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鵪鶉溪口現 連結情感與產業
【記者 楊承叡/嘉義溪口報導】
嘉義縣府投入經費整建溪口鄉的公園,計畫打造一座擁有溪口在地特色的鵪鶉主題公園。溪口鄉發展鵪鶉產業已久已久,至今仍是台灣鵪鶉產業的一大聚落,早期更有整條街上家家戶戶一同剝蛋的盛況,期望透過公園的整建將這些屬於溪口與鵪鶉的故事永遠流傳下去。
打造鵪鶉公園 彰顯溪口特色
為推行特色公園建置計畫,嘉義縣府投入資源打造專屬各鄉鎮獨特風貌的公園。位於嘉義縣溪口鄉中山路上的公園因使用率低而雜草叢生,在今年二月縣府投入768萬工程經費進行整治,計畫將此地改建為鵪鶉主題公園,在其中建置以巨型鵪鶉溜滑梯為中心的兒童遊樂區,預計工期為六個月,力拚在暑假結束前完工。
鵪鶉產業在溪口發展已久,早期產業還未自動化時人力需求十分龐大,因此許多家戶會利用家庭代工的方式協助養殖場加工鵪鶉產品,可說是一門深入在地的產業,縣府以鵪鶉作為改建公園的主調也足見產業與溪口鄉密不可分的關係。
鵪鶉主題公園除了建造大型鵪鶉溜滑梯外,更會鋪設步道與增設排水與照明設施,提供鄉親優良的休憩場域。【記者 楊承叡/攝影】
日本品種引進 占市場比例高
根據中華民國鵪鶉協會提供的資訊,鵪鶉產業在溪口鄉的發展歷史能追溯到1950年代。當時台南的郭德勝先生與日本人交流頻繁,發現鵪鶉產業在日本已形成一定規模,極具市場潛力,在了解鵪鶉養殖業的各項優缺點後,郭先生決定與江城、江海先生合作,引入日本鵪鶉品種進入台灣,而其中江海先生引入的鵪鶉傳至嘉義縣溪口鄉。當時溪口鄉主要種植稻米,加工稻米時產生的米麩十分適合作為養殖鵪鶉的飼料成分,飼養鵪鶉就此成為當時許多農戶的副業。
溪口鄉的鵪鶉產業發展至今七十餘年,根據民國112年農業部畜牧類農情統計調查結果年報指出,在台灣總計五十八家鵪鶉養殖場中,有十二家就坐落在溪口鄉,其中蛋用鵪鶉在養量約三十萬隻,生鮮鵪鶉蛋年產值達九千萬,占台灣市場的21%;肉用鵪鶉在養量約五萬隻,年屠宰量落在110萬隻上下,主攻高級法式料理市場,年產值約三千兩百萬,更是佔了台灣市場總量的42%。溪口鄉所農業課課長張景涵分享,在台灣米其林餐廳中見到的烤鵪鶉,有近半數都是來自於溪口鄉。
鵪鶉排出的糞便是品質優良的肥料,與溪口當地農業相輔相成。【圖片來源 中華民國鵪鶉協會秘書長 商毓銘/提供】
家族產業多 資訊來源快
中華民國鵪鶉協會秘書長商毓銘指出,早期溪口鄉的鵪鶉養殖產業是由個體戶小規模經營,隨著家庭成員的擴充逐漸擴大事業規模,並在家族內部完成養殖、加工、銷售等不同面向的專業分工。鵪鶉業者謝先生也坦言,鵪鶉產業的資訊並不會輕易向家族外部的人士透漏。在這樣相對封閉的產業環境中,由於從生產至加工銷售大多為自家人,形成類似聯合經營的模式,在實現各項成本降低的同時,也對市場需求具有高度敏銳性,因其透過資訊共享使產業上游能即時調節產能,降低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為溪口鄉鵪鶉產業的長久發展打下基礎。
傳統剝蛋盛況 憶留長輩心中
在產業尚未自動化時,許多程序必須依賴大量人力才能進行,其中鵪鶉蛋的加工為大宗,因此早年在溪口鄉,有整條街道上家家戶戶一同剝蛋的盛況。鵪鶉業者謝先生分享,當時街坊鄰居多互相熟識,以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為基礎,盤商會集中收購生鮮鵪鶉蛋,並以家庭代工的模式分給街坊一同協助剝殼。謝先生描述當時的風景,每人都會拿著一大一小兩個臉盆,剝得漂亮的蛋放入大桶子,剝壞的就放進小桶子自己留著食用。謝先生提到,在物資較為缺乏的當時,家庭代「剝」帶來的不只有額外的收入,更有一道道的家常美食,其中一道以醬油為基底將豬肉與剝壞的鵪鶉蛋一同滷製的料理,其美好滋味至今仍令他讚嘆不絕。
溪口鄉和平街在當時有「剝蛋一條街」的稱號。【記者 楊承叡/攝影】
隨著產業自動化,各項現代設備取代了人力,這樣的風景也逐漸消失在溪口的街頭,然而鵪鶉產業與溪口鄉共創的情感與回憶將會留在老一輩人的心中,並透過新建的鵪鶉主題公園,將這些故事永遠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