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沙漠颳大風 大雅之風藝術展
【記者 徐建樺/雲林縣報導】
雲林縣政府於民國111年10月13日至民國112年3月31日,舉辦「大雅之風─雲林文化藝術獎貢獻獎得主作品暨典藏藝術展」,選用「雲林縣文化藝術獎」貢獻獎得主作品展覽,希望透過展覽讓更多民眾認識雲林的文化藝術。
典藏作品首曝光 一睹雲林風采
雲林縣政府於民國111年10月13日至民國112年3月31日,舉辦「大雅之風─雲林文化藝術獎貢獻獎得主作品暨典藏藝術展」,本次的展覽選用在縣內已辦理18屆的「雲林文化藝術獎」之中最高成就-貢獻獎得主的作品以及典藏作品進行策展,期望讓民眾認識雲林的藝術。
作品的徵件由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負責, 選用許多在雲林縣內從事藝術工作之藝術家的作品,以不同檔期規劃來分段呈現。雲林縣政府辦理藝術展覽多年下來,已經累積不少藝術創作者未曾展出的典藏藝術品,而在本次的展覽中民眾也有機會欣賞藝術家們被館藏許久的作品。
作者張敬取台灣牛車的意象,刻劃台灣人刻苦耐勞、勤儉互助的景象,用景觀雕刻呈現經典。【記者 徐建樺/攝影】
策展人廖敦如表示,之所以將展覽名稱以《詩經》中的《大雅》命名,是因為詩經身為最早的詩歌形式,具有很深的藝術魅力,同樣希望展覽能有這樣的藝術價值,而大雅之風不僅是對藝術家才能的肯定,更希望讓觀眾看到藝術家的「風格」、「風範」,以及創作的巔峰。
經典再現 匠心綻放
展覽共由四大展區構成,分別為:「經典-藝術家的容顏」、「再現-藝術家的日常」、「匠心-藝術家的視野」、「綻放-藝術互動」。「經典」展區是由廖敦如帶領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的學生,共同製作藝術家速寫及簡介;「再現」則是藉由訪談和手稿整理,還原雲林縣內最資深藝術家陳誠的畫室角落,訴說藝術家創作背後的故事;「匠心」以藝術家的視野出發,呈現藝術家在不同類型(書法、水墨、水彩等)創作中的獨到表現;「綻放」則是以2D動畫加上數位互動的方式呈現,用數位多媒體及藝術創新的手法規劃策展內容。
陳誠為土生土長雲林人,是許多當代藝壇藝術家的老師,藉由展區還原畫室角落,帶出創作的故事。【記者 徐建樺/攝影】
策展創新設計 打破文化沙漠印象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展覽藝術科科員唐宇揚表示,雲林縣政府每年都會辦理「雲林文化藝術獎」,希望藉由頒獎跟徵件的方式,刺激雲林縣內藝術創作風氣,過去雲林的藝術展覽都是以傳統元素及手工藝為主,展出的方式也是純粹的「掛畫」居多,不像這次的策展是經過創新設計的。過去外界對雲林的藝術創作狀況有「文化沙漠」的稱呼,唐宇揚也說:「其實雲林縣內一直都有許多活躍的藝術工作者,藝術創作的能量是足夠且充沛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空間展出。」他也進一步表示,近年來縣政府也持續舉辦活動來推廣縣內藝術。
親臨大雅之風 體驗另一種可能性
2D動畫互動結合媽祖信仰和視覺設計,希望透過不同的藝術手法來呈現生活中的藝術元素。【記者 徐建樺/攝影】
雲林縣政府近年持續推廣縣內文化藝術創作,不同於以往傳統元素的畫展,大雅之風策展的出現讓雲林縣內有另一種藝術的可能性,廖敦如表示,透過這個展覽不僅是作品的欣賞,更多的是傳達已有藝術成就的這些藝術家如何堅持創作,達到顛峰的狀態,提攜、鼓勵後輩的藝術創作者。唐宇揚表示,除了每年辦理的文化藝術獎外,現在雲林縣政府也在推動美術班、藝文團體展覽、外籍(在雲林創作)畫家個展,希望未來有機會還能用多媒體的創新方法呈現藝術,推廣不一樣的雲林藝術。展覽如今剩下近一周的觀賞時間,有興趣的民眾記得抓緊時間一同前往雲林感受當地的藝術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