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宜蓁/台南龍崎報導】
台南市龍崎區因地形土質關係,盛產大量的竹子,早期竹編產業非常興盛,因此又稱「竹之鄉」。龍崎國小便將課程結合地方產業,並運用人力資源發展出竹編特色課程,希望學生們能在竹編課程中傳承竹編技法,並了解竹製品的文化價值,從中認識環保永續的概念。
校內課程與地方特色的結合
台南市龍崎區的地質以青灰泥岩惡地地質為主,雖然土壤貧瘠,但卻有利於竹子生長,因此早期龍崎區的竹編產業非常興盛,直到現在依舊享有「竹之鄉」的美名。龍崎國小長期與當地的「百竹園」合作,將校本課程與竹子做連結,引進竹編特色課程,至今已發展超過20年,也透過地方產業的人力資源讓竹編課程延續下去。校方每週都會安排竹藝師授課,也曾嘗試與校內老師協同教學,希望老師學習竹編的技巧,但過程與時間的安排上較不易,因此竹藝師在竹編課程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龍崎區隨處可見的竹林景色。【記者 張宜蓁/攝影】
竹編課程的計畫與特色
龍崎國小擁有一整套豐富多元的竹編課程計畫,包含「空山黑鑽石永續龍騎士課程計畫」與「竹編課程計畫」。龍崎國小教導主任李國隆表示,「空山黑鑽石永續龍騎士」的命名靈感源自空山地區的自然環境與文化特色,黑鑽石象徵珍貴的資源,而龍騎士則是龍崎國小的學生,代表勇敢與保護自然的精神,強調永續發展的理念,目的是希望培養學生對環境的關懷與責任感,成為自然的守護者並推動生態保護。
在空山黑鑽石永續龍騎士課程計畫中,會先讓一年級同學對竹子的生長環境有基本認識,活動包含五感體驗及竹子的拼貼與彩繪,從一年級開始慢慢建構學生對竹的了解,逐步加深加廣。一直到六年級,學生會走訪百竹園,認識更多品種的竹子,也讓他們對自己家鄉的文化背景更加清楚。在竹編課程計畫中,則能增強學生的手作能力,學生從三年級便會開始利用竹編製春聯、相框等,也會製作竹槍等童玩,從竹中找到樂趣,進而對傳統手工藝有更深入的認識,也能了解竹子做為可再生資源的重要性,兩者皆強調永續性及地方文化的融合。
不僅如此,龍崎國小也將竹子結合日常學科,在藝術與人文領域進行竹雕創作,學習早期的傳統技法;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探討竹子的生態系統、環境保護;在數學課中計算竹子的面積、長度及生長速率;社會領域中則是了解竹子在不同地區的經濟價值及歷史文化背景,將竹子徹底融入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中,呈現竹子對於龍崎的重要精神。
龍崎國小學生在竹編課程中手作竹製品。【圖片來源 龍崎國小校長陳賢璁/提供】
傳統文化傳承與環境永續課題
現在科技的進步,讓傳統竹編技法逐漸沒落,不過竹子仍貼近我們的生活,食衣住行育樂都能見到它們的蹤影,隨著技術進步也更廣泛地被使用,像現代利用特殊的竹纖維技術將竹子製作成透氣的衣物。龍崎國小校長陳賢璁表示,竹編課程很重要的精神是傳承與創新,希望在龍崎的孩子們可以在此課程中傳承竹編手藝的技法,體驗竹編課程背後的文化價值,了解竹藝品存在的歷史背景文化,未來能有機會做更好的創新與發展。
課程理念也包含了教育做中學,學生在編製竹藝品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到竹編的技法,也能了解竹子品質的優劣,在動手製作的過程中學習,並激發學生思考,從構思竹藝品到作品完成,皆能啟發學生美感及創造力的結合。除此之外也加入了環保永續的概念,當竹製品在未來損壞時,也能被自然分解,不會對環境生態造成破壞。
龍崎國小學生在竹編課程中製作出獨一無二的風車。【圖片來源 龍崎國小校長陳賢璁/提供】
龍崎國小走廊上展示著學生們製作的竹編作品。【記者 張宜蓁/攝影】
展示學習成果 推廣竹文化
學生們在竹編課程當中所編製的作品,會在空山祭活動展示,空山祭每年會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不僅展現出學生們的學習成果,也會增加社區的凝聚力,替龍崎區注入一股新活力。教導主任李國隆表示,希望在未來竹編課程能夠擴展至更多應用領域,結合環境教育,進一步探討竹子的永續利用及其對生態的影響,另外也計劃引入更多社區資源,邀請竹藝師舉辦專題講座與工作坊,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透過更多活動推廣竹編,也讓珍貴的竹編手藝能夠繼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