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葉亞潔/雲林莿桐報導】
鼓的歷史已有數千年之久,鼓除了是一種打擊樂器外,在古時也是一種通訊工具。雲林縣莿桐鄉有一個製鼓師傅梁正穎,他在合成皮進口的衝擊下,仍然堅持傳統手工牛皮製鼓。其中蘊含的工藝繁複,需經過多道程序及時間才能製作出一顆鼓。
製鼓不易 只因緣分
鼓是一種打擊樂器,早期更是用來傳遞訊息的通訊工具。從遠古時期,人們就會拿著樹幹等物體敲敲打打,而至今鼓的發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在臺灣除了常見於廟宇外,在國樂、表演和鼓陣中,也發展出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鼓。
雲林縣莿桐鄉有一家堅持傳統手工牛皮製鼓的製鼓廠,六十多歲的製鼓師傅梁正穎原本是油漆師傅,在因緣際會下,岳父的製鼓廠剛好需要人手幫忙。他最初因為工廠缺開始幫忙,沒想到一踏進這個行業後就捨不得離開了。談起與鼓的緣分,梁正穎表示,自己從小就很喜歡看陣頭表演,也對鼓的音色很敏銳。從油漆轉為製鼓的過程中,除了仍需使用到油漆外,製鼓還需要對木材有更深入的了解。製鼓不僅需要熟悉木材,還要掌握更高的技術含量和更加複雜的動作。儘管這份行業工時長、困難度也很高,但支撐梁正穎堅持下去的理由其實很單純,他認為自己是拿香拜拜的人,既然剛好有這樣的機會,那就是他與佛、道和眾神有緣,是他的使命。
繃鼓為調音過程之一。利用麻繩將鼓皮拉緊,讓鼓達到所需的音階外,每個鼓面位置打出來的音階也需一致。【記者 葉亞潔/攝影】
從零到有 製鼓的步驟與細節
傳統製鼓的工法繁雜且耗時,製作一顆鼓需經歷割牛皮、削毛、削脂肪、晒乾、浸泡、磨皮、調音和油漆等步驟,製作時間則會因鼓的大小而異,需要三個月到一年的時間不等。在木頭和牛的選擇上更有所講究,木頭因製作的鼓種類不同而有所不同,像唱誦用的鼓就較適合用檜木製作,但通則是必須選擇沒有蟲害的好木頭。黃牛的皮較緊緻、水牛的皮較鬆弛,兩種牛就各自適合製成不同種類的鼓。牛的年齡也是選擇的重點之一,通常會選擇四到五歲且有運動的牛隻來製作,因其音色會較好聽。
將處理過後的牛皮用尺測量並用粉筆畫記,將牛皮利用最大化,也利於後續割牛皮的作業。【記者 葉亞潔/攝影】
梁正穎的鼓廠除了純手工、堅持傳統以外,最與眾不同的是用整棵樹幹製成一體成形的鼓。樹幹挖洞後須放在室內晾乾且不晒到太陽十年以上,接下來才能進入一般的製作流程。一體成形的鼓除了密度較高和使用期限較長外,鼓聲也會更為柔和,類似於藝術鼓的存在。
一體成形的鼓身會留下樹木獨特的紋路,並不如一般的鼓身因拼裝而平整,較像藝術品。【記者 葉亞潔/攝影】
梁正穎認為製鼓流程中最重要也最困難的部分是削脂肪,不同的鼓需要的脂肪厚度皆不相同,再加上黃牛的皮較軟,很容易在削皮過程中不小心把牛皮弄破、不好拿捏,這正是手工製鼓的功夫所在,也是最難學會的步驟。現在大多數的鼓廠都會選擇省略這些步驟,直接選擇合成牛皮和化學藥劑,雖然可以壓低成本和時間,但製作出來的鼓聲卻不如手工製的鼓悅耳,甚至每一顆都會是千篇一律的聲音,不具獨特性。
削脂肪是製鼓最大的學問,脂肪的厚度會影響鼓打出來的聲音。【記者 葉亞潔/攝影】
手工製鼓式微 文化仍要堅持
回想起剛接手製鼓廠時正好遇上臺灣引進中國合成鼓,市場上因好奇合成鼓且價差在一倍以上而大幅影響鼓廠生意,對此,梁正穎說:「沒有要做第一,但要做唯一。」製鼓是流傳千年的文化,只要臺灣的技術有被傳承、保留下來,他就會持續堅持使用臺灣牛皮且不使用會傷害牛皮的化學藥劑,不以賺錢為目的,而是對每一個做為法器的鼓,還有購買鼓的寺廟負責。
談及手工製鼓漸漸式微,臺南祀典大天后宮的廟方人員李先生說:「希望(手工製鼓)能保存下去,這是臺灣的有形文化資產。」至於廟方會選擇購買手工製鼓的原因,李先生表示除了詢問過媽祖的意見外,也因為廟裡以前就是使用手工製的鼓,且牛皮與合成的聲音有所差異,便遵照以前的傳統依舊選擇手工製鼓。
種類多樣 客製化製鼓
鼓有許多種類,不同大小的鼓音色和音階不同,用途也不盡相同。【記者 葉亞潔/攝影】
鼓的種類多樣,從六吋到五呎,也有高桶、低桶和扁桶等的差異。除了宗教上的需求外,學校、坊間到表演上對鼓皆有不同的需求。對於製鼓廠的未來,梁正穎說:「只要做好就不是問題,不是機器,是純手工的,就像瑞士名錶一樣,不用怕沒未來,都給我們做也做不完,有做到臺灣的一成就很好了。」在製鼓上,梁正穎更配合現代社會的轉變,因應顧客對於鼓的不同要求進行客製化,努力製作出適合不同表演和表演者使用的鼓。他也希望未來能找到願意傳承技藝的接班人,讓鏗鏘有力的鼓聲,繼續流傳在臺灣的大街小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