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ImgDesc

【記者 劉佳美、莊旻璇/嘉義報導】

你有聽過自立生活嗎?2011年,台灣正式將自立生活支持服務納入法律,強調讓障礙者自主決定生活,藉由個人助理的協助,障礙者可以不待在家、不住進機構,而是走入社區,10多年過去了,現在的自立生活是什麼樣貌呢?

ImgDesc

【記者 岩祐安、杜凱茹/綜合報導】

今年2月起爆發的「台海浮屍案」,揭示長久以來的偷渡悲歌,為了生存,移工儘管面臨著生命危險,也不得不選擇走上這條不確定的道路,而到目前為止,這起案件已有10名越南移工喪命。為了避免悲劇重演,台灣應正視移工政策的種種問題,並做出積極的應對措施。

ImgDesc

【記者 劉佳美/綜合報導】

「週休三日」提案於5月中旬通過連署門檻,讓台灣一直以來備受爭議的工時議題再度浮出水面,藉此反映出台灣高工時、過勞、缺工等等問題,而在討論週休三日施行與否之前,台灣在整體勞動環境的改善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ImgDesc

【記者 岩祐安/綜合報導】

立法院於5月16日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修正案,將「共同收養」納入條文中,使同志家庭得以收養與配偶之養子女,或共同收養無血緣關係之小孩。針對本次修法,在媒合機構的配合上仍需關注,同時也可藉本次修法,回顧同性議題近年歷程。

ImgDesc

【記者 莊旻璇/台南龍崎報導】

擁有珍貴泥岩地形的台南市龍崎區,20年前被政府劃為掩埋場的預定地,不過在居民長期抗爭下,經濟部於去年底廢止掩埋場的興辦事業計畫書,並在今年4月《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法後讓環評徹底失效,而在告別掩埋場後,龍崎未來的發展也有待關注。

ImgDesc

【記者 杜凱茹/綜合報導】

近年來,身心障礙者、兒少、老人、家暴、性侵害防治及社會救助等相關法規都有大幅度的修法。為了將我國社會福利制度更完善的統整,並滿足民眾的社會福利服務需求,今年5月《社會福利基本法》三讀通過,期盼能實現一個公平分配、照顧弱勢、居住正義的社會。

ImgDesc

【記者 杜凱茹/綜合報導】

為因應與時俱進的數位性暴力犯罪樣態,今年年初數位性暴力相關四法修正草案三讀通過。本次修法從被害人的需求出發,透過加重罪責、提供被害人相關協助等方式,希望能杜絕性影像散布,並建立能夠承接被害人的社會安全網。

ImgDesc

【記者 劉佳美、莊旻璇/台南報導】

夏天到了,沙灘上的垃圾也變多了,由台南社區大學發起的海灘廢棄物監測社,每個月定期到台南四鯤鯓沙灘進行海廢調查,除了海上牡蠣浮棚養殖製造出的廢棄物之外,他們也發現這幾年寶特瓶、鋁箔包等一次性飲料容器越來越多,伴隨著西南氣流散落在沙灘各處。

ImgDesc

【記者 岩祐安/嘉義民雄報導】

根據 We are social的調查結果,2023年台灣社群平台總用戶數已達總人口數的84.5%。人們在過度依賴網路的情況下,若抽離社群媒體,便會感到焦慮,形成「錯失恐懼症」。此症狀對身心理層面的影響以及如何改善,是現代人需面對的一大課題。

ImgDesc

【記者 王仲愷/綜合報導】

臺灣長期由於大學教授薪資待遇較低,與鄰近國家薪資待遇相比更是相差到兩至三倍,再加上少子化及產業結構的關係,使得高教人才環境出現斷層問題,長期下來也造成臺灣學術研究受限,以及教學環境的不良影響,如何改善人才流失現象也是政府所要面對的問題。

ImgDesc

【記者 張允軒/綜合報導】

台南一對母女於4月8日過馬路時,遭到自小客車撞擊,母親重傷住院,3歲小女孩則是傷重不治,顯現出台灣駕駛行為需進行嚴格的教育。以駕訓班考取小型車普通駕駛執照為例,教導項目固定且容易考取,使駕駛人無法全盤了解道路觀念,也無法應對突發狀況。

ImgDesc

【記者 黃柏彰/嘉義市報導】

在歷經環境的巨變,人們的生活、工作已然有大幅度的轉變,也帶動自由工作者、斜槓浪潮的興起。近期由嘉義市政府主辦的的自由家精神企劃活動讓自由「人」更往上一個層級變為自由「家」,讓每位自由人都能成為領域中獨當一面的「專家」。

ImgDesc

【記者 劉佳美/台南報導】

南山公墓除了文史價值的保存危機,以及都市規劃帶來的程序爭議外,長久以來被詬病的公衛問題也是一大討論重點,同時南山公墓更具有豐富的生態多樣性,是台灣特有種南海溪蟹的棲息地。如何在都更與生態保育中獲得平衡,仍有待政府與民間持續討論。

ImgDesc

【記者 莊旻璇/台南報導】

南山公墓是台灣歷史發展最悠久且範圍最大的墓地,具有極高的文史價值,但2018年卻遭市府公告遷葬,儘管目前南山公墓已進入文化資產審查階段,未來去向仍有待釐清,民間團體與文史工作者也希望藉由踏查活動,讓民眾開始思索人與墓地的關係。

ImgDesc

【記者 陳怡秀/嘉義縣報導】

山麻雀的主要棲息地位於山區聚落、農耕地,目前估計全台僅剩 1756隻,數量相當稀少,而嘉義縣大埔鄉與梅山鄉是山麻雀的穩定出沒的地點之一,對此,政府機關與民間團體及在地社區合作,積極落實推廣山麻雀保育的行動。

ImgDesc

【記者 劉佳美、莊旻璇/嘉義市報導】

你有撈過金魚嗎?夜市撈金魚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但近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預告《動物保護法》修法草案後,便傳出夜市撈金魚將被禁止,不過農委會已回應目前修法只針對哺乳類動物。此外,草案中也包含加重虐殺動物刑責、授權動保員進入私領域執法等面向。

ImgDesc

【記者 岩祐安、杜凱茹/綜合報導】

近年來,除了人蛇集團偷渡或販運移工,國人因為求職陷阱,遠赴他國而遭受勞力剝削的事件也頻繁發生。對此,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人口販運防制法》修正草案,期盼修法能擴大打擊殘害人權甚鉅的犯罪集團犯罪,各界也對台灣跨國人口販運防制提出見解。

ImgDesc

【記者 張允軒/綜合報導】

立法院於4月14日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修法重點包含提高未停讓行人罰責、通盤檢討違規記點制度、提高無照駕駛罰則、加重危險駕駛罰則。雖然修法可能有效抑制交通事故的頻率,不過重要的是落實教育,讓駕駛人了解交通事故的嚴重性。

ImgDesc

【記者 黃柏彰/綜合報導】

在台灣,貧窮者資格認定過於嚴格,民團推估逾220萬貧窮人口被社會救助體系拒於門外,為此,「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於4月12日邀請學者及專家舉辦記者會,盼能修正不合時宜法規,包括補助申請必須綁定戶籍地、濫設虛擬所得、家庭成員列計等。

ImgDesc

【記者 劉佳美、莊旻璇/嘉義民雄報導】

你有聽過黑水虻嗎?小小的身軀可以吸收大量的廚餘,蟲體還能做成肥料及飼料,黑水虻可說是循環農業的最佳代表,這幾年許多社區和清潔隊透過養殖黑水虻,來進行廚餘去化,不過目前相關法規並不完善,若是要將黑水虻產業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ImgDesc

【記者 岩祐安、杜凱茹/綜合報導】

自2月底爆發的「台海浮屍案」,在短短一個多月內,於沿海共發現25具浮屍。而其中的10名死者為越南籍,經警方核對確認為非法偷渡移工。在各界震驚之餘,移工非法入境背後的原因,以及他們在台面臨的困境,也凸顯出台灣在移工制度與認同上,仍須關注討論。

ImgDesc

【記者 岩祐安、杜凱茹/嘉義民雄報導】

近年來台灣多次面臨缺蛋危機,受禽流感與氣候異常影響,今年雞蛋產量再度告急。為充分供應民眾對雞蛋的消費需求,行政院農委會自3月起專案進口雞蛋,但這只能暫時補上國內產量缺口。對此,農委會指出改良蛋雞產業結構為當務之急,並進一步提出「七大決議」。

ImgDesc

【記者 劉佳美、莊旻璇/綜合報導】

貨運物流司機一直以來遇到過勞、低薪等問題,儘管交通運輸業已經被勞動部列為專案檢查,卻無法有效遏止業者違法,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在3月28日向行政院陳情,提出五大訴求,希望能夠改善貨運物流業面臨的問題。

ImgDesc

【記者 黃心亮、曾語如/嘉義東石報導】

台糖公司將嘉義縣東石鄉台糖港墘農場77公頃的林地出租給光電業者,擬設置光電板,但種電也代表著需移除林地中上萬棵樹木,當地民眾不滿台糖未事先溝通就出租土地,更憂心砍樹種電將影響當地生態,引發極大反彈,更組成自救會,堅決反對台糖砍樹種電。

 
ImgDesc

【記者 廖紀涵、鄭蔚蓉/綜合報導】

位於南投縣草屯鎮的茄荖山莊,成立於民國105年,是台灣第一個以非藥物治療為主的治療性社區。前身雖為台中監獄草屯分監,但在各方努力後,現在的山莊坐擁一片陽光大草皮,居民房間外也是充滿暖光的走廊,陪伴戒癮者度過山莊時光。

 
ImgDesc

【記者 黃百禾、黃郁惠/綜合報導】

由於制度上的問題,再加上無法得到仲介的幫助,因此當移工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可能就會選擇逃離,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的統計,截至2023年2月底,在台失聯移工已破八萬人,台灣未來需改善對移工的制度及態度,讓他們在安心的情況下,願意長期留在工作崗位。

 
ImgDesc

【記者 曾語如/嘉義民雄報導】

台灣健保制度的便利性一直是大眾所認可的,但便捷的健保往往卻帶來了醫療資源被濫用的問題,而今年健保部分負擔的新制即將上路,預計將會影響到800萬人左右。調整內容主要先推行兩部分,包括「門診藥品」、「急診」,預計最快今年七月上路。

ImgDesc

【記者 黃心亮/嘉義民雄報導】

ChatGPT在全球颳起旋風,不少人將自己日常生活的問題交給機器人解決,但隨之而來的科技倫理爭議,是急需探討的議題。在新科技產物興起的當代,該如何面對、正確運用人工智慧,並在禁用與活用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今人們必須正視的問題。

ImgDesc

【記者 黃柏彰/綜合報導】

職能治療師之相關法律已經超過20年沒有修改,當初立法仍以醫生為醫療金字塔頂端,沒有就醫取得醫囑就找治療師進行預防疾病相關治療,通通違法。在職能治療專業蓬勃發展與民眾健康意識抬頭的現在,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ImgDesc

【記者 張允軒/嘉義報導】

近期嘉義縣市發生多起火災,民眾對於火災的關注也逐漸提升。不過根據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統計指出,台灣整體逾900萬戶住宅中,僅約340萬戶投保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投保率僅有37.8%,顯現出台灣民眾對於住宅火險的概念不足。

ImgDesc

【記者 許鏸文/嘉義民雄報導】

「全民共享普發現金」政策已經開跑,民眾可透過登記入帳,或至ATM、郵局領取現金。此政策源於疫情後景氣下滑,再加上政府超徵稅收,因此台灣民眾均可領到六千元,相較之前發放振興券的方式更為便利,但也有部分民眾對於提振經濟的效果有所疑慮。

ImgDesc

【記者 廖紀涵/綜合報導】

近日,台中市立豐原高中傳出高中生疑似受到師長言語霸凌並搜身,進而使社會大眾注意到霸凌不僅發生在同儕間,就連師生關係都有可能產生上對下的霸凌情形,學生該如何尋求幫助,師長霸凌現象又該如何預防或遏止,都是台灣教育界急需探討的問題。

ImgDesc

【記者 鄭蔚蓉/嘉義民雄報導】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許多民眾趁著假期出國旅遊,希望能好好地放鬆,進而帶動旅遊業商機大漲。無論是國內遊玩還是出國旅行,不少旅客都會在出發前替自己買一份保障,旅行保險百百種,如何選擇一份最適合自己的保險,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ImgDesc

【記者 黃百禾/嘉義民雄報導】

為讓兒少免除遭受任何形式的身心暴力行為,法務部在112年3月14日公告《民法》第1085條修正草案,將原本「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的「懲戒」字眼刪除,但父母還是有管教小孩的權利,只是不能以身心暴力的方式對待子女。

ImgDesc

【記者 黃郁惠/嘉義縣報導】

台灣高齡人口越來越多,也有許多縣市提前面臨到超高齡化社會的情況,而嘉義縣在位居老年人口比率第一的情況下,持續推行行動式老人福利服務車,希望能透過這輛服務車讓偏遠地區的長輩們能獲得完善的照顧,並且凝聚社區,以利之後設立社區關懷據點。

ImgDesc

【記者 黃郁惠、黃百禾/嘉義報導】

因為豬隻飼料成本的增加,豬農認為養豬不符成本因此減產,導致毛豬量變少而價格上漲,而市場內豬肉的價格也跟著漲,不過只要政府不過度干預市場運作,不要刻意讓市場休市以及凍漲,而是讓供給跟需求方調節市場價格,豬肉的價格自然會回歸平穩。

ImgDesc

【記者 曾語如/嘉義民雄報導】

氣候變遷問題一直是現今社會關注的議題,歐盟及全球超過130個國家,已宣示或評估淨零排放,台灣也因應這樣的趨勢在今年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明定台灣在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此外,還擬將分階段針對排放溫室氣體的排放源徵收碳費。

ImgDesc

【記者 廖紀涵/嘉義民雄報導】

在台灣的服務業中,尤其對餐飲業而言,服務禮儀是不可或缺的,更被視為理所當然。服務生面對龐大繁雜的工作量、經常性需要應對客人的抱怨,卻領著相對較低的薪資,使得台灣服務業人員流動率高,甚至出現缺工的情形。

ImgDesc

【記者 黃心亮/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政府與國立嘉義大學自110年起合作成立全台首支「合法綠鬣蜥移除大隊」,透過辦理工作坊、通過考核才能捕捉綠鬣蜥。2年來,嘉義縣綠鬣蜥移除數量大幅提升,盼透過人道方式,有效杜絕外來入侵種綠鬣蜥對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破壞。

ImgDesc

【記者 鄭蔚蓉/嘉義民雄報導】

在現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多人選擇飼養寵物代替孩子來陪伴自己,對飼主來說,毛小孩已經是他們家中的一份子。然而,毛小孩就和我們一樣,有時會生病、出意外,醫療便成為養寵物時常會需要花大筆開銷的項目,也因此造就了寵物保險商機的出現。

ImgDesc

【記者 廖紀涵、鄭蔚蓉/嘉義民雄報導】

許多家長認為比起公立國中,私立中學擁有較好的學習環境,導致越來越多人都想把孩子送進私中。然而,要就讀私立中學往往都需先經過考試,在考試壓力下,不少國小學童開始補習,於是有立委提議將入學考試改為多元入學,私校補習議題也因此再度掀起廣大討論。

 
ImgDesc

【記者 黃心亮、曾語如/台中南屯報導】

近期有一群長輩們在網路上爆紅,甚至還紅到國外。這群長輩來自全成社會福利基金會承辦的「春社春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長輩們在社工師的帶領下,跳著K-pop舞蹈,可愛又有活力的舞姿,讓大家看見台灣長照不同的可能性。

 
ImgDesc

【記者 黃郁惠、黃百禾/嘉義民雄報導】

位於嘉義縣的聽你說團隊,與心理、法律、醫藥三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合作,提供移民工們諮詢的服務,讓他們在遇到困難時不用獨自面對。此外,合作的藥局還有使用藥物需求卡,讓移民工們能順利表達用藥需求。期許未來台灣能夠有更多資源,協助移民工維持生活品質。

 
ImgDesc

【記者 黃百禾/嘉義民雄報導】

為改善月經貧窮,教育部公告將自112年8月1日起實施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計畫,提供多元生理用品給不利處境及有急性需求學生。而急用生理用品的放置處,將交由各級學校自行決定,希望在提供生理用品和加強教育下,...

ImgDesc

【記者 黃心亮、曾語如/嘉義縣報導】   

前2年疫情嚴峻,夾娃娃機店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政府一度禁止開放。疫情解封後,許多業者紛紛轉戰夾娃娃機零食場,讓民眾花少少的錢就能玩得很開心,重新點燃夾娃娃機的熱潮。而夾娃娃機裡擺放零食,民眾在享受滿足感與成就感的同時,卻也需注意食安問題。

 
ImgDesc

【記者 廖紀涵、鄭蔚蓉/嘉義民雄報導】

現今社會中,越來越多人開始過上「精緻窮」的生活,即使收入不高,仍然想展現精緻的一面,而此一現象,在年輕世代中更為顯著。然而,過分追求高品質生活,則可能造成入不敷出的情形,保持收支平衡,更是現今人們需要重視的一面。

ImgDesc

【記者 江恩琪/嘉義民雄報導】

嘉義縣偏遠地區缺乏口腔醫療保健資源,因此嘉義縣衛生局設立口腔醫療保健專車,在偏遠社區及校園巡迴服務。口腔醫療保健專車提供專業的醫療設備,為偏遠地區民眾進行口腔的醫治及檢查等服務,其中包含口腔的衛教,以避免口腔的健康問題。

 
ImgDesc

【記者 黃郁惠/嘉義民雄報導】

台灣交通一直存在很大的問題,除了駕駛經常未禮讓行人通過,街道上缺少人行道的問題也需要改善。政府雖提出多項罰則,力求擺脫行人地獄惡名,但仍需加強政策整合與執行,協調各方利益,才能有效解決交通問題,提升國民...

ImgDesc

【記者 黃柏彰/嘉義市報導】

無家老人一直是社會上重要卻被大眾遺忘的群體,且被貼滿了「骯髒」、「好吃懶做不願工作」等充滿歧視意味的標籤,目前專門為這群弱勢老人設計的服務或政府津貼少之又少,未能受到完整援助的老人依舊只能成為社會中邊緣化...

ImgDesc

【記者 許鏸文/嘉義民雄報導】

嘉義縣民雄市區違規停車的現象,造成用路人安全疑慮。雖然市區內已設置私有與公有停車場,許多駕駛仍為了方便於店家門口併排停車,或於紅、黃線、路口轉角處停車,使交通壅塞、車禍事故頻發。民眾應發揮公德心,遵守交...

ImgDesc

【記者 黃心亮、曾語如/嘉義報導】

台灣高齡化的人口結構,使長輩長期照護的需求大幅增加。外籍看護工是主要的照護人力來源,卻受到不合理的工時對待,長時間的工作,讓看護工身心疲憊。為了維護看護工休假的基本權益,勞動部在今年元旦推出「短照服...

ImgDesc

【記者 廖紀涵、鄭蔚蓉/嘉義民雄報導】

近幾年,健身風氣盛行,市場對白肉雞的需求逐漸增加,但在全台鬧蛋荒的同時,雞肉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形,價格上漲讓業者及消費者怨聲連連。而雞肉漲價的原因,除了禽流感疫情延燒及天氣異常導致產量減少,雞...

ImgDesc

【記者 黃郁惠、黃百禾/嘉義民雄報導】

多年未修法的菸害防制法,於112年1月12日由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案。為維護國民健康,本次修法的內容新增及調整了不少規定,民眾對此看法各不同,民間的反菸團體則認為還是有遺憾的項目,而修法後正式施行...

ImgDesc

【記者 黃郁惠、黃百禾/嘉義民雄報導】

口罩令於今年112年2月20日鬆綁,除了在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等指定場所要戴口罩外,其餘場所民眾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要戴口罩,而醫生建議還是要依情況而定。此外,對較在意外表的部分民眾來說,拿下口罩可能...

ImgDesc

【記者 廖紀涵、鄭蔚蓉/嘉義番路報導】

位在嘉義縣番路鄉的西羅亞協會成立至今已經第四年,平日放學後和假日,在這間小小的屋子下,總會傳來孩子們嘻笑聲和大人們聊天交談的聲音,偶爾還會傳來手作甜點的香氣。這裡,是屬於新住民姐妹及新住民二代的...

ImgDesc

【記者 黃心亮、曾語如/嘉義民雄報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lgAnVrOi8&ab_channel=ENewsCCU

片長:259

國境解封至今,台灣社會生活幾乎已恢復正常,許...

ImgDesc

【記者 鄭蔚蓉/嘉義民雄報導】

根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4條第1項規定,女性受僱者每個月皆有請生理假的權利,許多大學也設有生理假,讓女同學在生理期期間可以得到完善的休息。雖然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規範,許多女性在請生理假時仍會遭到刁難,導致自身權益受損。

ImgDesc

【記者 岩祐安、杜凱茹/綜合報導】

能、學校教育功能不彰及社會整體制度缺失等問題。為了尋求一份隸屬的安全感,有些少年選擇逃家、不慎誤入迷途,而如何讓少年在溫暖及人性化的生活環境中,找回人生方向與價值,重拾對社會的信任,是社會需傾力關切的議題。

ImgDesc

【記者 劉祐呈、廖紀涵/綜合報導】

成立心理健康假是為了顧及到心理不適,但尚未嚴重到需要就診的學生,讓他們在心情不好時,能有適當的時間和空間調適自我。目前大學端和高中端都在持續推行,不過各界對於心理健康假的實施仍舊存在許多疑問,包含如何解決濫用、汙名化等問題,都還沒取得共識。

ImgDesc

【記者 劉祐呈、鄭蔚蓉/嘉義報導】

聯合國《兒童權利宣言》中提及:「兒童應有遊戲和娛樂的充分機會」,台灣政府根據該公約,於2014年施行《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將兒童權利公約內國法化。但即使有了維護兒童遊戲權利的法規,台灣在兒童遊戲權的觀念推廣和落實上仍舊有一段路要走。

ImgDesc

【記者 鄭喻心/嘉義市報導】

年關將近,十二月上旬在嘉義市區發生兩起偽鈔換真鈔案件,嘉義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南門派出所在接獲報案後於兩小時內將嫌犯捉拿歸案。辨別真鈔偽鈔方法多種,民眾收錢時務必多留一份心,否則若是找不到嫌犯也求償無門。

ImgDesc

【記者 廖紀涵/嘉義民雄報導】

在現今社會中,飼養寵物這個行為已非常普遍,許多飼主也將寵物當作家人對待,然而在民法的概念上,仍舊視寵物為物的一種。寵物與飼主的身分關係是什麼,寵物對人的人格發展會造成什麼影響,是否能夠因此請求精神賠償,都是當代社會需要討論的議題。

ImgDesc

【記者 杜凱茹/嘉義民雄報導】

為營造更為友善的育兒環境,立法院通過《性別工作平等法》及《就業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然而對於有育兒需求的勞工而言,台灣高工時、低薪資的環境讓他們無法彈性分配自己的時間。此外,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讓台灣在性別平等這方面,仍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ImgDesc

【記者 岩祐安/嘉義縣報導】

被稱為「阿婆灣」的嘉義縣大埔鄉台3線澐水至大埔路段連續彎道,為跑山騎士的愛地,卻也造成該路段交通事故頻傳。因此,政府於該路段增設固定式測速照相桿,盼能有效降低駕駛行經車速。然而,此舉並未受到各方認同,甚至恐導致交通安全上的隱憂。

ImgDesc

【記者 廖紀涵、鄭蔚蓉/台中市報導】

寫信馬拉松緣起於波蘭國際特赦組織,今年已邁入第21年,致力於聲援世界各地人權遭受壓迫的人們。自2001年起,寫信馬拉松改變了超過100人的生命,幫助他們減輕刑責,甚至是免於政府的不合理侵害,民眾可以透過寫信的方式,為人權運動盡一份心力。

ImgDesc

【記者 劉祐呈/嘉義市報導】

對於生活在台灣的我們而言,地震已然成為生活之中的一部分。既然我們沒辦法避免地震的到來,不如在地震到來之前做好相對應的防災工作,提高對於自家和周邊逃生路線的認識,讓地震真的發生時,較不會因恐慌失措而錯失逃生的機會。

ImgDesc

【記者 范得安/嘉義報導】

盧山橋是連接嘉義縣市的重要交通樞紐,已有四十多年歷史,市府為解決舊有的問題另建新橋,採公私合作、方針為「橋安、路安、人平安」。新盧山橋在11月3日舉行了通車暨舊橋感恩典禮,雖然道路工程尚在進行,但橋樑先行通車、開放兩個車道供民眾通行。

 

ImgDesc

【記者 林慧明/雲林嘉義報導】

聯合國於2015年啟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串聯各國政府與組織針對經濟、氣候、人權等議題進行提倡與行動,而AIESEC中正分會便以SDGs為主題,於雲嘉地區四所偏鄉國小推行營隊課程,期望將「永續發展」的概念與精神「永續傳遞」。

ImgDesc

【記者 杜凱茹/嘉義民雄報導】

人們暴露於重大創傷事件時,可能會誘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產生,陷入陰霾,進而影響人際、生活和工作功能,若是沒有妥善地治療,也有一定的機率合併產生其他疾病,因此後續的治療至關重要,若是自己或身邊的人有需求時,需盡快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ImgDesc

【記者 岩祐安/嘉義市報導】

10月29日晚間於南韓首爾梨泰院發生的大型踩踏事故引起各國關注,內政部也於12月6日舉辦「大型群聚活動安全管理作業指引(草案)」研討會,加強安全管理。與此同時,2022年接近尾聲,各縣市政府也將舉行跨年晚會,避免類似事件重演已成為維安重點。

ImgDesc

【記者 岩祐安、杜凱茹/嘉義市報導】

在求學階段,同儕間造成的關係霸凌不容忽視。對此,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今年將11月定為反霸凌月,並於該月與各校合作,推出「襪!我們不一樣」反霸凌活動,期許參與學生能在穿著不同襪子的過程中,體會到每個個體都應被尊重,都是特別的存在。

ImgDesc

【記者 劉祐呈、廖紀涵/嘉義民雄報導】

網路時代興起的背景下,數位平台無須付錢就能夠透過媒體產製的新聞內容賺錢,而使得新聞媒體和廣告商之間的平衡遭受破壞。在經費縮減的情況下,新聞媒體要維持好的新聞品質更是難事一樁。因此將新聞「有價」化,成了重要的解決方法。

ImgDesc

【記者 鄭喻心/嘉義朴子報導】

嘉義縣朴子市鴨母寮大排於11月29日遭居民發現再度漂浮成群死魚,過去除了死魚更常漂浮豬屎,惡臭環境讓周圍居民不適。上游畜牧場排放廢水已經是多年的困擾,不僅氣味不好,觀感更是不佳,雖多年來居民持續向環保局檢舉反應,問題卻依然存在著。

ImgDesc

【記者 周家緯/嘉義縣報導】

疫情漸緩,演藝活動開始舉辦,但黃牛票的情況也更加嚴重,甚至出現粉絲遭詐騙的案例,但現在無有效遏止黃牛的法律,因此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出現「購票、取票、入場三階段票券實名制」的提案,希望能改善目前台灣的黃牛亂象。

ImgDesc

【記者 林柏宇/嘉義市報導】

近日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規劃將在原建國二村上設立眷村生活文化館,分別在12月4日和12月9日在經國新城與嘉義市立博物館舉辦公聽會,聽取原眷村居民與一般民眾對於嘉義眷村生活文化館的期望與想法,未來也會將這些想法融入嘉義眷村生活文化館的設計。

ImgDesc

【記者 鄭蔚蓉/嘉義市報導】

新住民及新二代在台灣最常遇見的就是語言和文化的問題,嘉義市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便提供了許多課程活動及諮詢服務來幫助新住民及新二代融入社會。其中的「新」聲活動能讓新住民、新二代學習錄製Podcast節目,和聽眾分享自己的故事。

ImgDesc

【記者 廖紀涵、鄭蔚蓉/嘉義市報導】

由嘉義市政府主辦的「嘉有社企,城市新活力」創業競賽已邁入第二年,今年共有9家女性社會企業從33組隊伍中脫穎而出並成功創業。希望透過業師的專業輔導,讓女性及弱勢群體能夠發揮自己的創意及專長,投入社會企業,一圓創業夢。

ImgDesc

【記者 岩祐安、杜凱茹/嘉義市報導】

失智患者走失的問題已困擾台灣許久。為了預防走失的發生、紓解家屬的壓力,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推動「守護嘉憶人」系統,整合網路與社區的力量,將防走失升級為全民運動,每一個人只要打開應用程式,便能成為最佳協尋者,一起共同守護身邊的失智長輩。

ImgDesc

【記者 范得安/嘉義市報導】

台灣預計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骨質疏鬆症向來有沉默的殺手之稱,更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骨質疏鬆症及其併發症所衍生的治療及照護費用昂貴,若不重視恐造成民眾極大負擔。台灣有多所骨質疏鬆中心,嘉義基督教醫院也於今年跨科別整合、成立。

ImgDesc

【記者 劉祐呈/嘉義民雄報導】

糖尿病是台灣十大死因之一。一直以來,社會大眾普遍的觀念都是人到中年之後才比較有機會罹患糖尿病。不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所發布的數據,青年出現糖尿病前期症狀的情況愈發嚴重,成為現代社會必須關注的問題。

ImgDesc

【記者 劉祐呈、鄭蔚蓉/嘉義民雄報導】

許多女性在懷孕之後會感到迷茫,不知道是否該將孩子生下來。在社會大眾普遍對於人工流產相關知識不夠瞭解的情況下,懷孕婦女缺乏可以與人商量的管道,為此,嘉義市政府創立了人工流產諮詢諮商服務,與當地診所合作,提供婦女專業且安心的諮詢管道。

ImgDesc

【記者 林柏宇/嘉義市報導】

近期嘉義市長選舉,因無黨籍候選人黃紹聰在競選期間離世,嘉義市選委會宣布暫停選舉,並將選舉日期改至12月18日,重新登記候選人,也重新抽選候選人的號次。藍綠陣營皆表示擔心本次延後投票會造成投票率下降,與競選成本增加。

ImgDesc

【記者 岩祐安、杜凱茹/嘉義民雄報導】

根據法務部數據統計,詐欺案件數有逐年增加的現象。而從今年初起,被統稱為「台版柬埔寨」的相關詐騙人口綁票事件也於全台各地相繼發生。在此社會氛圍下,求職詐騙相關案件類型、背後成因,以及預防措施也逐漸引起社會的關注與討論。

ImgDesc

【記者 周家緯/嘉義縣報導】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考慮到有些長輩性格較害羞內向或行動不便等原因,不適合去食堂進行共餐,開始出現長輩送餐服務。服務內容除了把更健康、美味的便當送到長輩手中,還具有每天探視長輩噓寒問暖的作用,讓長輩的生活獲得很大的改善。

ImgDesc

【記者 鄭喻心/嘉義民雄報導】

第59屆金馬獎已於11月19日落幕,泰雅族導演陳潔瑤以《哈勇家》一作斬獲最佳導演獎,成為台灣首位獲得此獎項的女性導演。女性在影視產業中越來越活躍,但是女性在工作環境中受到的待遇是否也已經邁入性別平等的軌道上,還有更多需要探討。

ImgDesc

【記者 廖紀涵/嘉義民雄報導】

2022年的選舉剛結束,選舉宣傳車的聲音卻彷彿還在耳邊。在台灣的選舉文化中,宣傳方式百百種,其中選舉宣傳車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民眾對於這種長久以來的宣傳方式有什麼看法,而候選人對於這樣的宣傳方式又有什麼樣的回應。

ImgDesc

【記者 廖紀涵、鄭蔚蓉/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啟智協會成立於民國79年,除了推動愛心農園計畫,今年更迎來了愛心咖啡坊的開幕,慢飛天使們可以在這裡學習如何沖泡咖啡、與客人相處。除此之外,嘉義市政府也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共同合作,提供身心障礙就業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ImgDesc

【記者 徐建樺/嘉義雲林報導】

台灣有不少毒狗案例,今年5月苗栗縣通霄鎮發生的陳淑娟幸福狗流浪中途毒狗案,在本月進入審判,審理毒狗案件會遇到許多舉證相關問題,法律判決也會依案件嚴重性調整刑度,犬隻雖受動物保護法保障,但當犬隻攻擊人時也應該要有相關法律保障人。

ImgDesc

【記者 岩祐安、杜凱茹/嘉義民雄報導】

高額車資是影響學生是否返鄉投票的因素之一。「青年返鄉專車計畫」於2014年首次推行,本次的主辦方則是台灣學生聯合會,並透過募資活動,幫助學生踏上回家的路途,促進青年社會參與。台聯會籌備的其他措施也將於日後推動,期許學生把握為自己發聲的機會。


 

ImgDesc

【記者 遲柏恩、許鏸文/台北市報導】

今年10月29號為台灣同志遊行的第二十周年,雖然遊行當天下著陣雨,但依舊不減民眾的熱情,紛紛穿上亮眼的衣服走上街頭,為同志族群發聲。今年的主題為「無・限・性−−解構框架,性/別無限」,希望大家能夠放下既有的性別框架,打造友善尊重的環境。

ImgDesc

【記者 陳鈺婷、董凱勳/嘉義縣報導】

隨著越來越多國外人士定居在臺灣成為新住民,除了使臺灣的文化變得更加多元之外,也衍伸出一些問題,例如新住民口音被模仿,被模仿者的感受都有所不同,所以更應該注意會不會造成他人不適,而生在文化豐富的臺灣,人民需要更加包容與尊重彼此的差異。

ImgDesc

【記者 謝東翰、幸岳廷/台北市報導】

今年五月,立法院通過《醫師法》第4-1條修正案,讓所有海外歸國學生,都必須通過學歷甄試才有國考應考資格。此次修法試圖解決長期台灣海外歸國牙醫產生的種種問題,然而隨著修正案的七項附帶決議,引起了台灣牙醫界的極大反彈。

ImgDesc

【記者 許鏸文、遲柏恩/嘉義報導】

2019年,一位跨性別者,因爲沒有進行性別重置手術,在更換身分證性別時遭拒,由此,「免術換證」議題受到台灣大眾關注。而在跨性別議題當中,免術換證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如何面對傳統社會二元性別框架,以及對於多元性別的接納,更需社會共同討論。

ImgDesc

【記者 董凱勳、陳鈺婷/嘉義市報導】

新住民們對於中文的認識程度都不相同,有些人會講中文但不會書寫,有人是不太擅長講中文,都或多或少的影響他們在臺灣的生活。為此嘉義市政府推行新住民識字班的計畫,協助新住民在臺灣能具有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

ImgDesc

【記者 林柏宇/嘉義民雄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21年男性的家暴通報數首度突破四萬人,並佔了總通報數的大約35.6%。即使男性被家暴的被害者比例逐年上升,臺灣社會對於男性也會受到家暴這件事依舊不重視,社會上有需多的偏見,讓這些男性被害者無法站出來對抗和尋求援助。

ImgDesc

【記者 徐建樺/嘉義市報導】

全台時不時會發生保母虐待兒童的案件,在多數案件傳出後,負面社會觀感、對保母專業的質疑,形成一種輿論壓力,但鮮少有人去探討保母施暴或虐童的背後原因,以及保母的心理狀況,受虐後的兒童與家屬身為事件受害當事人,也有許多管道能尋求救濟與協助。

ImgDesc

【記者 幸岳廷/嘉義市報導】

從今年2月份的烏俄戰爭到8月份裴洛西訪台後的共軍騷擾,台海狀況隨著國際情勢的發展而逐漸緊張,四個月兵役制度是否足夠,是否將延長兵役以保家衛國的問題開始備受人民討論,針對此議題,專家學者與民眾們皆提出自己不同的觀點與看法。

ImgDesc

【記者 謝東翰/嘉義民雄報導】

配方奶作為母乳的替代方案。因《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廣告及促銷管理辦法》的規定,使1歲以下的配方奶無法透過網路購買。有民眾發起「政府應開放1歲以下配方奶可經由製造商或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之婦幼用品官網進行網購」連署,希望政府可以改善此問題。

ImgDesc

【記者 謝東翰、幸岳廷/嘉義民雄報導】

公路法將機車歸於汽車一類,然而台灣長期以來的道路設計,都將機車與汽車分流,「內線禁行機車、兩段式左轉」都是脈絡下的產物。「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因應年底大選,推出「交通平權入府會,2022地方選舉指南」提供民眾各選區支持機車路權的候選人名單。

ImgDesc

【記者 鄭喻心/嘉義縣報導】

新冠肺炎病毒持續變種,新抵台的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追加劑(BA.1疫苗)開放接種,但有民眾猶豫是否應該等待BA.5雙價疫苗抵台再接種追加劑,也有民眾擔心BA.1疫苗是否安全,對此有專家給出解釋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