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非籠飼雞蛋 呵護蛋雞的福祉

發布日期 : 2024-09-30

【記者 謝慈芸/綜合報導】

台灣雞蛋產業正面臨巨大的挑戰,籠飼飼養導致蛋雞健康受損和產蛋率低。相較之下,非籠飼飼養方式能提升蛋雞福祉與雞蛋品質,減少環境負擔。為了解決這一困境,需要政府、企業與消費者共同合作,才能徹底讓蛋雞自由。

 

飼養條件惡劣 市場蛋荒頻繁

儘管台灣雞蛋年產量約有80億顆,並擁有接近台灣人口數兩倍的蛋雞(約4千5百萬),市場上仍頻繁出現「蛋荒」的現象。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議題推廣主任寸舫筑指出,台灣超過八成的雞蛋來自傳統開放式格子籠飼養系統。籠養蛋雞因長期處於高壓,且條件惡劣的環境,導致身體狀況不佳,無法有效抵禦禽流感與極端氣候威脅。加上產業老化與技術落後,蛋雞產業發展停滯,導致台灣的雞蛋供銷長久以來處在缺蛋和產量過剩的惡性循環。

永續綠能平飼牧場品牌經理王怡玫表示,2023年發生的蛋荒事件主要受到全球暖化與禽流感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產業結構的不健全才是關鍵。根據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官網的統計,台灣的產蛋率僅有52%,低於許多正在廢除格子籠的國家。相比之下,與台灣人口及GDP相近的西班牙和義大利,產蛋率高達80%。這顯示出台灣雞蛋產業依賴傳統籠養方式,雞隻難以應對疾病與氣候變遷衝擊,導致產量不穩,無法有效滿足國內需求。

台灣蛋雞在養數與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相近,但雞蛋年度生產量與產蛋率最低,凸顯改善飼養方式的迫切性。【記者 謝慈芸/製圖】

 

蛋雞健康與否 飼養方式至關重要

台灣目前仍有八成的蛋農使用傳統開放式的巴特利籠(Battery Cage)進行蛋雞飼養,這種飼養方式稱為籠飼。蛋雞被限制在狹小的籠子內,每個籠子的面積約為A4紙張大小,通常飼養二至四隻雞,導致蛋雞經常堆疊在一起,站在彼此身上。此外,格子籠採用傾斜設計,以便收集雞蛋,但這也使得蛋雞除了要承受其他雞隻的重量,還必須花費額外的力氣來保持平衡。雖然這種方式節省了空間並降低飼養成本,卻對蛋雞的健康和福利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長期囚禁使蛋雞無法進行自然行為,緊迫反應<註一>增加,身心健康受損,免疫力降低,難以應對禽流感等疾病風險。

與此相對,非籠飼飼養分別為平飼及放牧飼養模式。平飼模式下,蛋雞在AI智能環控水簾式雞舍內有寬廣的活動空間,可以自由走動、覓食,並進行自然行為,如沙浴、磨爪、振翅低飛等。而場内設有自然光照,並設置棲架供蛋雞休憩。蛋雞在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可以讓其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提升免疫力,並降低疾病風險。放牧飼養方式則進一步提供戶外活動的機會,讓蛋雞能夠享受陽光、清新空氣,並進行更自然的生活方式。

而平飼飼養除了能夠提升蛋雞的福祉,還能有效的解決雞糞對環境的影響,促進永續發展。王怡玫表示,平飼飼養的農場其實不太會有臭味,因為雞舍內有設置高效變頻風扇能夠將潮濕的雞糞快速風乾,風乾後的雞糞還能製作成循環經濟的有機肥料。此外,場內還設置了空氣過濾系統,能有效過濾粉塵和異味。同時,污水經系統處理後可用於綠化澆灌,大幅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使雞場不再成為鄰避設施,實現畜牧業的綠色永續發展。

平飼飼養讓雞隻能自由活動,展現自然行為、減輕壓力。【圖片來源 永續綠能平飼牧場/提供】

 

籠飼養殖 引發多樣負面影響

長期的籠飼養殖除了對母雞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還會對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負面影響。由於母雞活動空間狹小,健康狀況不佳,將會直接影響雞蛋的品質。寸舫筑指出,籠飼的蛋雞因缺乏運動、採食不足,導致所產出的雞蛋殼通常比平飼雞蛋更薄。此外,籠飼養殖產生大量的糞便和廢棄物,在曝曬過程中會釋放大量氨氣,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加劇台灣養殖業所面臨的環境壓力。

地面糞便長期未清理,導致環境衛生惡化,增加傳染病風險,進而對蛋雞的健康和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圖片來源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改善蛋雞福祉 多方合作是關鍵

台灣的雞蛋產業面臨飼養方式落後及動物福利不足的挑戰。寸舫筑強調,政府應推動更有效的轉型政策,而消費者的認知與支持對於改變產業現狀至關重要。企業則可以透過推出標示為動物友善的雞蛋,提高非籠飼產品的市場接受度。透過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三方的共同努力,徹底改善蛋雞的困境,邁向更永續的發展。

 

<註一>緊迫反應:緊迫反應指的是生物體在面對壓力或威脅時所產生的生理和心理反應。這些反應可能包括心跳加速、激素分泌增加、行為改變等,旨在幫助生物體應對不利情況。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