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不一樣的童年 蒙特梭利新方向

發布日期 : 2024-05-27

【記者 郭駿毅/綜合報導】

據教育部統計,108年大學休退學人數占全體學生的15.3%,其中志趣不合是原因之一,台灣傳統教育難以顧及學生差異性,各種新式教育也紛紛展開,其中「蒙特梭利教育法」雖然已行之有年,在台灣的發展卻仍十分緩慢,也是許多人士希望更積極推廣的目標。

台灣教育反思 蒙特梭利教育法

談及台灣的教育現況,經常能聽到「填鴨式」、「死讀書」等負面標籤,根據教育部108年統計,大學生休退學人數多達18萬,創歷年新高,其中「志趣不符」一直是主因之一。社會普遍認為目前台灣的教育制度欠缺靈活性,容易忽略學生個體間的差異。隨著近年新式教育的崛起,各方開始重新試圖打造更符合孩童需求的教育環境。在這樣的風氣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成立的「蒙特梭利教育法」重新受到討論,如111年嘉義縣開始推動蒙特梭利師資培育,台灣教育正掀起一股新浪潮。

蒙特梭利教育法起源於二十世紀初期,由蒙特梭利博士(Maria Montessori)參考西方科學、理性的精神,並結合自身的醫學背景所發展出,並於1907年在羅馬建立了第一所蒙特梭利學校「兒童之家」(Casa dei Bambini),以推廣並實施這種教育,該教育法的理念強調讓孩子從環境中自發學習、成長的重要性,透過多元教具和老師的從旁協助,在探索新知的同時也培養主動思考的能力。

作為單調、無趣的傳統教育的解方,包含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內的各種新式教育正在台灣興起。【圖片來源 方琇媚/提供】

西方教育法 自發學習與多元探索
蒙特梭利教育法與近年盛行的其他實驗教育,目的都是為了將學習的權利還給孩子。新北市國際兒童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國際蒙特梭利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的方琇媚則指出,相較於實驗教育仍處於發展初期,嘗試的性質較濃厚,蒙特梭利教育法因為已擁有悠久歷史,其教學方式與參考對象都更完整。方琇媚同時也認為,有別於傳統的單向授課,蒙特梭利的課堂具有更多可能性,且強調學生「主動」的重要性,透過自發性的學習,能更有學習動力,其學習表現也較好。

曾就讀過蒙特梭利幼稚園的校友吳同學表示,與注音拼音、加減算術的普通幼稚園不同,蒙特梭利幼稚園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能接觸大自然、當地社區等課外活動,並且也會接觸簡單的英文會話,另一個讓吳同學印象深刻的是混班學習和沒有分明的上下課時間,這也是蒙特梭利的另一個特點,藉由不同年齡孩子之間的學習、模仿,以及自主規劃時間,進而讓學生更適應團體生活,培養良好的社會行為。

蒙特梭利教育一改過去傳統教育的單向授課,增加並改善學習環境中不同角色的互動頻率和過程。【記者 郭駿毅/製圖】

蒙特梭利教育 高學費與師資挑戰

儘管蒙特梭利似乎是教育困境的解方,但這一類型的教育機構的學費普遍偏高,使許多家長仍存有疑慮。對此,方琇媚解釋道,其實蒙特梭利的費用與一般辦學差不多,主要是因為目前的公立學校仍以傳統教育為主,多數蒙特梭利學校都是私立性質,為了能順利營運才調高學費以支付各項開銷,若是能爭取更多公部門的補助,其實蒙特梭利教育的開支並不如大家所想的高昂。方琇媚指出,這兩年嘉義地區已有超過6所學校轉型成功,並持續有更多公立學校加入,這也是許多推廣蒙特梭利教育法組織的願景之一,希望能透過公立化的方式普及蒙特梭利教育法。

除了私立學校學費較高外,蒙特梭利在台的發展也面臨其他挑戰,方琇媚說:「雖然我們的硬體設施已經非常足夠,但是師資的培育以及教學的理念還沒有完全跟上。因為蒙特梭利教育沒有評分只有評估的機制,在制度方面需要更多訓練,對於教師和行政團隊的配合也有更高的要求。」

推廣與願景 蒙特梭利教育在嘉義

方琇媚認為,嘉義是一個非常純樸、美好的地方,適合讓孩子在其中盡情探索、學習,打造難忘的童年。而因為蒙特梭利的課程設計通常融合了各地不同的文化,將不同知識帶進課堂,方琇媚希望藉此為孩子帶來更多國際視野,並且透過更多師資培養和公立化的推行,讓台灣更多孩童能夠在自由的環境中成長,以落實蒙特梭利教育法尊重孩子的核心價值。

方琇媚期望蒙特梭利多元、豐富的課程內容能為嘉義原先純樸、務實的教育環境開拓不同角度的視野。【圖片來源 方琇媚/提供】

教育,是社會持續向前的動力,也是國家未來人才的搖籃,如何讓孩子適性發展,找到並堅持適合自己的方向是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不論是蒙特梭利教育,或是其他各式各樣的實驗教育,都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豐富、美好的童年。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