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ImgDesc

【記者 賴冠伶、賴竹君/台南官田報導】

台南市官田區的菱角遠近馳名,不只是因為它的口感與風味,還有在地的菱角農所堅持的無毒農法,使菱角田的環境適合水雉與其他鳥類繁殖與生存。然而,官田菱角的種植並非一路順利,其中的生態與經濟問題,仍有待解決。
 

ImgDesc

【記者 林毓庭、林玟蓁/嘉義市報導】

在電子化產品逐漸興盛的現代,越來越少人會實際踏訪書店、翻閱實體書,然而,位在嘉義市西區新榮路上的二手書店,仍然為喜愛閱讀實體書的人們服務、販售著本本獨特的二手書,而老闆娘除了本身也喜歡閱讀之外,更是和嘉義在地人留下了不少回憶。
 

ImgDesc

【記者 李汶珈/綜合報導】

市面上隱形眼鏡種類豐富,依照不同性質有不同分類。但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卻也有著潛在風險,例如增加角膜病變與感染的機率。除了在挑選隱形眼鏡之前,應先諮詢眼科醫師與驗光師等專業人員,平時也可以透過日常保養及定期回診以確保眼部健康。
 

ImgDesc

【記者 劉穎真/台南市報導】

江枚芳為專職金屬工藝創作者,作品於2023年榮獲台灣工藝獎二等獎,環境的觀察一直是江枚芳創作的核心,她使用幾乎能百分百回收的鋁金屬作為作品的重要材料,使永續發展融合於金工創作,締造獨特的美。其作品風格獨樹一格,卻又誠懇真摯。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嘉義番路報導】 

位於嘉義縣番路鄉的番路彈藥庫自1960年建立以來,一直是安全存放危險砲彈和火藥的重要場地,是一個具有國防歷史價值及特色的建築。嘉義縣番路鄉公所為了解決當地資源回收儲存空間不足的問題,積極爭取將彈藥庫活化成資源回收場。
 

 

ImgDesc

【記者 賴竹君、賴冠伶/嘉義溪口報導】

台灣民俗布景彩繪最早出現於政府文宣,直到朝陽派祖師張朝陽從福州傳入布景彩繪的技術,將其融入到布袋戲演出中,才逐漸成為如今眾人所熟知的樣貌。而朝陽派的第四代傳人陳明山,更努力傳承民俗布景彩繪,致力於保存傳統文化資產。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劉穎真/台南後壁報導】

茄芷袋是在台灣可以隨處看見的手工編織袋,它不僅十分的實用,同時也具有台灣濃厚的文化內涵,為了讓更多人認識茄芷袋,除了傳統的袋子之外,現在也有以茄芷袋為元素去設計的文創商品,像是鉛筆盒、錢包等,都深受台灣人民的喜愛。
 

ImgDesc

【記者 陳宇軒/嘉義市報導】

近年來,年輕族群考慮養育子女的負擔上升,部分夫妻沒有進一步生育的打算,甚至產生提早選擇結紮來避孕的想法。人類的結紮相比動物有很大不同,因此產生許多迷思。實際上,新型的結紮手術將傷害與再度受孕的風險,都降到了最低。

ImgDesc

【記者 林玟蓁/嘉義雲林報導】

死亡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人們會藉由告別式向往生者進行哀悼,以此道別。大眾的印象中,告別式或許是莊嚴肅穆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臺灣中南部有一種特別的送行樂團,用正面的心態面對死亡,以活潑的音樂為往生者送行,希望往生者能夠快樂的離去。
 

ImgDesc

【記者 林毓庭/嘉義市報導】

近幾年來,女性議題逐漸被重視,女性創業者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打破家庭對女性產生的框架。位於嘉義市的一間手作坊,店長林育慧利用剩餘的邊角料,再加上嘉義孩子們的圖畫,製作出獨具風格的產品,為創業開出一條新道路。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林毓庭/嘉義報導】

各式各樣的街頭藝人時常會出現在熱門觀光景點表演,但要如何讓吸引觀眾,並讓他們留下來觀賞,這些都是光鮮亮麗的表演背後隱藏的學問,除此之外,街頭藝人取照制度的改變吸引更多人申請,豐富街頭表演文化的同時,也有許多問題隱藏在其中。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嘉義市報導】

紙雕藝術家吳靜芳無師自通,摸索出「紙雕」的邏輯理論與製作精髓,透過親手製作的紙雕作品,傾訴家鄉童年故事與她記憶中最純粹美好的年華。嘉義的紙雕風氣也因為她的積極推廣愈發興盛,不過因為種種原因,近年來的風氣不如從前。

ImgDesc

【記者 蔡憶蓁/嘉義民雄報導】 

辦桌是台灣重要的筵席文化,舉凡婚喪喜慶、公司尾牙到神明生日都可以辦桌宴請親朋好友一同聚會。在嘉義縣民雄鄉有一位不平凡的總舖師,他從十三歲開始做了一甲子的廚師,到現在還是繼續用熟悉的手法料理美食給大家享用。

ImgDesc

【記者 陳威翰/嘉義民雄報導】

貓為嘉義縣民雄鄉的意象之一,可是「打貓」裡的「貓」在最初卻並不是貓。甚至「打貓」一詞的原意跟貓也差了十萬八千里。從平埔族、來台漢人、殖民政府再到現代社會,民雄之名經過數度變化,其意思也被轉化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地名與街景。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嘉義大林報導】

稿頭:布袋戲偶服製作技師曾許庭琇擁有48年的偶衣製作經驗,曾在黃俊卿布袋戲戲班學藝,後來自行研究創作,堅守傳統技藝。她在戲班學習偶服製作技巧,離開劇團後堅持自主思考和創新,每套服裝都展現獨特的設計風格,呈現出個人的獨特藝術品味。

ImgDesc

【記者 林毓庭/嘉義市報導】

嘉義室內合唱團從成立至今已超過20年,是許多喜愛唱歌的人聚集的地方,在各地舉辦過多場表演,也嘗試各種語言及曲風,帶給觀眾不同的感受,並在2020年成立兒童合唱團,期望可以播下音樂的種子,將喜愛音樂的心傳承下去...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蔡憶蓁/嘉義朴子報導】

位在嘉義縣朴子市開元路上的百年布行店,傳承了兩代人,也見證了布業的興衰。布行現今因為大量的成衣服飾業興起而逐漸沒落, 在這個不再對布行友善的環境下,老闆依舊選擇將布行留下,成為好友聚會聊天的場所,以會客室的型態延續布行的記憶。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嘉義溪口報導】

「咚-咚-咚-咚」聽著鑼鼓敲打的節奏,看到表演人員模仿獅子動作,這就是台灣傳統的表演藝術──獅陣,通常可以在廟會或是慶典上觀賞到,這獨特的文化表演除了包含豐富的傳統武術元素,也會帶給觀眾歡樂氛圍,讓人彷彿見到真實的獅子在舞動。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陳威翰/台臺南善化報導】

橫跨一百多年,善化牛墟已不再販賣牛隻,但隨牛隻交易而起的各式店家們仍在這裡活躍著。儘管營業時間特殊、商品不受年輕世代青睞、遷址的日期也逐漸迫近,我們還是能期待善化牛墟能持續地發光發熱,邁向下一個世紀。

ImgDesc

【記者 曾富謄/臺南報導】

「臺南市立博物館」在閉館整修兩年多後重新開館,以「市民協作、共筆臺南」為定位,期望在展覽中納入公眾協作的成果,除了館內的策展主題有所呼應外,此定位也與它的歷史淵源和館藏特色有關,這些關聯與背後的意義,都值得進一步探究與思考。

ImgDesc

【記者 蔡憶蓁/嘉義民雄報導】 

住在嘉義縣民雄鄉的李志上與王書璇於2013年創立彩繪修復公司,致力於保存台灣文化。「讓古蹟和我們一起活下去」是公司所堅持的信念,期許古蹟彩繪能與台灣一同存在,更重要的是希望有更多人能夠看見文化資產背後所蘊含的內涵與價值。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嘉義市報導】

位於嘉義市公明路上的「東門派出所」於1923年建造,在2010年正式登錄為嘉義的歷史建築之後,展開一連串的修復計畫,希望可以藉由修繕技術保存東門派出所原本的樣貌,並將它轉型成為文化基地,促進地方的創生。

ImgDesc

【記者 林毓庭/雲林西螺報導】

位於雲林的西螺東市場,過去為交通樞紐而成為繁華地區,然而,在時代的變化下,交通動線與商圈的移轉使得東市場逐漸沒落。如今,東市場揮別過去傳統市場的形象,成為文創商家的聚集地,吸引許多藝術工作者入駐,並讓東市場有了新生命。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有「木都」的美譽,只有由「檜木」製成的房子所組成的城市才能稱作木都。踏入木都,可謂是五官的享受,眼睛欣賞檜木紋路,鼻子嗅聞檜木香氣,嘴巴與舌頭品嘗檜木柴火燒開的阿里山山泉水茶葉,而最特別的是「耳朵」可以聆聽「檜木的聲音」。

ImgDesc

【記者 賴竹君/嘉義報導】

今年的「聖誕心願卡」公益活動,讓500位弱勢孩童寫下聖誕節心願,在各界民眾認領後,由主辦單位統一將禮物贈送給小朋友。心願卡內容涵蓋了家庭必需品、學習用具和小朋友喜歡的禮物,讓小朋友能體驗不一樣的聖誕節。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陳威翰/嘉義東石報導】

嘉義縣老年人口為全台之最,港墘社區所在的東石鄉也以24%的老年人口比例,成為沿海地區中老年人口最多的鄉鎮。因應銀髮族群照護問題,弘道基金會將閒置老屋改造成照護據點,不僅提供社區長者一個安心的照顧基地,也為社區注入新活力。
 

ImgDesc

【記者 曾富謄/綜合報導】

在電子媒介普及、實體郵件收發量減少的今天,郵票的使用率也隨之縮減,但和實體書信有緊密關聯的集郵文化則始終存在著,對今天的集郵者而言,郵票具有什麼樣的價值,或是郵票的設計本身承載的意義,暸解這些將能讓我們對郵票與集郵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ImgDesc
【記者 陳威翰/嘉義報導】 隨著氣候環境的劇烈變遷,以往不被注意的食品浪費問題也被提上檯面。為了提倡珍惜食物不浪費的生活習慣,近年來嘉義地區共成立了約20處的惜食冰箱,個人、商家、機構與政府單位共同協力,在減少資源浪費的同時,也為環境盡一份心。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嘉義縣大林鎮報導】

大林鎮旅社自1967年成立,擁有超過50年歷史,曾是「阿兵哥的身心靈放鬆場所」。范姓屋主於十年前購下並決心保留原貌進行整修,由大林鎮民代表江明赫協助提報文化部的「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經過精心整修,使這座老建築得以保留原貌。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林毓庭/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大溪路有一家隱藏在巷弄中的日式居酒屋,它是一間百年的老房子,居酒屋的老闆娘也曾在這裡度過她的童年生活,因此居酒屋老闆娘懷抱著對小時候的想念之情決定回到家鄉修復老房子,並給予老房子新的意義和價值。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蔡憶蓁/嘉義市報導】

位在嘉義市的麻糬喜餅店從昭和四年開業至今,走過將近一百個年頭。原為日本人堀井成夫所創立的和菓子店,直到日軍撤臺後才交由臺灣師傅陳成淮經營。在口味上,除了維持過去傳統的口味之外,更是添加了創新的元素,已然成為嘉義當地人心中不可被取代的老味道。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陳威翰/嘉義民雄報導】

西昌社區居民近年來致力於地方創生、改造與轉型等活動,除了帶入嶄新與不傷害自然環境的農務理念跟技術外,也將其轉換成觀光休閒與體驗的去處,為自己的生活增添風味之外,更為看似凋零的農村注入嶄新風貌。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林毓庭/嘉義民雄報導】

位於嘉義縣民雄鄉的西昌社區為傳統的農村社區,友善耕作更是社區的一大特色,而翁啟三種植哈密瓜及各式瓜果類,強調無農藥、無化肥,並將農業與水草栽培的概念相互應用,再搭配生物本身的特性和行為,,達到自然生態的平衡。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蔡憶蓁/嘉義民雄報導】

嘉義縣民雄鄉西昌村內有一群使用友善農法耕作的居民在守護著西昌村這片土地,以不添加人工化學肥料與噴灑農藥的作法耕種,從農作物的播種到收成都是親力親為,以天然的方式對待土地,並透過農作物傳達自己堅持的核心理念,同時他們也正在為社區創生盡一份力。

ImgDesc

【記者 賴冠伶/嘉義民雄報導】

嘉義民雄「閱平安—廟埕有好市」活動,由民雄地區的組織共同辦理,集結了民雄的獨立書店、音樂電影以及在地原創品牌,在保生大帝廟前,進行擺攤與展演。期望透過活動,不僅讓人們到獨立書店消費,同時也喚起民眾與青年的在地意識。

ImgDesc

【記者 林采萱/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立美術館於11月18日、19日兩日首次開放戶外夜間市集「2023 嘉義・尋光・夜間市集」,透過特色風格品牌,打開民眾對藝術創造性與生活美學感知的連結;並藉由酒吧店家的串聯,期盼活絡嘉義夜間活動,打造嘉義市夜經濟的新想像。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陳威翰/嘉義阿里山報導】

嘉義縣「跳動的山林」舞團由武蒨雯在2016年成立,以鄒族自身文化、舞蹈、歌謠與故事作為題材,用獨特、創新的的展演,走入各級競賽與展覽並奪得佳績,在以躍動的節奏推廣鄒族共同的記憶外,也為原住民族的文化保存與傳承做出貢獻。

ImgDesc

【記者 蔡憶蓁、何微中/嘉義大林報導】

龍岩國小位於嘉義縣大林鎮芎蕉山上一個連綿起伏的小丘陵上,在民國九十六年因為學生數量太少而廢校。龍岩社區發展協會不捨母校廢棄,致力於將龍岩國小發展成可以帶動偏鄉觀光的景點,但礙於政府規定與其他因素,校園的發展因而受到了許多限制。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林毓庭/嘉義台北報導】

嘉義市僅存一間旗袍製作店,保留著傳統工藝與過去的回憶,面對成衣工廠的出現,其他服飾產業的成本和價格大幅降低,導致旗袍店的客人越來越少,店面難以維持生計,旗袍產業便逐漸衰落。李清江師傅不斷做出改變和創新,期望能將旗袍工藝繼續流傳下去。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林毓庭/嘉義溪口報導】

嘉義縣溪口鄉的柴林腳教育基金會曾經是王氏家族的三合院,經過重新整修後,轉型成為在地的溫馨補給站。在重新整修的過程中,基金會保留了三合院的原貌,並使用傳統的建築工法,而除了重整三合院之外,也設置關懷據點提供給附近的社區長輩。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陳威翰/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立美術館於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2月18日舉辦非日常路徑線上與實體特展,將生活中的景物與嘉義自古至今的各種景象做為發揮題材,讓民眾在發掘嘉義地區不同時代的特色外,也體驗日常生活中非日常的驚喜。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蔡憶蓁/嘉義市報導】

有著嘉義市小故宮之稱的祥太文化館,展出眾多陶瓷藝術品,其中規模以嘉義最具獨特性的交趾陶為最大宗,望能發揚台灣百年來的交趾陶文化。創辦人王福源先生提供民眾免費參訪的服務,讓大眾能夠無距離地享受古文物之美,同時沉浸在歷史的薰陶裡。

ImgDesc

【記者 賴竹君/嘉義阿里山報導】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部落的達娜伊谷孕育著美麗的鯝魚,但在過去,這裡的河川生態曾因天災人禍面臨枯竭,經過居民們的努力,才成功將鯝魚復育。現在的達娜伊谷是全台首座以民間力量保育成功的自然生態公園,而山美部落也成為許多社區及部落學習的對象。

ImgDesc

【記者 王怡靜、孫珮云/嘉義雲林報導】

「手語」最初是一個聾人與社會建立聯繫的工具,時至今日被正視為一種國家語言,背後蘊含深遠的文化意義。手勢的組成、位置與移動,交織傳達無限意義,發展出聾人社群獨特的藝術、文學、歷史和價值觀。從靜默無聲中,帶你走進手語的世界。

ImgDesc

【記者 柯蓉蓉、簡誌諒/台南官田報導】

「哲學星期五-南藝」是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學生創立的在地組織,主要舉辦演講、活動和讀書會。創辦人蘇峻弘希望有一個跨科系、跨領域的社群,提供一個可以容納各種聲音的平台,讓參與者勇敢表達與討論觀點,透過活動辦理也和官田在地連結。

ImgDesc

【記者 張凱和、郭駿毅/嘉義鹿草報導】

位於嘉義縣鹿草鄉的聖家園區,除了是原先天主教在當地傳教的據點外,也是社區內相當重要的醫療和兒童教育中心,不過隨著時代推進,聖家醫院逐漸走向沒落,面臨關閉的命運。在荒廢多年之後,如今一群人再次展開修復工作,讓聖家堂以新的面貌出現在民眾眼前。

ImgDesc

【記者 王怡靜/嘉義報導】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與創意團隊「平凡製作」攜手舉辦第一屆「嘉義臺語季」,於今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舉辦約60場講座、地方走讀、職人工作坊、親子說故事等多元活動,帶領民眾走訪各鄉鎮在地地標,回溯土地與文化的根基,體會「說臺語」的魅力。

ImgDesc

【記者 郭駿毅/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舉辦的桃城文學獎已有十四年的歷史,吸引許多熱愛寫作的民眾前來大展身手,是嘉義市人文領域的一大盛事。2023年,嘉義市將其擴大舉辦,以「桃城文學什光紀」為名,規劃一系列相關活動,讓嘉義民眾透過文本和各種形式,對嘉義地區有更進一步的連結。

ImgDesc

【記者 孫珮云/嘉義市報導】

從中國湖南遠嫁到台灣嘉義的申婷頡,運用自身繪畫、設計的專業融入嘉義在地特色,創造桃桃家族故事,製作動畫、文創商品推廣給更多的人認識嘉義的歷史背景。同時在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提供資源給予當地的偏鄉學校,以及幫助新住民融入嘉義。

ImgDesc

【記者 簡誌諒、柯蓉蓉/綜合報導】

臺灣現存詔安腔客家人僅剩七千多人,以雲林的崙背、二崙、西螺為主要聚落。其中崙背的羅厝社區,在地青年廖婉婷與先生王信傑打造名為詔安好伴屋與詔安書坊的複合式空間,以食農教育開啟復興詔安客語的課程,連結社區與政府,期望為在地延續詔安客家文化。

ImgDesc

【記者 張凱和/台南市報導】

炮聲隆隆、鼓聲若響,農曆九月十五是三王爺公吳府千歲的聖誕。每年聖誕前夕,位於臺南市北區鄭子寮的陵興宮會將王爺的金身安上轎,回到土城的鹿耳門聖母廟過爐。三王爺公這趟回鄉不僅是為了接收來自天庭的指示,更是鄭子寮感念祖廟恩情而形成的傳統。

ImgDesc

【記者 簡誌諒/嘉義市報導】

你知道在路邊不起眼的野花雜草,甚至是樹木的莖幹,這些都能成為天然染材嗎?位於嘉義市的天然染色工作室,是負責人周盈助在一次的機緣下接觸到傳統染色工藝,誤打誤撞後所成立。在十五年的時間中,周盈助重新認識了染色這門...

ImgDesc

【記者 柯蓉蓉/臺南後壁報導】

臺南後壁靜謐的田間小路上,矗立著銀色角錐型屋頂的建築,在鄉野風情中獨樹一幟。1960年興建完成的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是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波姆的作品,現今對外開放,提供大眾參觀,但成為景點的背後,天主堂正面臨著教徒高齡化與建築修繕問題。

ImgDesc

【記者 張凱和、郭駿毅/嘉義市報導】

建國二村與復興新村一帶是嘉義市區一塊自2005年荒廢至今的眷村遺址,因其未受到妥當的管理,十幾年來變成人們聚集垃圾、孳生疾病與犯罪的惡地。嘉義市政府近年重啟對建國二村的整頓規畫,邀請嘉義市民以公民審議的方式,共同商議出這塊土地未來的樣貌。

ImgDesc

【記者 王怡靜、孫珮云/嘉義縣報導】

片長:2分56秒

近年來,民間和政府愈來愈重視傳統民俗文化的保存。嘉義縣文化基金會為推廣地方民間技藝,於中埔鄉穀倉農創園區,舉辦《嘉藝36技》十八鄉鎮技藝展,探訪36名藝師的畢生絕活...

ImgDesc

【記者 柯蓉蓉、簡誌諒/嘉義民雄報導】

臺灣自1990年代起,興起一股「公共藝術」浪潮,藝術由政策轉向公眾,裝置藝術開始走入民眾的日常生活,塑造地方文化特色,2000年後,公共藝術發展成「進駐」、「參與」形式,地方政府開始編列預算的標案型計畫,讓創作者們有更多發揮空間。

ImgDesc

【記者 李玥希/嘉義民雄報導】

多數學生來民雄念大學,週一至週五上課,沒課便回家,平常的生活圈不太可能有了解民雄的機會,若沒有特別走入當地,四年在民雄便少了許多難得體驗。然而,民雄其實有很豐富的文化,透過此次西昌村工作坊,盼學生及師長都能體驗並認識民雄,享受這片土地。

ImgDesc

【記者 張凱和、郭駿毅/台南安平報導】

南吼,是台南安平民眾受高雄梓官區的一音樂祭啟發,自主性舉辦的一場音樂盛事。南吼從不借助廠商與政府的力量,僅靠著小組與社區的動員,在安平各社區內唱了長達十年之久。今年南吼的第十屆因為颱風攪局而取消,他們卻都不以為意的表示,南吼只是一個現象。

ImgDesc

【記者 王怡靜、孫珮云/綜合報導】

面對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人們重新思考飲食來源的重要性。透過食農教育「做中學」的體驗實踐,親自參與農作物的生產、處理、烹調,養成健康飲食習慣與食物選擇能力。長期下來,民眾吃得安心,也促進環境友善的永續發展,拉近自然生態與人之間的距離。

ImgDesc

【記者 簡誌諒、柯蓉蓉/嘉義市報導】

從過去留聲機被發明後,人們對於「聽」音樂的方式開始改變,陸續發展黑膠唱片、卡帶、CD,再到數位串流平台。科技的創新改變了從過去類比訊號到數位訊號,不同的科技變革造就了屬於音樂的不同時代,連帶影響屬於那個時代人們的共同記憶。

ImgDesc

【記者 王怡靜、孫珮云/臺南市報導】

水交社文化園區的命名,具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涵。興建於日治時期,經歷空軍進駐、眷村聚落發展。2004年,水交社被指定為臺南市市定古蹟,經過修繕,保存日式建築遺跡和自然式景觀設計,現今規劃為文化園區保存歷史遺跡、傳承眷村文化。

ImgDesc

【記者 張凱和/嘉義民雄報導】

民雄市場內的一間椪皮麵店,以其吧檯式的設計拉近與食客們的距離,不時傾聽來客的心聲、為他們排解憂愁。而在今年八月,這間椪皮麵店卻走入了尾聲,熄掉了長燃一甲子的爐火。市場人情味的延續漸漸反應在一間間倒閉的攤販,如今也成為我們將面對的課題。

ImgDesc

【記者 郭駿毅/台南市報導】

每逢春分和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台灣各地孔廟便紛紛舉辦祭孔大典,以紀念孔子為人師表的精神。台南孔廟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全台首學,擁有深厚的人文底蘊。為了還原古禮,廟方結合各界資源,期望將這項傳統習俗盡可能完整保存,也成為今日珍貴的文化資產。

ImgDesc

【記者 張凱和、郭駿毅/嘉義市報導】

嘉義在地劇團「阮劇團」今年成立第20年,於9月23、9月24日在嘉義市舉辦「Project 20」一系列的動靜態展展現地方工作的成果。他們以老嘉義作為主題,透過講座與民眾分享嘉義的故事,創造出一個讓不同族群間相互交流的契機。

ImgDesc

【記者 孫珮云/嘉義新港報導】

嘉義縣新港鄉的培桂堂,原本是林開泰診療所舊宅,這裡的歷史故事和獨特的建築風格,讓培桂堂成為縣定古蹟。舊宅翻修過後,培桂堂開放讓遊客參觀,除了有豐富的歷史介紹,未來也規劃展出不同的藝文活動,讓民眾能同時體驗歷史文化和藝文。

ImgDesc

【記者 王怡靜/嘉義民雄報導】

位於嘉義縣民雄鄉的「一樂酒家修復計畫」,由深耕當地的七星藥局藥師父子吳嘉文、吳至鎧推動,保留原有建築結構和酒家文化的元素,也期望作為「臺灣藥史館」及「民俗文物展示館」等用途,並與在地其他文化地標做連結,打造寓教於樂的文史營造場域。

ImgDesc

【記者 簡誌諒/嘉義市報導】

「行百里,心香路」,嘉義天后宮於10月7日晚間七點懿駕啟程,隊伍橫跨嘉義與台南十餘鄉鎮,全程步行超過150公里,最後於10月10日回鑾安座。在這百里長程中,指引著信眾及廟方人員前路方向的黃底黑字公告,即是俗稱的進香香條。

ImgDesc

【記者 柯蓉蓉/臺南後壁報導】

現今臺南後壁菁寮唯一一家米廠成立已近百年,以社會企業理念經營,與在地共榮共存,至今屹立不搖,是一永續農業的發展典範。米廠成立契作區域輔導稻農,推動友善耕作,打造高品質稻米,如今更利用「米」的優勢深耕在地頂長社區,帶動觀光發展。

ImgDesc
【記者 簡誌諒、柯蓉蓉/台南麻豆報導】
《孤老的心願》攝影展,於九月十四日在總爺秝地文創食堂正式開展,透過攝影師李梵榳和李濰禎,紀錄愛心天使站服務麻豆長者的日常點滴。展出作品除了富有麻豆在地元素,也提供觀展民眾與作品直接互動的設計,帶領觀展者從親身感受出發,進而了解長者需求。
ImgDesc
【記者 王怡靜、孫珮云/嘉義市報導】
將才工場團隊透過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社區駐地環境改造計畫」,凝聚社區共識、與在地技職學校合作,讓廢棄空間以新面貌重生,熱絡當地生意也帶動鄰里鄉間氛圍。今日的將才積極舉辦職涯發展、人生探索等活動,提供共享空間鼓勵青年在地深耕、盡情揮灑創意。
ImgDesc
【記者 張凱和、郭駿毅/嘉義市報導】
為期整個夏天的「螢火蟲電影院」露天影院南部巡迴,於9月16日帶著國片《哈勇家》至嘉義市中正公園播放。露天影院巡迴至今舉辦逾十年,致力透過不同議題電影的放映、舉辦映後座談並邀請相關影人,為地方民眾帶來許多優質國片和知識的分享。
ImgDesc

【記者 賴冠伶/嘉義報導】

「黑袍樂隊」為台灣重金屬樂團,由六位印尼移工組成。他們在母國熱愛各式的音樂文化,來到台灣尋找更好的生活時遇見了彼此。辛勤工作之餘也夢想著更大的舞台,透過他們的音樂影響力,建構出印尼移工與台灣重金屬迷間的跨文化社...

ImgDesc

【記者 幸岳廷、謝東翰/嘉義報導】

文化部於107年發起了「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此計畫於嘉義縣市已有3案與18個案申請成功,隨著計畫的落幕,位於嘉義縣市的老屋是否達到了活化的效果?未來嘉義縣市的舊屋又該如何獲得保存方面的協助,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

ImgDesc

【記者 高苡瑋、遲柏恩/嘉義朴子報導】

陶雕大師楊元太,在他藝術創作的四十多年歲月裡,深根於嘉義朴子在地,並走向國際舞台。走向世界的同時,也不忘回頭將自己的作品回饋在地學校。從平面、雕塑,再到陶雕,以現代藝術揉合在地文化,楊元太用他貫穿藝術與人生的「務實觀」,造就其巨擘之境。

ImgDesc

【記者 謝東翰、幸岳廷/嘉義民雄報導】

藝術家李明杰近期於國立嘉義大學民雄校區的新藝畫廊,舉辦了「ㄨˋ自身」的快閃回顧畫展,並以前場展覽「思憶現象」的概念做延伸,透過對於人面部神態的觀察與自身不俗的油畫技巧,向觀眾傳達「ㄨˋ」的不同角度與型態。

ImgDesc

【記者 高苡瑋/嘉義市報導】

藝術家陳曉朋於嘉義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好鹿圖:無所藝術》,以揭露意識型態「風景」為主題,透過繪畫、版畫和藝術家書籍等形式,探索藝術和生活之間的交錯關係,展示多元表達方式的交融並存。為讀者提供一場獨特的藝術體驗和思考契機。

ImgDesc

【記者 遲柏恩/嘉義新港報導】

嘉義縣新港鄉古民國小宋江陣自1989年建立,傳承了從清代開始就有的傳統民俗技藝。雖然這些「古民小小兵」只有國小年紀,過去卻是多項民俗技藝比賽的常勝軍,也曾經到總統府前進行表演。即便正面臨少子化的衝擊,古民國小依舊延續著宋江陣的百年傳統。

ImgDesc

【記者 幸岳廷/嘉義市報導】

近期於嘉義市東區戶政事務所內的「東戶藝廊」舉辦了「一花一草一世界~心遊」水墨展覽,水墨名家嚴美瑛老師藉此推廣彩墨藝術,也希畫作能讓民眾不只是看到畫作鮮豔色彩的交織堆疊,也能去仔細觀察與欣賞世界的點點滴滴,如同他們的創作一般。

ImgDesc

【記者 高苡瑋、遲柏恩/嘉義六腳報導】

嘉義縣六腳鄉的成豐碾米廠為近百年的歷史建築。經過嘉義縣政府的「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重新修建,於今年三月重新啟用,轉型為成豐社區講堂,致力於保存當地的文化遺產與提升在地文化底蘊,除了舉辦各式藝文活動,也免費提供空間給社區使用。

ImgDesc

【記者 謝東翰/嘉義市報導】

 

造反教育節、草草戲劇節等等各式各樣活動,是近幾年嘉義市每到假日的特別光景,生長於嘉義市的呂武隆便是參與其中不少項目的幕後功臣。在國外學習建築的他,將學習經驗以及以往的從業經驗帶回嘉義創業,期盼讓嘉義的設計能量能夠持續提升。

ImgDesc

【記者 江恩琪/嘉義大埔報導】

嘉義縣大埔縣和平社區位處曾文水庫的水資源保護區,透過嘉義縣大埔鄉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倚豪的努力,提升了和平社區的經濟觀光實力,不僅讓村民的生活質量改善,也利用藝術教育讓村中的小孩從小學習和培養藝術才能。

ImgDesc

【記者 謝東翰、幸岳廷/嘉義市報導】

台灣田野學校於2021年底的台灣設計展將嘉義舊監獄變身成了青年旅店,並造成廣大的回響,而設計展之後,要如何持續透過策展活動來實踐場域的活化成了一道課題,為此,台灣田野學校也推出了「舊監聚落美好生活」活動,邀請民眾一同體驗真切的地方故事。

ImgDesc

【記者 高苡瑋/嘉義民雄報導】

位於嘉義民雄的國家廣播文物館,舉辦在地藝術家顏永中的「在廣播中」創作展,透過水彩畫作呈現民雄街區與知名店家迷人的地景風光。以「在」作為主題,強化在地文化記憶的深厚連結。期望吸引更多的民眾蒞臨,細細品味其中的人文特色,共同體驗獨特的文化之旅。

ImgDesc

【記者 遲柏恩/嘉義大林報導】

嘉義縣大林鎮育菁親水公園,過去稱為鹿堀溝,是著名大莆林(註一)水鬼傳說的發生地。從清代興建水利工程開始,一路到日治時期大林糖廠設立之後,都陸續有相關民間傳說在坊間流傳。然而,在這些民間傳說背後卻也反映著大林鎮發展的歷史過程。

ImgDesc

【記者 幸岳廷/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立美術館與蒲添生雕塑紀念館合作,展出「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特展,以臺灣雕塑家蒲添生的「頭像作品」為展演核心,其作品善於捕捉人像細微的性格氣質與動態細節,讓參觀民眾在細膩複雜的神韻中探索雕塑之美,也瞭解這位大師的生平與故事。

ImgDesc

【記者 高苡瑋、遲柏恩/雲林北港報導】

北港迎媽祖是國家指定的重要民俗活動,其中包含眾多百年館社和陣頭,凸顯出北港的在地特色和文化價值。金聲順開路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陣頭,保存了北港百年以來的陣頭開路鼓技藝和傳統北管曲牌、樂器等文化資產,對北港媽祖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許多貢獻。

ImgDesc

【記者 謝東翰/嘉義市報導】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23巡迴展於5月5日首次到訪嘉義,帶來主影展四大單元共計26部精采紀錄片放映,除此之外還有映前映後由專家學者、電影人主持座談活動。讓去年錯過主影展的民眾可以再次感受紀錄片的獨特魅力。

ImgDesc

【記者 范姜采晴/嘉義市報導】

道爺圳糯米橋為嘉義市市定古蹟,卻長期環境髒亂。宣信國小師生提出「糯米橋築夢計畫」後受到市府重視,整修於2023年3月竣工,旁邊還有由學童製作結合在地文化的交趾陶裝飾。糯米橋的整修不只美化當地環境、保存文化資產,更讓學童實踐心目中的構想。

ImgDesc

【記者 高苡瑋、遲柏恩/嘉義市報導】

台灣傳統粧佛工藝,面臨著繼承危機與中國低價代工帶來的市場萎縮。嘉義在地的新生代粧佛師,將粧佛工藝藝術化,提升每一尊佛像的工藝價值,成立工作室繼承傳統、力求創新並打造個人品牌,擁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為傳統技藝注入青春與活力。

ImgDesc

【記者 謝東翰、幸岳廷/雲林嘉義報導】

你知道絲瓜絡除了能做成天然的菜瓜布之外,還能變成各種天馬行空的藝術品嗎?藝術家徐秀芬老師首次舉辦個展,以絲瓜絡為創作主軸,透過植物本身的紋理與纖維美感,將絲瓜的實用性與藝術結合,創造出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

ImgDesc

【記者 陳怡秀/嘉義屏東報導】

高齡化社會來臨,高齡者教育已成為社會大眾與政府重視的議題,而藝術不僅可以提升長輩們的身心健康,更可以啟發他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為他們的晚年生活帶來不同的樂趣,如何規劃藝術相關課程與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也成為值得探討的事情。

ImgDesc

【記者 高苡瑋、遲柏恩/嘉義雲林報導】

被譽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的大甲媽祖進香遶境活動已圓滿落幕。而回顧大甲媽祖遶境的歷史,可以發現早在1988年以前,這項活動的目的地是在北港朝天宮,而非現在的新港奉天宮。路線改變的背後,溯及百年來關於「古笨港媽祖正統」的爭論。

ImgDesc

【記者 謝東翰、幸岳廷/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公明路上的「醫生街」,在過去光復時期有多達十多間診所並行,而今大多已關門停業,但依舊能在街上看到帶有歷史風味的老醫院建築,透過近期嘉義市立博物館所舉辦的「咱來看醫生: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特展」,讓民眾來一睹嘉義醫療文化的歷史故事。

ImgDesc

【記者 徐建樺、林慧明/嘉義報導】

近年許多傳統工藝面臨技藝流失的問題,傳統木雕工藝在台灣的廟宇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嘉義縣布袋的呂界元鏤空木雕,被縣政府文化局登錄為須保存的傳統藝術,而在嘉義市同樣也有木雕藝術工作室積極推廣木雕課程,透過教育課程持續推廣此項工藝。

 
ImgDesc

【記者 鄭喻心、范得安/嘉義朴子報導】

私有的老建築可能不少,但願意付出行動保存在地文化的卻不多。嘉義縣朴子市大槺榔的「織田舖子」是私有建築,屋主透過「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將百年老屋整修成為據點,透過據點及活動規劃將在地特色與傳統八音文化匯集到古厝,讓在地凝聚認同及歸屬感。

 
ImgDesc

【記者 鄭喻心、范得安/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下路頭的武當山玄天上帝廟有在玄天上帝壽誕舉行鞦韆賽會的習俗,至今已有百年以上歷史,不靠一根鐵釘或鐵絲,全靠居民團結搭建12公尺高的竹製鞦韆,傳說是為了用鞦韆把瘟疫盪出去,把好運盪進來,現已定名為嘉義市鞦韆節。

ImgDesc

【記者 徐建樺/嘉義朴子報導】

嘉義縣朴子市近期找到清代的青花瓷,但不產瓷的朴子其實在清代時,當地開元老街五甲尾的「東瑞號」曾經是進口陶器、瓷器的老船頭行,朴子溪曾經帶動當地貨物集散的風氣,如今東瑞號的吳家古厝已荒廢,什麼時候會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全是未知數。

 
ImgDesc

【記者 林慧明/嘉義市報導】

清領時期的「成仁街」,因經濟往來頻繁進而匯聚人文交流而有「美街」之稱。新華美西裝社自1957年見證了「畫都」嘉義特有的「美街」歷史,而如今一甲子後,經由主理人巧思改造,以喫茶店姿態重新與嘉義市民見面,與有緣的顧客共享這段回憶。

 
ImgDesc

【記者 范姜采晴/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樹木園舉辦蓪草紙花特展,除了讓民眾了解蓪草紙花曾是台灣出口的大宗外,還能親眼見到蓪草紙花的魅力。蓪草紙花不僅擬真程度高,與塑膠花相比更不會危害大自然,因此台灣蓪草學會近幾年開始積極推廣,希望被塑膠...

ImgDesc

【記者 林慧明、徐建樺/嘉義新港報導】

自板陶窯交趾剪粘工藝園區設立以來已過18年,觀光熱潮退去造成周邊店家多數暫停營業,板頭厝的各協會與地方再造人士面臨再次沒落,也開始推動不同方案,而板頭厝如何再次推動社區發展,以及正視觀光熱潮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