上仍有許多變數與挑戰。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副執行長柯彤文指出,許多人在生前願意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是一件令人佩服的事,同時也是大愛的展現。但是當死亡來臨之時,醫療團隊仍需要徵求與尊重家屬意願,家屬最終可能會因為捨不得放手而不同意器捐,減少許多延續生命的機會。台北榮民總醫院器官移植小組協調師廖麗鳳也表示,死者家屬內心明白親人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但由於依舊能夠透過眼睛直觀地看見親人的軀體躺在病床上,彷彿親愛之人還陪伴在身邊一般,家屬多處於極度悲傷與不捨的狀態下,難以接受親人離開世界的事實。

器官捐贈的執行於法規與臨床實務上有落差,也展現了情理法之概念。【記者 黃悅筑/製圖】

數位聲紋卡 傳達意願與思念

為了解決現行臨床實務上的器官捐贈難題,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與廣告公司李奧貝納於2023年6月共同合作推出「器官捐贈聲紋卡」,結合數位與創新科技,期望能夠改善臨床器捐困境。

民眾除了能夠透過器官捐贈聲紋卡表達對家人的愛與思念之外,也能夠告訴家人自己願意遺愛人間的這份心意。柯彤文強調,當家屬需要做出決定的那一刻來臨時,如果可以透過聲紋卡中的一段錄音,聽見親人生前的聲音與心願,或許家屬就比較能夠理解與同意親人想要器官捐贈的願望,讓生命能夠延續下去,這也正是聲紋卡的價值所在。原本對於器官捐贈議題不了解的民眾林小姐表示,在瀏覽聲紋卡介紹與使用聲紋卡體驗網站後令她有所動容,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她會願意放手讓親人能夠完成心願,遺愛人間。 

民眾能夠透過聲紋卡,傳遞想要遺愛人間的心意與意願給身邊親人知道。【記者 黃悅筑/攝影】

讓愛延續 生命的接力與感恩

在整個器官勸募與移植的過程中,器官捐贈移植協調師為器捐之路搭起了至關重要的橋梁,串連起醫療團隊、捐贈者、捐贈者家屬、受贈者等各方的溝通。台北榮民總醫院器官移植小組協調師廖麗鳳分享,器捐移植是分秒必爭的一項作業,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與協調師等相關工作人員幾乎需要24小時隨時待命,以免與器捐的良機擦身而過,所以能夠成功完成器官配對與移植手術是一件彌足珍貴與充滿感恩的事。

除了感謝辛苦的醫療團隊外,受贈者更感激捐贈器官給他的有緣人。所以在完成器官移植後,受贈者皆會書寫一張匿名感謝卡以示感恩,感謝捐贈者及其家屬願意無私地捐贈器官,他們成了受贈者的再生貴人,捐贈者的生命也將以另一種形式繼續留存在這個世界上。

廖麗鳳表示,她常常告訴受贈者只要好好地活著,就是對捐贈者最大的回饋。醫院每年都會舉辦器官捐贈感恩會,邀請器官捐贈者家屬與受贈者一同參加,共同追思與感念捐贈者,並感謝捐贈者家屬在悲痛難捨的時刻,依然選擇大愛助人的無私精神,成為他人生命中的無名英雄。同時也讓捐贈者家屬看見受贈者現今順利地回歸社會與生活,進而明白親人雖然已經不在,但是他的愛依舊能夠延續在這個世界上的道理。

台北榮民總醫院為感念捐贈者的大愛精神,每年皆會辦理追思感恩會。【記者 黃悅筑/擷取自台北榮民總醫院官網】

提升器捐意願 溝通與心理準備

截至2023年5月2日為止,台灣仍有約1萬1千人正在等待器官捐贈,而2023年器捐人數僅有300多人,器捐成功率不甚理想。若是想為社會盡一份貢獻與心意的民眾,在簽署器捐同意書之前或許能夠透過與家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安撫和顧及家人的感受,讓他們有了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的機會,也許在走到生命盡頭的最後一刻,大愛精神就能夠順利被付諸實行,讓器官捐贈有更多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