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竹炭 綠色工藝的智慧與應用

發布日期 : 2024-10-28

【記者 江欣蔓/嘉義縣報導】

位於嘉義縣大埔鄉的竹炭生產合作社,採用傳統煙燻技術,將天然竹材高溫燒製成竹炭。竹炭不僅具備良好的除濕、除臭功能,還能改善土壤透氣性,被廣泛應用於多種產品中。導覽活動也為遊客展示竹子轉變為竹炭的過程,增加民眾對竹炭的了解。

竹炭特性多 廣泛應用於生活

竹炭,由天然竹材高溫燒製而成,不僅保留了竹子特有的紋理和結構,作為一種綠色材料<註一>,竹炭的應用範圍也十分廣泛。出色的除濕與除臭功能,不僅可以加工成飲水機濾芯,還具備改善土質的功能,能夠與泥土混合來提高土壤的透氣性。此外,竹炭多孔的特性在煮飯和燒開水時能幫助淨化水質,由竹炭製成的紡織品則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將竹炭粉加入食品中,則能增添風味且別具特色。

1

竹炭被運用於各式產品中,具有清潔、除臭與防蟲等多種功效。【記者 江欣蔓/攝影】

2

竹炭可以運用於食物中,竹炭麵包以其獨特外觀,帶來全新的品嚐感受。【圖片來源 巫奉哲/提供】

竹子在燒製過程還會產生竹醋液,這種金黃色的液體具有獨特煙燻香氣,不僅能夠有效除臭和除菌,還可以作為防蚊劑,幫助驅趕蚊蟲。此外,它也擁有清潔皮膚的功能,常被用於天然護膚產品中。

3

金黃色的竹醋液,是在竹炭燒製過程中產生的天然液體,擁有清潔皮膚、止癢與除臭等諸多功能。【記者 江欣蔓/攝影】

傳統炭化技術 增添香氣與傳承技藝

位於嘉義縣大埔鄉的竹炭生產合作社,其製作技術師承自日本,採用傳統炭化技術來製作竹炭。以竹炭窯製作,不僅賦予竹炭獨特的煙燻香氣,更傳承這一手工技藝。在窯爐使用過程中,根據控制炭化時間與溫度,進而影響竹炭的成品。竹炭窯主理人巫奉哲提到:「如果溫度不高的可以打成粉狀,做成食品或民生用品,溫度高的是拿來做紡織品。」

燒製竹炭前,需要先經過12天的備料過程,將竹子裁切剖片,隨後進行為期二到三天的疊竹過程,將竹木整齊地「平躺」於竹窯中。巫奉哲說:「以前的竹木是站著的,所以它燒出來的時候,你就會看到竹炭都是沖天炮,隨便扭來扭去,我們現在把它改成放倒的,竹炭的面會比較平,燒出來的品質比較好 ,比較不像以前的被火燒到歪七扭八。」接下來竹炭燒製的過程是14天,三天煙燻,四天炭化,七天冷卻,歷經時間所凝結心血的黑鑽石——竹炭,終於出世。

4

將竹木平放於窯內堆疊,有助於燒製出品質穩定的竹炭成品。【圖片來源 巫奉哲/提供】

5

竹木轉變為竹炭需經過三天的煙燻時間,而不同的燒製溫度則會影響竹炭的應用。【圖片來源 巫奉哲/提供】

除此之外,竹炭也可以根據導電性來區分不同層級。當炭化過程中的溫度足夠高時,竹炭內部結構更加穩定,導電度也更好,結構穩定的竹炭在導電測試中不會產生火花。影響炭化結果的不僅是燒製溫度,竹材的年齡也是關鍵因素。製作竹炭時,通常會選用四年以上的老竹,尤其以四至五年生的孟宗竹,這種竹子堅硬且密度高,其生成的竹炭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導電性,能夠運用於多元產品。 

6

孟宗竹在燒製過程中的炭化效果穩定,生成的竹炭孔隙分布均勻。【圖片來源 巫奉哲/提供】

低碳綠色製程 竹炭的永續價值

竹炭被視為具有環保與永續價值的產品,除了竹材是可再生資源,傳統竹炭的生產過程更為低耗能與低碳足跡,實現「取自自然、用之自然」的循環理念。根據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資料介紹,臺灣擁有58種竹材,其中多數可在四年內成材,竹子快速生長的特性使其在生長過程中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增強竹子在永續發展中的重要性。

而竹炭的多孔結構在空氣和水質的淨化上效果良好,對土壤健康和可持續農業的發展具備顯著效益。

導覽竹炭製程 提高大眾了解度

竹炭生產合作社也為前來參觀的遊客帶來導覽活動,讓遊客深入了解竹炭的製作過程。

7

遊客們透過導覽了解竹炭的製程,認識背後的傳統技術與多元應用。【記者 江欣蔓/攝影】

參與者表示,親眼見證竹子轉變為竹炭和竹醋液讓他們對產品有更深刻的理解。透過這次體驗,遊客們不僅增加了對竹炭產品的信任感,還在介紹中對產品產生興趣,進而提高購買的意願。導覽活動不僅能提升遊客對竹炭技術的認識,也促進對此環保產品的支持。 

<註一>綠色材料:綠色材料為在原料採取、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以後的再生循環利用等環節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和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