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董凱勳、陳鈺婷/嘉義縣報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UARaxEXUBA
片長:8分58秒
臺灣人食用檳榔已是一段漫長的時間,政府不斷宣導吃檳榔對於身體的危害,也讓檳榔食用人口緩慢下減,購買方減少,促使了檳榔產業的轉型,從小型檳榔攤到檳榔農都有所影響,而此時有些人找出檳榔的其他用途,檳榔不是只能吃,也能成為創意的展現。
金屬公司員工 阿國:「給我來根菸。」
背景聲音:「好,來根菸。吃檳榔,檳榔給他。」
金屬公司員工 阿國:「檳榔、檳榔、檳榔。」
背景聲音:「檳榔給他一顆。」
金屬公司員工 阿國:「阿如,下一個換你。」
背景聲音:「乾我什麼事。阿如,檳榔給他一顆,快點給他一顆。先吃就對了。第一個問題是會不會有精神?想一下。開始了嗎?來,一、二、三,開始。」
檳榔變變變 嶄新的樣貌
對於檳榔的印象,第一個聯想到的往往是路邊的檳榔攤,但現今檳榔不再只有食用而已,有人用檳榔染布、製作肥皂,在雲林也有將檳榔燒製成檳榔炭,都讓檳榔展現出不同的風貌。
檳榔染工作室室長 黃千聞:「爸媽他們退休的時候,他們是從嘉義市想要搬來鄉下,所以他們就是,因為我們離中埔最近,所以我們第一個地方就跑到中埔來看。那他們就是可能就變成退休生活,有時候去散步、有時候拔草,種菜。 然後他們就會到石硦溪,在我們(村)下面有石硦溪,石硦溪的河堤上面就會有很多剪檳榔,剪完的廢棄物。它們(廢棄物)就(被)丟在河堤旁邊,那個時候,媽媽她就是發現到說那個檳榔還可以做什麼用,她(室長母親)找到之前在日治時代的時候,他(日本人)在臺灣的時候,他們(日本人)有用檳榔做染布。但是他們沒有把這項技術帶回去日本,所以後來也沒有人繼續做這件事情(檳榔染)。」
草藝皂經營人 羅憲鴻:「因為我之前做外籍移工人力仲介,很多客戶剛好在嘉義的中埔山區,都是檳榔大批發商,也有種檳榔的。大批發商因為時代的演變,因為現在健康(宣導)的關係,所以大家對檳榔認為是癌症的跟口腔癌幾乎是畫上等號的狀況下,很多人就戒檳榔,(檳榔)批發商也覺得說(檳榔)這行業也越來越不好。那個時候,因為我對檳榔有特殊感情,是因為小的時候,我的爺爺就是檳榔批發商。(製作檳榔皂)有很大的困難,在研究檳榔(皂)的狀況下,因為檳榔裡面,它的成份有檳榔油、檳榔的植物鹼,還有兒茶素。如果要把好的成份留下,在萃取的過程,一開始在研究的時候,檳榔油常常沒辦法去,去除掉的狀況下,導致肥皂外觀看似還好,但是只要切開裡面都是油。就是檳榔油,那個油跟我們所謂的豬油一樣,就是那麼油,所以也根本沒辦法洗。」
嘉義縣埔埔風創生協會理事長 羅健志:「我們在做檳榔這方面的(改變),其實,我們希望說檳榔,它一個產業的轉變可以透過這些加工,讓檳榔也能做不一樣的一個轉型,這個就是早期的那個,其實它就是儲藏室,就是米倉,這個是做那個(米倉),然後這個是用檳榔的纖維下去做的貓頭鷹。」
檳榔成為習慣 友情的綠色果實
檳榔在生活中,除了工作時幫助維持精神,它也能成為建立友誼的一座橋樑。
金屬公司員工 阿國:「檳榔的話。」
背景聲音:「友誼之間的問題。」
金屬公司員工 阿國:「比如說我在開車這方面的話,我會(分享檳榔)。」
背景聲音:「也是有。」
金屬公司員工 阿國:「一定會有(分享檳榔),因為我們相對要做什麼事情,要去交朋友的話,也比較方便。」
背景聲音:「所以有檳榔,有差就對了。」
金屬公司員工 阿國:「有差,一方面提神。」
背景聲音:「那檳榔漲價了,你還會買嗎?」
金屬公司員工 阿國:「還是會去買,就好比說今年的物價波動,我們都會去買。」
背景聲音:「還是買?」
金屬公司員工 阿國:「我還是會買。」
背景聲音:「檳榔貴,還是會去買檳榔吃。」
金屬公司員工 阿國:「對。」
背景聲音:「也是。」
金屬公司員工 阿國:「一定會買。」
背景聲音:「會吃的人還是會吃,都會去買。」
金屬公司員工 阿國:「對、對、對。」
檳榔價格制定 機械化的更新
檳榔價格由聯誼會制定,聯誼會由盤商與農民共同組成,各縣市有屬於自己的檳榔聯誼會。而在當季檳榔採收之後,各縣市聯誼會會長將會依據當季產量與銷量,開會討論檳榔價格。近年來,機械化的進步也對檳榔業有所影響,節省了人力的開銷也降低檳榔農的工作量。
檳榔攤店主 小惠:「(生意)有變差,因為戒檳榔的人真的變多了。然後還有開銷也變大,因為現在檳榔比較貴,(檳榔)比較少顆,大家就會捨不得買。」
中正E報記者 陳鈺婷:「可能會放棄賣檳榔的生意嗎?」
檳榔攤店主 小惠:「可能改途(換工作),就真的如果撐不下去的話。」
嘉義縣埔埔風創生協會理事長 羅健志:「所以檳榔的價錢是怎麼樣制定的,由這些聯誼會,聯誼會他們會共同開會討論。用電話連繫說:『會長,今年的檳榔很好。』要搶(檳榔),因此(檳榔)就會漲價了。可是如果滯銷的話,他們就會降價。你知道這個是要幹什麼的嗎?這個是他們檳榔,他們會去篩選,他們採完以後會在這個板子上挑,有一些可能是,像它這個沒有剪好,這個已經壞掉,不行就丟掉。然後像它這個,果實不健全的就會把它丟掉。所以他們就會在這做一次篩選。其實檳榔一顆一顆,早期在山上,剛才給你看在山上他們採完自己再(篩選),早期的農民採完,他們是自己靠眼力去分辨大小顆。那現在是用機器去(判斷大小),它這個都是雙層的,然後每一個它的類似像畚箕的是砝碼,(秤)每顆有幾克重。」
中正E報記者 董凱勳:「知道那個重量。」
嘉義縣埔埔風創生協會理事長 羅健志:「對,然後它們就會下去分大小顆。然後現在因為機械化,其實它(機器)跑完之後,哪一個等級,它有多少粒,它(機器)都會算出來。」
中正E報記者 董凱勳:「所以這個在計算數量。」
嘉義縣埔埔風創生協會理事長 羅健志:「對,(檳榔)數量。」
口腔檢查 保衛自己的健康
只要三十歲以上有嚼食檳榔或抽菸習慣的人,政府有提供口腔黏膜檢查,可以每兩年做一次檢查,確認自己口腔的健康狀況。
中埔鄉衛生所護理師 黃紹安:「政府現在有提供十八歲以上有嚼食檳榔者,就每兩年一次做口腔癌篩檢。不過十八歲以上是原住民,一般人的話是三十歲以上。之前有嚼檳榔者,也含戒(檳榔的人),畢竟檳榔是刺激物,所以對口腔黏膜是很大的刺激。再加上可能吃檳榔,有大部分人還會搭配抽菸習慣,所以對於我們口腔刺激性會非常的高,所以會造成口腔裡面黏膜潰瘍。第一個,最大有可能是家族史,你父母可能有口腔癌的病史,導致後面可能會比較高機率發作,但是後面可能,就像你的爸媽如果有吃檳榔,然後你的爸爸是口腔癌患者,但是你兒子可能生活習慣很好,沒有抽菸、吃檳榔的習慣,(罹癌機率)當然還是會降低的。很多人都覺得吃檳榔 ,最大的原因是加了白灰、石灰,才會造成口腔癌,可是已經研究指出檳榔本身就已經有口腔癌的致癌風險,所以就是鼓勵個案不要再吃檳榔,就算是果實也盡量不要吃。」
檳榔的故事 仍繼續書寫
帶有歷史故事的檳榔染、創新的檳榔皂,又或是將檳榔製成文創產品,都在改變人們對檳榔的認識,讓大眾知道檳榔不是只有吃的用途,而有食用檳榔的人們,也須注意自己的口腔健康,按時的做口腔黏膜檢查,提早發現問題提早治療。享受這些檳榔產品時,也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吸菸、吃檳郎有礙身體健康
飲酒適量 切勿酒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