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育到共生:八色鳥故鄉

發布日期 : 2024-09-30

【記者 林星喬/雲林林內報導】

湖本村被譽為「八色鳥故鄉」,成功保育八色鳥並推動生態文化發展。社區成立湖本生態合作社吸引國內外遊客,推出以八色鳥為主題的文創商品,致力於提升大眾的生態意識。透過保護八色鳥,促進整個生態系統的保育,讓更多人關注與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物種。

湖本村與清明鳥

位於雲林縣林內鄉的湖本村,被譽為「八色鳥故鄉」。每年春夏之交,被稱為「清明鳥」的八色鳥(Pitta nympha)從遙遠的南洋飛抵臺灣,其因八種顏色的羽毛而得名,成為了湖本村的象徵。八色鳥生性謹慎,常在低海拔的林底陰暗處活動,不易被人發現。根據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研究,八色鳥的數量正在逐年下降,由於棲息地的破壞與氣候變遷等因素,八色鳥的生存受到威脅。作為臺灣的夏候鳥,八色鳥被列為第二級保育類,牠們不僅受到國內外賞鳥客的喜愛,也成為生態保護的焦點。湖本村居民林先生回憶道:「八色鳥一直生活在我們社區。我國中在籃球場打球時,牠就停在樹上看我們。只是當時,沒有人知道那是一隻八色鳥。」

1八色鳥鳥羽呈現綠、藍、黃、栗褐、乳黃、紅、黑、白等八種顏色。【圖片來源 湖本生態合作社/提供】

環境或經濟 反陸砂自救會
1999年,村民們發現砂石業者計劃在湖本村周邊地區進行大規模開採,這項計畫威脅到村民的生活,且嚴重破壞八色鳥的棲息環境。於是當時的湖本村村長帶領村民共同發聲,向縣政府抗議,並成立反陸砂自救會,獲得國內外眾多動保團體的支持及協助,成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此之前,許多村民對八色鳥並不熟悉,甚至不曾意識到這種美麗稀有的鳥類就在他們的生活中。作為抗爭的一員,林先生提到,當時砂石業者的反抗能力相當強大。雖然大多數村民支持保護環境,但也有少部分居民持不同看法,認為砂石開採能帶來經濟效益,這種內部矛盾也使得抗爭過程更加複雜和困難。村民與國內外多個保育團體共同連署,搶救湖本村,最終使業者取消了砂石開採計畫。國際鳥盟也對湖本村的成功保育行動表示讚許,稱其為國際生態保護的典範。

2002年,湖本生態合作社成立,積極推動社區生態文化產業的發展,並致力於八色鳥的保育工作。
2

湖本村居民寫下訴求,共同抗議陸砂開採。【圖片來源 湖本生態合作社/提供】

以生態為文創 推動保育理念

湖本生態合作社自2010年委外經營後,現任經營者陳嘉宏積極推動生態教育。 不僅積極參與生態教育活動,還提供生態導覽,為國內外遊客介紹湖本村的生態特色。這些活動提升參與者對生態環境的了解,成功吸引了大量以八色鳥為目標的賞鳥客。住宿與餐飲服務也成為支持生態旅遊的重要一環,進一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使湖本村成為賞鳥與生態旅遊的理想目的地。此外,合作社也開發了以生態為主題的文創商品。 如以鳥類為主題的繡片、鑰匙圈等,透過這些商品讓更多人知道湖本村的存在和這些物種的保育價值。

3湖本生態合作社記錄了每年抵達湖本的八色鳥數量。【記者 林星喬/攝影】

4透過文創商品讓民眾了解鳥類。【圖片來源 湖本生態合作社/提供】

賞鳥風潮和外來種

一些遊客未遵守賞鳥道德規範,過度接近鳥巢,甚至干擾八色鳥的育雛。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當地鳥會或保育團體會在拍攝熱區設置安全距離,並定期派人巡邏,確保鳥類不受打擾。除此之外,外來種也為保育工作帶來難題。近年來,臺灣野外出現了許多外來種,如白尾八哥等,這些外來物種會與原生物種競爭食物與棲地,對生態系統構成威脅。目前政府已針對部分外來種展開移除計畫,但面對分布範圍廣泛的外來種仍需更多資源與跨部會的協調。

明星物種帶來的長遠保護效益
5

這裡是「八色鳥的故鄉」,迎接遊客來到這片珍貴的生態寶地。【記者 林星喬/攝影】

未來,湖本生態合作社計畫與更多的單位合作,擴大保育及教育的影響範圍。 陳嘉宏提到:「八色鳥其實是湖本村的保護傘物種,它不只是湖本村的明星物種,還為整個周邊的淺山生態圈帶來了長遠的保護效益。」八色鳥成功讓各界更關注整體生態系統的保護,包括其他瀕危物種,如食蛇龜。透過保護八色鳥,周圍的環境和物種也因此受惠,體現出生態多樣性的價值。

透過與更多機構的合作,湖本生態合作社計畫推動更多生態保育項目,在持續保護自然環境的同時,湖本村也朝著生態與社區發展並行的未來邁進,成為臺灣社區生態保育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