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莊旻璇/台南龍崎報導】
擁有珍貴泥岩地形的台南市龍崎區,20年前被政府劃為掩埋場的預定地,不過在居民長期抗爭下,經濟部於去年底廢止掩埋場的興辦事業計畫書,並在今年4月《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法後讓環評徹底失效,而在告別掩埋場後,龍崎未來的發展也有待關注。
20年抗爭 掩埋場環評終廢止
台南市龍崎區擁有全世界少見的泥岩地形,其不易開發的特性也讓許多特殊的動植物得以在此生存,然而政府卻將「龍船斷層」及「古亭坑背斜」經過的地質敏感地帶,作為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的預定地,並於民國92年通過環境影響評估,與民間合資成立歐欣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準備申辦龍崎掩埋場。在地居民不願從小長大的家園成為廢棄物的居所,選擇向政府抗爭,沒想到這一路走來,就將近20年。
臺南市地質公園協會理事長陳泰祥表示,之前擔任牛埔里里長時,發現當地居民對掩埋場有不同看法,少數人會期望有回饋金、工作機會而贊成設置,但更多的還是反對的聲音,不希望龍崎的生態環境遭到廢棄物汙染。所幸經過多年抗爭,以及今年4月《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法通過後,龍崎掩埋場的環評徹底失效,再無死灰復燃的機會。
龍崎牛埔的泥岩地形,過去常被認為是寸草不生的惡地。【記者 莊旻璇/攝影】
地質公園協會成立 落實環境保育
在擺脫老舊環評後,地方人士也對龍崎未來的發展有所期望,今年4月份成立了臺南市地質公園協會,持續推動相關工作。目前龍崎有關環境保育的區塊,分為龍崎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以及龍崎牛埔惡地地質公園,其中水保園區現已常態性經營,一般民眾皆可進入,而地質公園的發展仍尚在規劃,並設有自然保留區,保護現有生態系的完整性。陳泰祥表示,地質公園的範圍多達280公頃,除了土地尚未被台南市政府接收之外,過去製造炸藥的龍崎工廠也仍有安全疑慮,需要經過整修,希望市府盡快取得土地管理權,並讓協會成為對接單位,未來民眾直接向協會申請,就可以進入地質公園參觀、研究。
過去的牛埔農塘現已成為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地方人士也希望未來能夠結合環境教育發展觀光。【記者 莊旻璇/攝影】
人為開發足跡少 環境多樣性高
台南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表示,自己長期在龍崎牛埔進行調查,起初觀察到有河流經過,再加上地形、地貌變化快速,漸漸發現這裡的生態系多樣性非常高,時不時會發現野生動物生活的痕跡,其中也有穿山甲、水鹿等保育類動物的身影。實際走訪後,晁瑞光認為這裡是充滿驚奇與驚喜的寶地,他進一步提到,過去的教育大多認為惡地地形就是寸草不生、不會有動物棲息,但也因為這樣的錯誤觀念,以及過去龍崎工廠是軍事管制區域,反而沒有遭到人為開發。
晁瑞光在發現動物腳印的地方架設自動相機,拍下許多野生動物活動的畫面。【圖片來源 晁瑞光/提供】
自然保育結合觀光 盼權限下放
晁瑞光認為,龍崎牛埔非常適合作為自然環境教育的基地,也希望未來能夠結合週邊的觀光資源,使民眾可以親近惡地,而人走不到的地方就作為自然保留區,讓野生動物擁有不被打擾的空間。陳泰祥表示,雖然台南市政府尚在規劃地質公園的方向,但希望之後能將經營、管理的權限下放給協會,配合當地的解說員帶隊進入參觀,也讓社區得以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