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張文環 日治時期臺灣重要文學家

發布日期 : 2024-05-20

【記者 張傑/嘉義梅山報導】

在嘉義縣梅山鄉,一個故事的開始,或許是起源於一個竹紙廠廠長的孩子誕生,又或許是源自於一個沒落藥房的振興慾望。前者,是臺灣日治時期知名作家「張文環」一生故事的起源,而後者,便是他知名的作品《閹雞》的開端。

從日本到臺灣 張文環的文學歷程

在日治時期,嘉義縣梅山鄉太平村的居民,依賴「竹」維生,竹筍、竹紙、竹材、竹罐頭等竹製品銷往全臺,甚至與南投縣竹山鄉齊名,擁有豐富且繁茂的竹林。1909年,張文環出生,當時家中頗有田產、父親又是當地竹紙廠廠長。幼年時,張文環於山中私塾接受傳統四書教育,十歲才進入梅仔坑公學校就讀。1927年赴日進入日本岡山中學、東洋大學就讀。

在日本留學期間,張文環參與左翼組織「東京臺灣人文化同好會」,因反對帝國主義示威,遭日警逮捕,不久獲釋,又抱持著「臺灣的文藝運動必須由我等青年之手開始做起」的信念,成立「臺灣藝術研究會」、創辦《フォルモサ》(福爾摩沙)純文學雜誌,後加入「臺灣文藝聯盟」東京支部,積極參與文藝組織,活躍於留日臺人與文壇之中。作為被殖民者的學子,於日本的所見所聞,也激發張文環強烈的民族意識以及對臺灣鄉土文化、民俗的重視。

1938年,隨著第二次中日戰爭的打響、時局的緊張,日本當地開始限制言論與書寫,於是張文環偕妻返臺。在臺灣皇民化運動的背景下,張文環加入了以日籍學者西川滿為核心的「臺灣文藝家協會」,後隨著其雜誌《文藝臺灣》越發「日化」,為了讓臺籍作家能有獨立的發表媒介,張文環與友人成立「啟文社」,並發行《臺灣文學》雜誌,漸漸演變成「臺灣文學」與「皇民文學」之爭,最終以《臺灣文學》雜誌遭查禁作結。

除了文學,張文環也因林獻堂推薦,舉家遷往臺中霧峰,參與地方政治。後因二二八事件,幾乎封筆三十年,轉而投入銀行業與旅遊業。1970年,張文環在朋友的鼓勵下,展開「臺灣人三部曲」的書寫,企圖為日治末期到二二八事件中的臺灣人留下紀錄。1975年發表日文新作《滾地郎》,1978年三部曲之第二部〈地平線的燈〉完成初稿,然而,張文環在同年也因心臟病過世。

由左至右為:濱田隼雄、龍瑛宗、西川滿、張文環,四人皆為當時臺灣文壇的知名人物。 【記者 張傑/擷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木雕閹雞 隱含多重意義

張文環的作品以小說、隨筆為主。作品帶著對傳統文化的深刻觀察、現代知識分子的覺醒,內容多取材於童年生長的山村與部落,用寫實、樸質的文字,營造鄉土田園的生活、自然生態、婚喪喜慶的風俗等。刻畫人物時,著重於心理狀態與氛圍的描寫。或許因為曾經入獄、避免政府查禁等關係,作品並不會直接而明顯的進行批判,多以人物內在心理與外在景物的堆疊,委婉而隱晦的暗示、隱喻。

張文環的知名作品《閹雞》,將主題定調在「愛情」,架構出一個山中的傳統空間,讓女性在其中作為主角,覺醒自主意識,挑戰傳統觀念,最終不堪譴責而自殺。張文環挑戰了在皇民化運動中,為戰爭服務的陽剛色彩文學,將女性從父權社會下解放,調整作品中傳統與現代、殖民與鄉土、男性與女性、主動與被動的應用,描寫「強勢而保守的大環境」與「清醒卻無能為力的個人」,《閹雞》中的人、事、物也都有多元而複雜的解讀空間。

《閹雞》被張文環好友林搏秋改編為舞臺劇。 【記者 張傑/擷取自臺「台南人劇團」官網】

遊走太平 一探張文環故居

張文環的故居,位於嘉義縣梅山鄉太平村17號。雖然長期被當地知名景點「太平雲梯」的光芒蓋過,但仍不失為是當地的知名地標。張文環的作品也被作為社區營造的主題,入口處以拼貼藝術呈現了張文環的代表作《夜猿》、《閹雞》、《山茶花》,出口處則有《山茶花》之摘要,走入太平老街,便可於中途看到張文環故居。

梅山地方文化館「闖入張文環-梅山下的寫實作家」的計畫執行長張日郡表示,多數人想到梅山,只會想到太平雲梯,缺卻忽略了這位日治時期著名且重要的文學家,張文環是當地具有象徵性的人物。其作品關注於女性與庶民的生活,要看一百年前的到底梅山長怎樣,就要看張文環的作品。

太平老街出口處的山茶花摘要,斑駁的歷史痕跡足見張文環作品已成為社區營造主題許久。 【記者 張傑/拍攝】

張文環故居二樓作為茶室,並展示張文環的書房、作品、文創品等物。 【記者 張傑/擷取自卡琳。摸魚兒趣部落格】

張文環故居一樓為茶行與雜貨店,由張文環晚輩經營與管理。【記者 張傑/拍攝】

雖然張文環故居是以推廣、讓更多人看見張文環的文化意義為主題,但身為張文環晚輩的張老闆也說:「二樓平時不開放,需要預約才能上去。」以免費預約制維持故居的品質,捨棄了路過遊客的經濟與觀光價值,足見老闆是多麼珍視此空間。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