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邱淨、陳寶儀/嘉義民雄報導】
片長:2分58秒
民雄的一座農場內飼養了一種外表披著捲毛,乍看之下以為是綿羊的綿羊豬。牧場第三代接手家業後,除了繼續生產優質臺灣豬肉,綿羊豬的引進,也讓養豬這項產業有了不同的發展,同時,結合畜牧與觀光,建立觀光農場,讓前來的遊客,對民雄有了不同的看法。
又是羊又是豬 神秘國寶豬
你聽過綿羊,也聽過豬,那有聽過綿羊豬嗎?
遊客 江小姐:「沒有。」
遊客 黃小姐:「沒有。」
遊客 陳小朋友:「不喜歡,綿羊豬不可愛。」
嘉義民雄就有這麼一個農場,引進綿羊豬這個特殊品種,讓養豬這項產業,有了不同的發展。
牧場第三代繼承人 陳鈞緯:「綿羊豬的話,真正的名字叫做曼加利察豬,另外又有人會稱牠叫做匈牙利國寶豬,只有國王跟王室,可以食用這種豬的豬肉,那這種豬的話,牠以前其實是非常珍貴的,因為牠數量非常稀少,所以才會稱為國寶豬。」
綿羊豬和臺灣豬 用途大不同
臺灣豬飼養期約為六到七個半月,而綿羊豬則需要十到十一個月,綿羊豬和臺灣豬最大的不同,是在於脂肪的部分。
牧場第三代繼承人 陳鈞緯:「牠的適應能力其實非常的強,雖然牠身上有很多毛,可是進來到臺灣會比較熱,那牠的毛量,就會變得比較稀少一點。剛開始的時候,大家不是這麼的喜歡,主要是因為(綿羊豬)很油,牠全身的脂肪含量大概有70%都是脂肪,那牠後來就變成是用來炸油的,臺灣的豬肉的話,當然不希望油花這麼多,慢慢的大家發現說這種(綿羊)豬的豬肉,是非常非常好吃的,這個情況下才開始有在做食用的部分。」
熱愛家鄉的心 打造民雄新風采
牧場第三代繼承人受到家庭的影響,以及對民雄的熱愛,引進綿羊豬增加競爭力,也發展觀光農場為民雄帶來不同的風采。
牧場第三代繼承人 陳鈞緯:「從小其實就在家裡面的豬場幫忙、接觸這些行業,所以其實就會培養出相關的興趣來。大家談到民雄,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民雄鬼屋,可是我覺得這樣很可惜,因為民雄其實是一個全嘉義最大的鄉鎮,要有不一樣的東西出來,讓人家可以多走進來民雄這個地方。那我們在選擇動物的時候,我們還是以安全性為主,(讓)遊客跟小朋友們做互動那不會有任何的危險。」
未來展望 開展新產業方向
雖然綿羊豬經濟價值高,但是臺灣豬仍有不可取代的位置,對於未來養豬業的發展,仍抱有期待。
牧場第三代繼承人 陳鈞緯:「(綿羊豬)在臺灣的產銷通路,一來當然就是在網路上,那再來的話銷售到一些比較高價格的餐廳裡,我們的販售的金額,一定會是比較高的,所以跟臺灣的豬價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可能食用的族群會不太一樣。那其實現在臺灣目前遇到我們最大的問題,飼料、原物料的成本一直在走高,坦白說豬價是起起伏伏的,並不是像外面所說的一直都居高不下,如果說我們希望這個行業是一個永續經營的行業,可能慢慢的也要走向,更精緻化的飼養方式,(政府)只要可以站在豬農的立場去設想這樣就好了。」
牧場第三代接手後轉型觀光農場,發展產業新方向和特色,為民雄帶來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