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休三日(一) 勞資爭議再度延燒
【記者 劉佳美/綜合報導】
「週休三日」提案於5月中旬通過連署門檻,讓台灣一直以來備受爭議的工時議題再度浮出水面,藉此反映出台灣高工時、過勞、缺工等等問題,而在討論週休三日施行與否之前,台灣在整體勞動環境的改善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週休三日引發熱議 高工時過勞島
今年3月初由民眾發起的「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提案,已於5月中旬通過五千人的附議門檻,帶動近期「週休三日」議題的討論熱潮,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也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公告,將彙整各方意見並於6月26日前正式回應。提案中表示台灣平均年總工時雖已降至創新低的兩千小時,卻仍位居全球第4高,反映出台灣高工時的勞動環境。
長年來的高工時勞動環境,讓台灣成為外媒口中的「過勞島」。【記者 劉佳美/擷取自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
回顧《勞動基準法》歷年來的修法沿革,台灣自民國105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週休二日」制度,法定工時從雙週84小時修改至每週最高40小時,又於同年年底推動《勞動基準法》修正案,規定勞工每七日中至少有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也就是所謂的「一例一休」,而例假與休息日的差別在於:雇主不可於例假要求勞工出勤(除非有天災或突發事件),反之則需支付勞工雙倍工資並予以補假;休息日則是由勞資雙方協議出勤與否,勞工若於休息日工作則可以獲得加班費,但不能補假。
勞資需求導向 週休三日可行性低
工時與假日一直是勞資雙方與政府間爭議不斷的問題,而大眾關心的「週休三日」政策是否能在台灣施行?具體又該如何施行?這些問題放在現今台灣的產業環境恐怕操之過急,從少子化、高齡化、低薪等種種因素所導致的缺工問題來看,靜海法律事務所律師曾翔表示,企業讓員工加班的成本與聘雇新員工相比要來得低很多,雇主希望員工加班,員工也會因為想要獲得更高的工資而選擇加班,所以在實務上會以勞資雙方的需求為導向。他進一步說:「絕大多數企業的出發點仍舊是以經營為主,再回推至它的公司制度,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對大多數台灣企業推行週休三日的可能性較為悲觀。」
非適配所有產業 勞力產業難實施
除了「週休三日」之外,「修改勞動基準法第30條,將每週工時降低」的提案也通過連署門檻,若從產業結構的角度討論兩者,以需要大量勞力的製造業及服務業來說,為了維持生產效率、確保社會正常運轉,不管是週休三日制度,或者每週工時的縮減,在渴望平衡工作與休息的願景之下,反而可能會造成這些產業的運作窒礙難行。
民眾對於修法降低每週工時的提案討論熱烈,可見社會對於勞動議題的關注。【記者 劉佳美/擷取自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
曾翔表示,以製造業為例,假設生產技術進步至足以彌補勞動力不足的缺口,企業引進相關基礎讓品質管理得以實現無人化,不需要員工24小時緊盯生產線,那麼週休三日的實施則不無可能,問題是企業是否有足夠的能量去做,反而真正難以實行週休三日的是較不易用機器取代勞力的服務業。他認為,若在台灣現今的產業狀況下貿然推行週休三日,會導致無法轉型的中小企業難以存活。
占台灣產業結構最大宗的服務業,在現今環境下較難實行週休三日。【記者 劉佳美/攝影】
現實層面需考慮 勞動意識提升
一週只工作四天,就有更多時間能自由規劃、陪伴家人、提升工作幸福度,看似是一個美好的光景,但現實上台灣必須面對勞動力短缺、技術面不足、勞資雙方皆有加班需求等等層面的問題,雖然「週休三日」對現今的台灣來說仍處於較理想化的階段,但民眾的提議與討論展現出了勞動意識的提升,反映出社會對此的重視與關心,而台灣未來如何走向更友善的勞動環境,需要政府與民間持續地討論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