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柔穎/嘉義新港報導】
嘉義新港拼布藝術家許淑麗,參加2024年美國裁縫者協會國際拼布大賽,以作品〈官將首〉榮獲首次參賽組第三名。陪女兒參加媽祖遶境的經歷,讓她決定投入創作,透過不同的色彩及布料凸顯官將首特殊的文化與造型,除了富有原創性,也讓臺灣拼布邁向新階段。
廟宇文化原創性 臺灣拼布新可能
美國裁縫者協會主辦的國際拼布大賽,於2024年9月11日宣布得獎者,而嘉義新港的在地拼布藝術家許淑麗,藉由作品〈官將首〉獲得評審青睞,拿下首次參賽組第三名,同時也透過觀眾票選獲得最佳人氣獎。
而拼布顧名思義,就是將各種不同的布料藉由拼貼縫補的方式,搖身一變成為精巧的工藝品。許淑麗便是利用一塊塊的布料,將臺灣傳統廟宇文化與拼布藝術做結合,製作出了〈官將首〉,這樣具獨特風格與文化內涵的作品,獲得國際肯定,也為臺灣拼布帶來新的可能性。
拼布作品〈官將首〉描繪臺灣民俗陣頭表演,表演者會配戴面具或畫臉,手持兵器,以舞蹈動作驅除疫病、惡鬼。【記者 吳柔穎/擷取自綵藝拼布網站】
媽祖遶境成動機 巨型作品面世
關於許淑麗創作〈官將首〉的動機,是源自於她陪伴女兒走大甲媽祖遶境的經歷。她的女兒就讀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創作以媽祖為題,因此需親自參加遶境。許淑麗不放心女兒獨自一人,決定跟著一起徒步進香。平時鮮少運動的她,走沒多久腳就長滿許多水泡,好幾次沒辦法行走,她便默默向媽祖祈求保佑,希望能不被雙腳的疼痛影響。最後奇蹟似的成功走回了新港,這讓她對廟宇文化產生了興趣。
連續參與了三年的繞境後,許淑麗與女兒共同創作了一系列與繞境相關的拼布作品,然而這麼多幅作品要到國際參賽,需要支付大量的運費及報名費,只展出其中一幅又會失去作品原本的故事性。為了讓臺灣的文化能在國際舞臺上發光,許淑麗決定創作一幅更具代表性的大型作品——〈官將首〉。
許淑麗與女兒共同創作的系列作品〈隨香〉,盼能透過拼布使觀眾對繞境活動產生共鳴,吸引更多人的關注。【記者 吳柔穎/擷取自綵藝拼布網站】
豐富色彩表達 不畏困難瓶頸
在創作〈官將首〉時,許淑麗巧妙地使用了傳統拼布技法與不同材質的布料。她更提到,色彩方面特別強調紅色、黑色、白色和綠色,代表著勇氣、權威和淨化,藉此凸顯官將首獨特的造型與文化,讓觀眾能感受到強烈的視覺效果。
但在處理官將首的臉部表情時,也碰到了一些瓶頸。許淑麗表示,拼布作品通常都是大區塊去處理比較多,但是官將首表演者的臉部表情很細緻,需要做精細的處理。如何只使用布料去堆叠,需要在構圖及布料的選擇上進行反覆的嘗試。每當對結果不滿意時,許淑麗便會重新製作,直到成果符合她的期待為止。她強調,只要不放棄,再大的瓶頸也能突破。
許淑麗正在縫製拼布作品,過程中不免會碰上許多問題。【記者 吳柔穎/攝影】
經驗文化相融合 拼布形式多元化
〈官將首〉將在地文化融合拼布藝術,讓臺灣拼布漸漸走向新階段。臺灣藝術拼布研究會理事長林幸珍指出,臺灣目前的拼布主要停留在傳統階段,經常模仿或傳承既有的風格及形式,缺乏原創性;而〈官將首〉將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文化融入創作中,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的新作品,就是一種原創。林幸珍表示,臺灣拼布需要更多原創性和多樣性,才能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
在獲得本次國際獎項後,許淑麗更加確信將在地文化與拼布結合是一條值得走的路,同時她也希望能讓拼布的表現形式不再只是局限於包包,拼布製成的壁飾也能投入創作。為此,她計劃在社區大學開班授課,期盼未來能有更多人對拼布藝術產生興趣,也帶動創作者關注在地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