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消息不間斷 是非真假要判斷

發布日期 : 2022-10-08

【記者 董凱勳/中正大學報導】

在2019年末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襲捲了全球,而與此相關的假消息也如雨後春筍一般的迸出。本土政府機構除了要防範病毒的大肆入侵,更要因應層出不窮的疫情假消息。為此政府推出了相關的法條來防治,並希望能遏止假消息所造成的恐慌。

疫情之下 假消息層出不窮

疫情爆發初期政府採取的是相對嚴格的清零政策,因應的是當時本土出現的零星病例,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政策也跟著滾動調整到現今的與病毒共存。不過疫情下人心惶惶,假消息也趁機流竄在民眾之間,是真是假有時得依靠政府的宣導與民眾自己去辨認。

疫情假消息型態有百百種,從當時疫苗剛研發出時的「注射某廠牌疫苗會有不孕症」,一直到現今的衛福部疫情紓困的假簡訊,假消息層出不窮,不只使政府頭痛,民眾也深受其擾。民眾何春紅表示,已收過數次衛福部的假簡訊,起初並不知曉此簡訊的真假,是詢問家中的年輕人才得知此簡訊是假消息,何春紅說:「年紀都六十多了,對現代的網路也不熟悉,所以很常會被假消息誤導,很多時候都是孫子提醒才知道是假消息。」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系二年級的葉亭儀同學則表示,自己都會上網查詢新聞避免誤傳假消息給親友,葉亭儀説:「現在是資訊流通的時代,作為一個合格的閱聽人,網路上消息的真實性應多方求證,才不會被假新聞誤導。」

1

疫情下除了防範病毒,更要注意疫情的假簡訊【圖片來源:記者 董凱勳/擷取自手機簡訊通知】

收到疑似假消息 分享前應先核實

疫情下除了要防範病毒的傳播,更要阻止假消息造成人心恐慌,而這些疫情假消息為何如此猖獗且又是從哪裡散播出來的,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長羅世宏説:「假消息有各種來源,包括社群媒體、及時通訊軟體及內容農場是最常見的來源。」羅世宏表示,假消息會如此猖獗的原因多重,有政治或商業的因素,也因為人們往往會分享與自己想法相符的假消息給親友,而民眾在查核假消息時也可以透過事實查核的非營利組織的網站。目前網路上也有許多熱心的網友分享如何透過手機設定來阻隔詐騙簡訊,民眾也可透過這個方式來減少假簡訊的騷擾,從根本解決問題,更減少誤觸詐騙連結的可能。

23

熱心網友特別整理了阻隔假簡訊的懶人包,包括了Apple iOS版本(上)與安卓版本(下)【圖片來源:擷取自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

先查證再轉發 避免法律責任

政府為了因應疫情,在109年2月25日制定並公布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其中第14條「散播有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流行疫情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為因應疫情假消息的法條。而法條中所謂的謠言與不實消息係指,民眾將自己或是他人所捏造或虛構,且有合理之懷疑的消息,故意或惡意地藉由媒體或網路等傳播方式散播,並使人誤導又損害公眾與個人為其構成要件,例如,某位有心人士捏造了一則有關疫情的假消息,且故意地在網路論壇或是社交軟體上宣傳,並造成了社會的恐慌或事故,此舉就是此法條的構成要件。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長羅世宏表示,民眾可以透過第三方事實查核組織(例如台灣事實查核中心、MyGoPen等)來查核事實,不過最基本的民眾還是可以從較具公信力的新聞媒體確認是否有類似的報導。羅世宏説:「在無法確知真偽的情況下,切莫一時衝動就轉發分享疑似假消息的新聞。盡量少接觸內容農場或輕信社群媒體平台上到的消息。多看多聽優質新聞媒體的報導。」

4

民眾在分享消息前應記得先查核真實性再分享。【圖片來源:記者 董凱勳/攝影】

消息把關人人有責

現代科技的進步在使消息更為流通的同時,卻不能保證其真實性,不只造成民眾的恐慌,也讓政府機關頭痛。而科技的進步更間接造成了不同世代接收與查證消息方式的不同,部分年長的民眾因對網路的不熟悉,缺少了一項能查詢假消息的工具,而年輕世代則要從資訊爆炸的背景下分辨消息的真假。最後,就如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長羅世宏在接受採訪時所說:「在無法確認事實真偽的情況下,不要一時衝動的分享給親友。」民眾在分享消息的同時也要進行查核來避免觸犯了相關的法律。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