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ImgDesc

【記者 張傑、陳鴻溢/嘉義縣報導】

「嘉義蒜頭糖廠五分車延駛計畫」在2023年10月正式通車,隨著鐵道的行駛,彷彿還能看見過去的光景。在日治時期,雲嘉地區曾有大量的糖廠,民國時期,連接成四通八達的糖業鐵路,隨著時代的推移,大家對於鐵道的印象也隨之變化。」
 

ImgDesc

【記者 黃榆荏、莊淳翔/嘉義新港報導】

新港奉天宮是位於嘉義縣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奉天宮中的轎班會「開臺媽祖會」每年都會籌備新港重要的慶典——元宵媽祖遶境。不同於傳統的廟會活動,他們還融入了更多創新的現代元素,像是街舞和社群平台臺直播等,以此來吸引年輕世代的注意。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葉亞潔/台南市報導】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裡,剪頭髮也變成一件快、狠、準的追求,而在台南這座城市裡,仍然保留著許多堅持慢工出細活,帶給客人尊榮級服務的理容院。除了保有傳統的手藝和服務流程外,更有職人收藏過去理容院裡使用的各式器具。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嘉義市報導】

台灣習俗中,許多人在清明節時以潤餅作為供品祭拜。潤餅內包裹著多樣配料,這些配料因為各種因素呈現南北差異:南部的潤餅口味偏甜,而北部則更傾向於鹹味的餡料。嘉義市有一家老字號潤餅店,堅持製作獨特的南部風味潤餅,延續著濃厚的文化底蘊。

ImgDesc

【記者 黃榆荏/嘉義民雄報導】

在臺灣,廟宇中的裝飾普遍以吉祥寓意或民間戲曲故事為主題,但是位於嘉義縣民雄鄉的大士爺廟,卻以地獄圖的木雕作為門口的裝飾,十分特別。民雄大士爺廟主要供奉觀音菩薩與大士爺,每年一度的農曆普渡祭典——「民雄大士爺祭」更是嘉義縣的年度宗教盛事之一。
 

ImgDesc

【記者 莊淳翔/嘉義溪口報導】

嘉義縣溪口鄉游西村的「溪口互助家庭」,由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推動,以「家」為價值的運作模式,讓家屬可以互相分享照顧經驗,建構互助網絡。並與國立中正大學USR計畫合作,進行牆壁彩繪,營造溫馨友善的空間,讓失智長輩與家屬都能獲得喘息與支持。
 

ImgDesc

【記者 葉亞潔/雲林莿桐報導】

鼓的歷史已有數千年之久,鼓除了是一種打擊樂器外,在古時也是一種通訊工具。雲林縣莿桐鄉有一個製鼓師傅梁正穎,他在合成皮進口的衝擊下,仍然堅持傳統手工牛皮製鼓。其中蘊含的工藝繁複,需經過多道程序及時間才能製作出一顆鼓。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嘉義報導】

「紙芝居」是起源於日本的一種說故事形式,如今嘉義也有一位紙芝居師熱衷於推廣這項藝術。她將紙芝居帶入校園,喚起社區大學學生的童年回憶,也引起了幼兒園小朋友的興趣。她將持續推廣,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接觸到這項必須在展演當下才能完成的藝術。

ImgDesc

【記者 張傑、陳鴻溢/臺南官田報導】

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不朽的,無論是多麼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腐朽、崩解。為了延續這些文物的歷史、美學與情感價值,有一群人持續進行修復工作,讓這些文物所承載的記憶得以延續下去,突破原有的壽命。
 

ImgDesc

【記者 黃榆荏、莊淳翔/嘉義民雄報導】

位於民雄鄉的保安宮,供奉著罕見的騎虎尊王。據傳清朝時,先民從福州帶來五尊騎虎王,由於神威顯赫,這座廟由普通家廟逐漸成為民雄的信仰中心之一。這兩百多年,騎虎王廟不僅見證了民雄的歷史變遷,也成為了當地居民寄託歡笑和記憶的地方。
 

ImgDesc

【記者 葉亞潔/嘉義報導】

嘉南平原因天候、水文和地勢優良,自古即為農業重地,產出民雄鳳梨、阿里山高山茶及嘉義稻米等特色農產品。嘉義在地生技公司主理人李俊邦,創立以臺灣有機農產品為基礎的保養品牌。秉持自然純粹的理念,打造出受消費者喜愛的保養品。
 

ImgDesc

【記者 陳鴻溢/嘉義市報導】

提到臺灣的都市計畫,很多人可能會先想到高雄的棋盤式街道、臺中以車站為中心的扇形放射狀規劃,但其實嘉義市部分的街區中,也有類似棋盤式、以各街區不同用途做出劃分。其受到歷史因素影響而形成今日樣貌,而這些規劃也影響了不同街區的民生發展與人文特色。

ImgDesc

【記者 張傑/嘉義梅山報導】

在嘉義縣梅山鄉,一個故事的開始,或許是起源於一個竹紙廠廠長的孩子誕生,又或許是源自於一個沒落藥房的振興慾望。前者,是臺灣日治時期知名作家「張文環」一生故事的起源,而後者,便是他知名的作品《閹雞》的開端。
 

ImgDesc

【記者 葉亞潔、何微中/雲林土庫報導】

百年製麵鋪所傳承下來的不只是職人的技藝,也是眾人的記憶。雲林縣土庫鎮上的製麵鋪已傳承至第五代,除了傳統手工製麵以外,也創新發想出了獨樹一幟的彩色麵條,為這項技藝增添了幾分色彩,更期許將來大家對製麵的記憶能夠多幾分特殊。

 

ImgDesc

【記者 黃榆荏、莊淳翔/嘉義報導】

用一首恰似你的溫柔,扣動老大人們的心弦。「三味曲走唱團」突破一般社區衛生教育演講的形式,他們選擇用音樂表演吸引老年人的注意,並融入衛教宣導。這群音樂老師和大學教授組成的樂團,透過歌曲喚起長者的記憶與感動,不僅治療了他們,更療癒了自己。
 

ImgDesc

【記者 李汶珈/嘉義鹿草報導】

嘉義縣鹿草鄉為黃秋葵的主要產地之一,近年來種植面積卻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主要是由於農業人口老化、種植過程費工所致。儘管如此,鹿草鄉公所與農民仍努力將黃秋葵分享給消費者,而馬稠後產業園區的開發也間接擴大鹿草鄉未來的發展空間。
 

ImgDesc

【記者 楊承叡/嘉義溪口報導】

嘉義縣府投入經費整建溪口鄉的公園,計畫打造一座擁有溪口在地特色的鵪鶉主題公園。溪口鄉發展鵪鶉產業已久已久,至今仍是台灣鵪鶉產業的一大聚落,早期更有整條街上家家戶戶一同剝蛋的盛況,期望透過公園的整建將這些屬於溪口與鵪鶉的故事永遠流傳下去。

ImgDesc

【記者 葉亞潔、何微中/嘉義縣報導】

布袋戲是一項歷史久遠的傳統藝術,雖然在某些地區已經逐漸式微,但近年來仍舊有許多劇團在推廣。布袋戲劇團除了致力於傳承這項藝術,也將其結合現代設備並做出創新,讓更多民眾有機會接觸到這項不該被遺忘的掌中技藝。

ImgDesc

【記者 莊淳翔、黃榆荏/雲林臺西報導】 
在雲林縣臺西鄉,青年農民林柏賢經營種植西瓜的農場。林柏賢原本在臺北生活長大,近期選擇返鄉,回到雲林臺西開始他的務農生活。他嘗試透過經營社群媒體,讓更多人了解種田的日常和相關知識,並且想透過影片導流,讓在地老農能夠有更多曝光。
 

ImgDesc

【記者 張傑/臺南報導】

國立臺灣文學館今年舉辦了「糖分與鹽分文學賞——臺南文學滋味」展,1624年熱蘭遮城建立算起,府城建城已400周年,各方在探討殖民、經濟、政治、文化保存的嚴肅議題時,館方以日常、調味品與文學的角度切入,讓大家看看文人口中的臺南。

ImgDesc

【記者 陳鴻溢/嘉義報導】

你知道全臺灣「涼亭密度最高」的地方在哪裡嗎?它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的「茶山部落」,家家戶戶擁有自己的涼亭跟此地的「分享文化」息息相關。茶山部落遠離城市、隔絕於山林之中,卻不阻礙其成為臺灣最成功的地方創生項目之一。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葉亞潔/嘉義台南報導】

捏麵人有將近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除了玩賞、食用外,還用於祭祀,舉凡喜喪場合都能見到捏麵人的身影。捏麵人師傅廖雪麗和莊妙惠皆致力於捏麵人技藝的傳承,他們在不同的城市裡,用著自己的方式推廣這項極具歷史價值的傳統技藝。

ImgDesc

【記者 張傑、陳鴻溢/嘉義報導】

我們平時常見的筊皆是以木頭製成,可是你有想過為什麼「筊」這個字,是以竹為它的部首嗎?除了竹編椅子、竹筷等常見的竹製品之外,台灣還有一種以竹子製成的竹頭筊,比起木製筊更耐用、聲音更響亮,也間接佐證了,早期台灣村民與竹子相互依賴的關係。
 

ImgDesc

【記者 陳宇軒/嘉義市報導】

出身嘉義的舞蹈老師翁仲德所經營的「嘉義愛舞」拉丁舞團,於2024年初獲得佳績。翁仲德注意到嘉義地區城鄉差距的問題,因此回鄉開設舞團與免費拉丁舞課程。在推廣拉丁舞文化之餘,也期許提供新的價值,使新一代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態度。
 

ImgDesc

【記者 黃榆荏/嘉義民雄報導】

嘉義縣民雄鄉的「打貓街坊文化協會」透過鄉民的草根力量,致力於地方文史保存。他們不僅推動對在地藝術家劉新祿的認識和研究,還透過多元的活動,如文史調查、在地導覽或文化工作坊等方式,讓屬於民雄在地的歷史故事與文化得以保留和傳播。
 

ImgDesc

【記者 莊淳翔/綜合報導】

「辰宇落雁體」是2022年由兩位高中生劉韋辰和王立宇共同製作的繁體中文手寫字體。在為期約一年的製作過程中,他們利用自主學習計畫和課餘時間,親自書寫字體原稿。台灣的字型教育團隊同時也給予了指導和協助,使得「辰宇落雁體」最終能夠順利問世。

ImgDesc

【記者 賴竹君、賴冠伶/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西公有市場大樓於今(2024)年2月完成部分改建,透過改善環境與引進數位化來活化傳統市場。但也有民眾及攤商關注,市場轉型如何才能有效活絡經濟,行銷在地文化?而此次更新工程中面臨的許多問題與挑戰,更需要政府與在地攤商的更多溝通。

ImgDesc

【記者 林毓庭、林玟蓁/嘉義市報導】

臺灣「2030雙語政策」之下,嘉義市進行了一系列措施,除了引進外籍教師進入課堂外,也編撰屬於嘉義的教材,並建立雙語環境,讓孩子可以從小熟悉英語。然而,這樣的政策下仍有一些問題,如何解決困境並為孩子帶來完好的雙語教育,是嘉義市需面臨的課題。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劉穎真/雲林縣報導】

花生為台灣主要雜糧作物之一,雲林縣作為台灣最大的花生產地,種植面積佔全台約八成。花生的營養價值高且用途廣泛,所以深受國人的喜愛,但大家卻不知道花生在台面臨的挑戰,希望從花生農民的角度可以讓大家了解花生背後所遇到的困難。
 

ImgDesc

【記者 林依柔/嘉義報導】

嘉義縣溪口鄉身為台灣蘆筍產業的重鎮之一,從事此產業的人口年齡偏高,很少能看見青年農民的投入。崙禾美地創生協會期望能透過青農教育培育下一代農業技術人才,而參與教育計畫的學生們也很投入。對於蘆筍產業是否能真正吸引青年加入,有待時間來證明。

ImgDesc

【記者 楊承叡/嘉義大林報導】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主辦「諸羅樹蛙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共有19位竹農參與,總計領到261,520元的獎勵金,為農友吸收保育帶來的成本,目前諸羅樹蛙面臨棲地破碎化與外來種入侵的困境,對物種的認同與使命感是保育行為永續執行的關鍵。
 

ImgDesc

【記者 李汶珈/綜合報導】

在許多節慶上,民眾會使用爆竹煙火、燒香與紙錢,以表敬意。隨著環保意識抬頭,不少寺廟紛紛響應,嘉義縣政府更於民國110年訂定《寺廟環境友善維護示範區管理措施》,期望信眾可以透過以糧代金等措施,結合傳統祭拜與環保理念,使環境更加友善。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劉穎真/嘉義民雄報導】

在台灣,燒香是常見的文化,線香也是最常被使用的供品。傳統手工線香以擴香速度快且範圍廣為特點,深受人們喜愛。然而,隨著科技進步,台灣許多香鋪改以機械製作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製作成本,手工製香技術已面臨斷層。
 

ImgDesc

【記者 林毓庭、林玟蓁/嘉義朴子報導】

隨著時代的變遷,戀愛風氣自由、婚禮流程簡化,因此職業媒人婆的角色已逐漸減少,但在嘉義朴子仍然有一位為許多人講親事的媒人婆——黃淑晴。除了以此為職業之外,看著自己協助的新人順利結親,那開心的心情也是促使她繼續做媒的原因。
 

ImgDesc

【記者 陳宇軒/嘉義市報導】

消費社會下所催生的消費模式未必健康,有時甚至會買下許多現在與未來都用不上的物品,一旦積累下來便難以整理。整理師作為新興職業,在近年逐漸進入大眾視野,他們運用空間規劃與其他專業知識,協助人們「斷捨離」,走入簡約生活。
 

ImgDesc

【記者 賴冠伶/嘉義市報導】

算命伯連西川自小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努力治學的他研讀古書易經,四處尋求師父只為學習命理。早期的連西川,在嘉南地區沿路行走隨機替人算命,現今的他運用八字、籤卦與金錢卦,在嘉義市的廟宇裡,替人們解除迷惑並指引方向。
 

ImgDesc

【記者 賴竹君/台南報導】

玫瑰墓樂團以「生命搖滾」的形式,詮釋急診室病患、家屬及社會中不同人物的真實故事。近年樂團參與許多場公益及校園演出,希望透過生命教育發揮社會影響力,讓更多人勇於面對生命的挑戰。而玫瑰墓樂團也在觀眾的回饋中,感受到音樂的意義與價值。
 

ImgDesc

【記者 賴竹君/台南白河報導】

書法家陳世憲自創意象書法,打破傳統對書法藝術的想像,透過情境的勾勒,讓觀者皆能身歷其境。結合了地方特色、歷史文化以及生命觀察,意象書法的特色是與社會對話。陳世憲近年更積極到各地展出,推廣這項技藝,重新打造由台灣書寫的局面。
 

ImgDesc

【記者 陳威翰/嘉義民雄報導】

嘉義民雄市郊的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日式宿舍建築群自1970年代起閒置許久,於近年外包給民間廠商運用並改稱「日招園區」。從閒置總近60年的蚊子館到地方文創、休閒基地,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築們有了嶄新的用途,邁入了下個時代。

ImgDesc

【記者 林毓庭、林玟蓁/嘉義市報導】

在嘉義市的某個角落,有一位藝術家——蔡明璇,她結合歷史與光影戲劇,重新訴說台灣過去的故事,希望這些歷史記憶不會被世人所遺忘。除此之外,她在多年前改造了嘉義舊家,將其轉變為一個藝術空間,並時不時舉辦表演及工作坊,希望可以藉由這個空間推廣藝

ImgDesc

【記者 楊承叡/綜合報導】

鵪鶉產業在台發展超過六十年,但直至民國111年納入法規後,方能開始享有來自政府完整的輔導與補助。鵪鶉產品最常見為鵪鶉蛋,另有鵪鶉肉與作為肥料的鵪鶉糞,年產值約7億台幣。未來期望能針對產銷體系與設備自動化改善,引領產業走向「鵪」居樂業的未來。
 

ImgDesc

【記者 林依柔/嘉義溪口報導】

嘉義縣溪口鄉是紫色蘆筍栽種的重鎮之一,無論是紫蘆筍或綠蘆筍都是歐陸菜餚的好配角。而紫蘆筍由於口感佳、富含營養價值,經濟價值也更高。不過雖然單價可觀,但總產量卻不高。民間協會和農業部門人員希望能透過多方努力,繼續開創蘆筍產業的價值。
 

ImgDesc

【記者 劉穎真/嘉義朴子報導】

榻榻米原為日本傳統房間鋪設地板的材料,由藺草編成,具平穩、透氣佳、冬暖夏涼等優點。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引進臺灣,成為老一輩人的共同生活記憶。然而,隨著西式彈簧床的出現,榻榻米使用人口減少,目前僅剩少許老店傳承至今。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嘉義竹崎報導】

土角厝為台灣傳統建築之一,以獨特建築風格和簡樸的材料而聞名,它不僅豐富了台灣的建築景觀,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狀況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嘉義縣竹崎鄉修復紫雲社區僅存的土角厝,展現出他們對自然環境的尊重,並體現了台灣人的生活智慧。
 

ImgDesc

【記者 賴冠伶/嘉義大林報導】

在大林的青年團隊:「大林好」,透過自媒體的經營,讓大眾看見大林的好。「地方創生」自城鄉差距開始時,就成為政府推廣的議題,然而地方創生並非易事,不僅需要政府的計畫資助、居民的協助與支持,更重要的會是這群青年的奉獻與對地方的熱愛之心。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劉穎真/台南市報導】

手繪看板是個特別且稀少的技術,手繪看板師傅顏振發畫的不只是看板,也包含了他的故事。然而,隨著科技進步,現今電影院大多以大圖輸出海報為主,手繪看板漸漸式微,但老師傅一筆一畫的溫度仍然是科技難以取代的技術。
 

ImgDesc

【記者 賴冠伶、賴竹君/嘉義朴子報導】

嘉義朴子在早期曾有高密度的醫生館,不僅促進地方文化發展,也與當地居民產生濃厚的情感連結。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過去的醫生館及文物逐漸消逝。清木外科是當時的其中一間日式西醫館,經過後代的努力,留下獨特的朴子醫療記憶。

ImgDesc

【記者 蔡憶蓁/嘉義民雄報導】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神明與信徒立下約定的日子,透過平安龜作為媒介,乞求新的一年能達成心願。得標者會將平安龜分給親朋好友,祈願家人朋友一整年平安順遂。而位在嘉義縣民雄鄉的五穀王廟今年度的平安龜王重達3288台斤,活動十分盛大。

ImgDesc

【記者 林毓庭/嘉義市報導】

抓周儀式為我國傳統習俗,慶祝剛出生的嬰兒滿一歲。過去因嬰兒死亡率高而受到重視,隨著時代變遷,嘉義市西市場內的親子館館長翁紫銘,不僅延續此傳統文化,更加入教育理念以及廟宇在地文化,期望從根本開始,陪伴孩子的成長過程。

ImgDesc

【記者 林玟蓁/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每逢大選,會在中央七彩噴水池舉辦選前之夜,不同的政黨候選人與其支持民眾會各據圓環一方、呼聲喝采,場面相當熱鬧。這樣的選前之夜充分地展現民主精神,且全臺獨有,是嘉義一直以來特有的民主文化,使得嘉義被稱為「民主聖地」。
 

ImgDesc

【記者 賴冠伶、賴竹君/台南官田報導】

台南市官田區的菱角遠近馳名,不只是因為它的口感與風味,還有在地的菱角農所堅持的無毒農法,使菱角田的環境適合水雉與其他鳥類繁殖與生存。然而,官田菱角的種植並非一路順利,其中的生態與經濟問題,仍有待解決。
 

ImgDesc

【記者 林毓庭、林玟蓁/嘉義市報導】

在電子化產品逐漸興盛的現代,越來越少人會實際踏訪書店、翻閱實體書,然而,位在嘉義市西區新榮路上的二手書店,仍然為喜愛閱讀實體書的人們服務、販售著本本獨特的二手書,而老闆娘除了本身也喜歡閱讀之外,更是和嘉義在地人留下了不少回憶。
 

ImgDesc

【記者 李汶珈/綜合報導】

市面上隱形眼鏡種類豐富,依照不同性質有不同分類。但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卻也有著潛在風險,例如增加角膜病變與感染的機率。除了在挑選隱形眼鏡之前,應先諮詢眼科醫師與驗光師等專業人員,平時也可以透過日常保養及定期回診以確保眼部健康。
 

ImgDesc

【記者 劉穎真/台南市報導】

江枚芳為專職金屬工藝創作者,作品於2023年榮獲台灣工藝獎二等獎,環境的觀察一直是江枚芳創作的核心,她使用幾乎能百分百回收的鋁金屬作為作品的重要材料,使永續發展融合於金工創作,締造獨特的美。其作品風格獨樹一格,卻又誠懇真摯。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嘉義番路報導】 

位於嘉義縣番路鄉的番路彈藥庫自1960年建立以來,一直是安全存放危險砲彈和火藥的重要場地,是一個具有國防歷史價值及特色的建築。嘉義縣番路鄉公所為了解決當地資源回收儲存空間不足的問題,積極爭取將彈藥庫活化成資源回收場。
 

 

ImgDesc

【記者 賴竹君、賴冠伶/嘉義溪口報導】

台灣民俗布景彩繪最早出現於政府文宣,直到朝陽派祖師張朝陽從福州傳入布景彩繪的技術,將其融入到布袋戲演出中,才逐漸成為如今眾人所熟知的樣貌。而朝陽派的第四代傳人陳明山,更努力傳承民俗布景彩繪,致力於保存傳統文化資產。
 

ImgDesc

【記者 陳宇軒/嘉義市報導】

近年來,年輕族群考慮養育子女的負擔上升,部分夫妻沒有進一步生育的打算,甚至產生提早選擇結紮來避孕的想法。人類的結紮相比動物有很大不同,因此產生許多迷思。實際上,新型的結紮手術將傷害與再度受孕的風險,都降到了最低。

ImgDesc

【記者 林玟蓁/嘉義雲林報導】

死亡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人們會藉由告別式向往生者進行哀悼,以此道別。大眾的印象中,告別式或許是莊嚴肅穆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臺灣中南部有一種特別的送行樂團,用正面的心態面對死亡,以活潑的音樂為往生者送行,希望往生者能夠快樂的離去。
 

ImgDesc

【記者 林毓庭/嘉義市報導】

近幾年來,女性議題逐漸被重視,女性創業者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打破家庭對女性產生的框架。位於嘉義市的一間手作坊,店長林育慧利用剩餘的邊角料,再加上嘉義孩子們的圖畫,製作出獨具風格的產品,為創業開出一條新道路。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林毓庭/嘉義報導】

各式各樣的街頭藝人時常會出現在熱門觀光景點表演,但要如何讓吸引觀眾,並讓他們留下來觀賞,這些都是光鮮亮麗的表演背後隱藏的學問,除此之外,街頭藝人取照制度的改變吸引更多人申請,豐富街頭表演文化的同時,也有許多問題隱藏在其中。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嘉義市報導】

紙雕藝術家吳靜芳無師自通,摸索出「紙雕」的邏輯理論與製作精髓,透過親手製作的紙雕作品,傾訴家鄉童年故事與她記憶中最純粹美好的年華。嘉義的紙雕風氣也因為她的積極推廣愈發興盛,不過因為種種原因,近年來的風氣不如從前。

ImgDesc

【記者 蔡憶蓁/嘉義民雄報導】 

辦桌是台灣重要的筵席文化,舉凡婚喪喜慶、公司尾牙到神明生日都可以辦桌宴請親朋好友一同聚會。在嘉義縣民雄鄉有一位不平凡的總舖師,他從十三歲開始做了一甲子的廚師,到現在還是繼續用熟悉的手法料理美食給大家享用。

ImgDesc

【記者 陳威翰/嘉義民雄報導】

貓為嘉義縣民雄鄉的意象之一,可是「打貓」裡的「貓」在最初卻並不是貓。甚至「打貓」一詞的原意跟貓也差了十萬八千里。從平埔族、來台漢人、殖民政府再到現代社會,民雄之名經過數度變化,其意思也被轉化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地名與街景。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嘉義大林報導】

稿頭:布袋戲偶服製作技師曾許庭琇擁有48年的偶衣製作經驗,曾在黃俊卿布袋戲戲班學藝,後來自行研究創作,堅守傳統技藝。她在戲班學習偶服製作技巧,離開劇團後堅持自主思考和創新,每套服裝都展現獨特的設計風格,呈現出個人的獨特藝術品味。

ImgDesc

【記者 林毓庭/嘉義市報導】

嘉義室內合唱團從成立至今已超過20年,是許多喜愛唱歌的人聚集的地方,在各地舉辦過多場表演,也嘗試各種語言及曲風,帶給觀眾不同的感受,並在2020年成立兒童合唱團,期望可以播下音樂的種子,將喜愛音樂的心傳承下去...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蔡憶蓁/嘉義朴子報導】

位在嘉義縣朴子市開元路上的百年布行店,傳承了兩代人,也見證了布業的興衰。布行現今因為大量的成衣服飾業興起而逐漸沒落, 在這個不再對布行友善的環境下,老闆依舊選擇將布行留下,成為好友聚會聊天的場所,以會客室的型態延續布行的記憶。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嘉義溪口報導】

「咚-咚-咚-咚」聽著鑼鼓敲打的節奏,看到表演人員模仿獅子動作,這就是台灣傳統的表演藝術──獅陣,通常可以在廟會或是慶典上觀賞到,這獨特的文化表演除了包含豐富的傳統武術元素,也會帶給觀眾歡樂氛圍,讓人彷彿見到真實的獅子在舞動。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陳威翰/台臺南善化報導】

橫跨一百多年,善化牛墟已不再販賣牛隻,但隨牛隻交易而起的各式店家們仍在這裡活躍著。儘管營業時間特殊、商品不受年輕世代青睞、遷址的日期也逐漸迫近,我們還是能期待善化牛墟能持續地發光發熱,邁向下一個世紀。

ImgDesc

【記者 曾富謄/臺南報導】

「臺南市立博物館」在閉館整修兩年多後重新開館,以「市民協作、共筆臺南」為定位,期望在展覽中納入公眾協作的成果,除了館內的策展主題有所呼應外,此定位也與它的歷史淵源和館藏特色有關,這些關聯與背後的意義,都值得進一步探究與思考。

ImgDesc

【記者 蔡憶蓁/嘉義民雄報導】 

住在嘉義縣民雄鄉的李志上與王書璇於2013年創立彩繪修復公司,致力於保存台灣文化。「讓古蹟和我們一起活下去」是公司所堅持的信念,期許古蹟彩繪能與台灣一同存在,更重要的是希望有更多人能夠看見文化資產背後所蘊含的內涵與價值。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嘉義市報導】

位於嘉義市公明路上的「東門派出所」於1923年建造,在2010年正式登錄為嘉義的歷史建築之後,展開一連串的修復計畫,希望可以藉由修繕技術保存東門派出所原本的樣貌,並將它轉型成為文化基地,促進地方的創生。

ImgDesc

【記者 林毓庭/雲林西螺報導】

位於雲林的西螺東市場,過去為交通樞紐而成為繁華地區,然而,在時代的變化下,交通動線與商圈的移轉使得東市場逐漸沒落。如今,東市場揮別過去傳統市場的形象,成為文創商家的聚集地,吸引許多藝術工作者入駐,並讓東市場有了新生命。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有「木都」的美譽,只有由「檜木」製成的房子所組成的城市才能稱作木都。踏入木都,可謂是五官的享受,眼睛欣賞檜木紋路,鼻子嗅聞檜木香氣,嘴巴與舌頭品嘗檜木柴火燒開的阿里山山泉水茶葉,而最特別的是「耳朵」可以聆聽「檜木的聲音」。

ImgDesc

【記者 賴竹君/嘉義報導】

今年的「聖誕心願卡」公益活動,讓500位弱勢孩童寫下聖誕節心願,在各界民眾認領後,由主辦單位統一將禮物贈送給小朋友。心願卡內容涵蓋了家庭必需品、學習用具和小朋友喜歡的禮物,讓小朋友能體驗不一樣的聖誕節。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陳威翰/嘉義東石報導】

嘉義縣老年人口為全台之最,港墘社區所在的東石鄉也以24%的老年人口比例,成為沿海地區中老年人口最多的鄉鎮。因應銀髮族群照護問題,弘道基金會將閒置老屋改造成照護據點,不僅提供社區長者一個安心的照顧基地,也為社區注入新活力。
 

ImgDesc

【記者 曾富謄/綜合報導】

在電子媒介普及、實體郵件收發量減少的今天,郵票的使用率也隨之縮減,但和實體書信有緊密關聯的集郵文化則始終存在著,對今天的集郵者而言,郵票具有什麼樣的價值,或是郵票的設計本身承載的意義,暸解這些將能讓我們對郵票與集郵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ImgDesc
【記者 陳威翰/嘉義報導】 隨著氣候環境的劇烈變遷,以往不被注意的食品浪費問題也被提上檯面。為了提倡珍惜食物不浪費的生活習慣,近年來嘉義地區共成立了約20處的惜食冰箱,個人、商家、機構與政府單位共同協力,在減少資源浪費的同時,也為環境盡一份心。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嘉義縣大林鎮報導】

大林鎮旅社自1967年成立,擁有超過50年歷史,曾是「阿兵哥的身心靈放鬆場所」。范姓屋主於十年前購下並決心保留原貌進行整修,由大林鎮民代表江明赫協助提報文化部的「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經過精心整修,使這座老建築得以保留原貌。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林毓庭/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大溪路有一家隱藏在巷弄中的日式居酒屋,它是一間百年的老房子,居酒屋的老闆娘也曾在這裡度過她的童年生活,因此居酒屋老闆娘懷抱著對小時候的想念之情決定回到家鄉修復老房子,並給予老房子新的意義和價值。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蔡憶蓁/嘉義市報導】

位在嘉義市的麻糬喜餅店從昭和四年開業至今,走過將近一百個年頭。原為日本人堀井成夫所創立的和菓子店,直到日軍撤臺後才交由臺灣師傅陳成淮經營。在口味上,除了維持過去傳統的口味之外,更是添加了創新的元素,已然成為嘉義當地人心中不可被取代的老味道。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陳威翰/嘉義民雄報導】

西昌社區居民近年來致力於地方創生、改造與轉型等活動,除了帶入嶄新與不傷害自然環境的農務理念跟技術外,也將其轉換成觀光休閒與體驗的去處,為自己的生活增添風味之外,更為看似凋零的農村注入嶄新風貌。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林毓庭/嘉義民雄報導】

位於嘉義縣民雄鄉的西昌社區為傳統的農村社區,友善耕作更是社區的一大特色,而翁啟三種植哈密瓜及各式瓜果類,強調無農藥、無化肥,並將農業與水草栽培的概念相互應用,再搭配生物本身的特性和行為,,達到自然生態的平衡。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蔡憶蓁/嘉義民雄報導】

嘉義縣民雄鄉西昌村內有一群使用友善農法耕作的居民在守護著西昌村這片土地,以不添加人工化學肥料與噴灑農藥的作法耕種,從農作物的播種到收成都是親力親為,以天然的方式對待土地,並透過農作物傳達自己堅持的核心理念,同時他們也正在為社區創生盡一份力。

ImgDesc

【記者 賴冠伶/嘉義民雄報導】

嘉義民雄「閱平安—廟埕有好市」活動,由民雄地區的組織共同辦理,集結了民雄的獨立書店、音樂電影以及在地原創品牌,在保生大帝廟前,進行擺攤與展演。期望透過活動,不僅讓人們到獨立書店消費,同時也喚起民眾與青年的在地意識。

ImgDesc

【記者 林采萱/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立美術館於11月18日、19日兩日首次開放戶外夜間市集「2023 嘉義・尋光・夜間市集」,透過特色風格品牌,打開民眾對藝術創造性與生活美學感知的連結;並藉由酒吧店家的串聯,期盼活絡嘉義夜間活動,打造嘉義市夜經濟的新想像。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陳威翰/嘉義阿里山報導】

嘉義縣「跳動的山林」舞團由武蒨雯在2016年成立,以鄒族自身文化、舞蹈、歌謠與故事作為題材,用獨特、創新的的展演,走入各級競賽與展覽並奪得佳績,在以躍動的節奏推廣鄒族共同的記憶外,也為原住民族的文化保存與傳承做出貢獻。

ImgDesc

【記者 蔡憶蓁、何微中/嘉義大林報導】

龍岩國小位於嘉義縣大林鎮芎蕉山上一個連綿起伏的小丘陵上,在民國九十六年因為學生數量太少而廢校。龍岩社區發展協會不捨母校廢棄,致力於將龍岩國小發展成可以帶動偏鄉觀光的景點,但礙於政府規定與其他因素,校園的發展因而受到了許多限制。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林毓庭/嘉義台北報導】

嘉義市僅存一間旗袍製作店,保留著傳統工藝與過去的回憶,面對成衣工廠的出現,其他服飾產業的成本和價格大幅降低,導致旗袍店的客人越來越少,店面難以維持生計,旗袍產業便逐漸衰落。李清江師傅不斷做出改變和創新,期望能將旗袍工藝繼續流傳下去。

ImgDesc

【記者 王嘉琪、林毓庭/嘉義溪口報導】

嘉義縣溪口鄉的柴林腳教育基金會曾經是王氏家族的三合院,經過重新整修後,轉型成為在地的溫馨補給站。在重新整修的過程中,基金會保留了三合院的原貌,並使用傳統的建築工法,而除了重整三合院之外,也設置關懷據點提供給附近的社區長輩。

ImgDesc

【記者 許峻愷、陳威翰/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立美術館於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2月18日舉辦非日常路徑線上與實體特展,將生活中的景物與嘉義自古至今的各種景象做為發揮題材,讓民眾在發掘嘉義地區不同時代的特色外,也體驗日常生活中非日常的驚喜。

ImgDesc

【記者 何微中、蔡憶蓁/嘉義市報導】

有著嘉義市小故宮之稱的祥太文化館,展出眾多陶瓷藝術品,其中規模以嘉義最具獨特性的交趾陶為最大宗,望能發揚台灣百年來的交趾陶文化。創辦人王福源先生提供民眾免費參訪的服務,讓大眾能夠無距離地享受古文物之美,同時沉浸在歷史的薰陶裡。

ImgDesc

【記者 賴竹君/嘉義阿里山報導】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部落的達娜伊谷孕育著美麗的鯝魚,但在過去,這裡的河川生態曾因天災人禍面臨枯竭,經過居民們的努力,才成功將鯝魚復育。現在的達娜伊谷是全台首座以民間力量保育成功的自然生態公園,而山美部落也成為許多社區及部落學習的對象。

ImgDesc

【記者 王怡靜、孫珮云/嘉義雲林報導】

「手語」最初是一個聾人與社會建立聯繫的工具,時至今日被正視為一種國家語言,背後蘊含深遠的文化意義。手勢的組成、位置與移動,交織傳達無限意義,發展出聾人社群獨特的藝術、文學、歷史和價值觀。從靜默無聲中,帶你走進手語的世界。

ImgDesc

【記者 柯蓉蓉、簡誌諒/台南官田報導】

「哲學星期五-南藝」是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學生創立的在地組織,主要舉辦演講、活動和讀書會。創辦人蘇峻弘希望有一個跨科系、跨領域的社群,提供一個可以容納各種聲音的平台,讓參與者勇敢表達與討論觀點,透過活動辦理也和官田在地連結。

ImgDesc

【記者 張凱和、郭駿毅/嘉義鹿草報導】

位於嘉義縣鹿草鄉的聖家園區,除了是原先天主教在當地傳教的據點外,也是社區內相當重要的醫療和兒童教育中心,不過隨著時代推進,聖家醫院逐漸走向沒落,面臨關閉的命運。在荒廢多年之後,如今一群人再次展開修復工作,讓聖家堂以新的面貌出現在民眾眼前。

ImgDesc

【記者 王怡靜/嘉義報導】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與創意團隊「平凡製作」攜手舉辦第一屆「嘉義臺語季」,於今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舉辦約60場講座、地方走讀、職人工作坊、親子說故事等多元活動,帶領民眾走訪各鄉鎮在地地標,回溯土地與文化的根基,體會「說臺語」的魅力。

ImgDesc

【記者 郭駿毅/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舉辦的桃城文學獎已有十四年的歷史,吸引許多熱愛寫作的民眾前來大展身手,是嘉義市人文領域的一大盛事。2023年,嘉義市將其擴大舉辦,以「桃城文學什光紀」為名,規劃一系列相關活動,讓嘉義民眾透過文本和各種形式,對嘉義地區有更進一步的連結。

ImgDesc

【記者 孫珮云/嘉義市報導】

從中國湖南遠嫁到台灣嘉義的申婷頡,運用自身繪畫、設計的專業融入嘉義在地特色,創造桃桃家族故事,製作動畫、文創商品推廣給更多的人認識嘉義的歷史背景。同時在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提供資源給予當地的偏鄉學校,以及幫助新住民融入嘉義。

ImgDesc

【記者 簡誌諒、柯蓉蓉/綜合報導】

臺灣現存詔安腔客家人僅剩七千多人,以雲林的崙背、二崙、西螺為主要聚落。其中崙背的羅厝社區,在地青年廖婉婷與先生王信傑打造名為詔安好伴屋與詔安書坊的複合式空間,以食農教育開啟復興詔安客語的課程,連結社區與政府,期望為在地延續詔安客家文化。

ImgDesc

【記者 張凱和/台南市報導】

炮聲隆隆、鼓聲若響,農曆九月十五是三王爺公吳府千歲的聖誕。每年聖誕前夕,位於臺南市北區鄭子寮的陵興宮會將王爺的金身安上轎,回到土城的鹿耳門聖母廟過爐。三王爺公這趟回鄉不僅是為了接收來自天庭的指示,更是鄭子寮感念祖廟恩情而形成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