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甜鹹甜 鹽分與糖分文學賞
【記者 張傑/臺南報導】
國立臺灣文學館今年舉辦了「糖分與鹽分文學賞——臺南文學滋味」展,從1624年熱蘭遮城建立算起,府城建城已400周年,各方在探討殖民、經濟、政治、文化保存的嚴肅議題時,館方以日常、調味品與文學的角度切入,讓大家看看文人口中的臺南。
為日常生活調味 臺南文學滋味展
今年(2024)1月1日到12月31日,民眾若路過國立臺灣文學館外圍的文學步道,不難發現路邊小柱子上的壓克力板多了幾分色彩。這是臺灣文學館舉辦的「糖分與鹽分文學賞——臺南文學滋味」展,此展覽特別挑選了32位作家的摘句,從清朝到近代,橫跨文言文、中文、臺語等語言的書寫。
策展團隊決定主題時,想找到一些能夠代表臺南的元素,讓它們能成為臺南人或是外地遊客的一個共同記憶,而「糖分」與「鹽分」便是找到的元素。小小的糖、鹽顆粒包含了這座城市從古至今的變遷和記憶,而這些記憶和感悟被文人記錄下來,讓我們可以從這些日常熟悉的主題,來感受作家所營造出來的意境和內心滋味。
「糖分與鹽分文學賞——臺南文學滋味」位於臺灣文學館外圍的文學步道,來往民眾皆能直接參觀。 【記者 張傑/拍攝】
葉石濤作為臺南知名的作家,在得到第五屆國家文藝獎時,也以生活取材,將文學比喻成鹽。【記者 張傑/拍攝】
臺南為何而甜 地緣與經濟關係
近年來,臺南在大家的「口中」越來越甜,甚至被稱為是「全糖之都」。在網路上也有許多哏,例如「拿竹籤在臺南繞一圈就會有一支棉花糖、臺南的海灘是糖粉加花生粉。」這樣的哏雖然對於臺南的形象無傷大雅,但卻潛移默化地,讓大家漸漸忘記地理課本中,臺南鹽田的樣貌。
對於臺南調味偏甜的原因,一種說法是因為地緣關係,嘉南平原一直以來都是糖業發展的大本營,根據《臺南歷史地圖散步》所寫,清光緒中葉的調查,全臺舊式糖廍約有1275所,其中臺南就占了八成以上。另一種說法是因為經濟關係,臺南為臺灣很早期就靠著港口開始發展的大城市,更有人以「一府二鹿三艋舺」來稱呼臺南(舊名府城),人們以當時的奢侈品——「糖」入菜,張顯自己的財富與地位。
雖然歷史的石磨已輾散了臺南偏甜的原因,但人們口中的那股甜味仍然被以各種方式保留下來。觀展民眾能從文人的作品中,看到關於曾經的甘蔗田及糖業的記憶與隱喻,也能看到作家透過食物裡的甜味傳遞的情感。
作家透過簡單的文字,以酸甜苦辣鹹的味覺,勾起讀者口舌中的記憶,反思人生的滋味。 【記者 張傑/拍攝】
臺南為何而鹹 晒鹽田的良好條件
在臺灣的鹽業發展中,臺南更是添了重要的一筆。當時清帝國對鄭氏政權實施經濟封鎖,鄭成功的參軍陳永華便於臺南教導人民引海水製鹽,這是臺灣天日晒鹽<註一>的開端。從此,便在台南鹽埕、佳里外渡頭、七股大埕、北門井仔腳、北門舊埕等地,開設鹽田晒鹽。
嘉南平原在地理上也非常適合晒鹽,除了本身是沿海平原,其夏雨冬乾、雨季短且固定的氣候特徵,比起常有季風地形雨的中北部,臺南在製鹽的路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現今的臺南七股,甚至以「鹽山」作為觀光景點,也間接證明了臺南的「鹹」。
展覽負責人表示,臺南沿海一帶的區域因為土壤鹽分含量高,被稱作「鹽分地帶」,這裡有著在貧瘠土地上所孕育、凝聚的,具有鮮明特色的「鹽分地帶」文學團體。其影響力也一直延續至今。透過作品,可以看到鹽田的景色、現實生活的困境,以及藉由「鹽」的各種特質所做的比喻。希望能讓讓觀展民眾了解,鹽分不只是為了食物提味而已,也存在於海邊的風、土地還有文學當中。
臺南北門井仔腳鹽田,2002年結束長達338年的晒鹽,後因希望延續鹽文化復育鹽田,現已成為知名景點。【記者 張傑/擷取自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網站】
從縣歌可看出,鹽與糖在臺南的發展持續不間斷。展覽也擺上方糖與鹽堆,依據程度分成微糖、半糖、全糖。【記者 張傑/攝影】
放慢腳步 品嚐臺南文學
展覽負責人說:「臺灣文學館的一大目標,便是希望大家不要害怕文學、能夠喜歡文學,進一步產生興趣後可以一起參與或關注。因此,此展便選擇在戶外的磚造燈柱上,布置作家的文句、鮮明的顏色和圖像,以生活化、日常的主題,讓來往的人產生興趣或共鳴,讓文字與人們的距離變得親近一些,感受文學就在你我的身邊。像是糖和鹽這類日常熟悉的事物,會因為文學變得更有滋味;而文學也會因為我們的日常變得豐富。」
路過的民眾藍先生也說:「這次的展覽不像是館內的其他展,有著複雜且厚重的文字和安靜的環境。在戶外的燈柱上,簡單的字句和來往的車聲給人一種『我沒有在看展』的感覺。」
除了關注調味品,民眾同時也能看看作家眼中的臺南美食、美景與美麗的風土民情。下次路過臺灣文學館時,不妨放慢腳步,看看這些街邊美妙的日常,也可以根據摘句,回去看看原作,說不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註一>天日晒鹽:「天日晒鹽」是指利用太陽曝晒的輻射熱及自然風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自然蒸發濃縮、結晶成鹽的晒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