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鰲鼓青年返鄉 從觀光到生態保育

發布日期 : 2023-04-02

【記者 王仲愷/嘉義東石報導】

嘉義縣東石鄉的鰲鼓溼地具有豐富的濕地生態資源,也是許多保育類候鳥的棲息地。返鄉青年蔡恭和將家鄉漁塭改建成休閒漁場,除了把觀光體驗活動與在地產業相互結合外,也積極推動生態保育活動,讓遊客也能更了解鰲鼓溼地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轉型漁場 歷史聯繫 

在清朝康熙與嘉慶年間,一名勢力浩大的海盜蔡牽活躍於馬祖與臺灣沿海地區,以向過路商船收取過路費維生,在許多民間故事中具有傳奇色彩。在1809年,蔡牽遭清朝討伐而敗亡後,部分手下躲進嘉義東石的一座小漁村,並將該地命名為「鰲鼓」,也是鰲鼓村地名的由來。

休閒漁場場主蔡恭和從臺南返鄉回到鰲鼓村後,木工專業的他最初是設立手工藝工作室,包括蚵貝和木框藝術等。而談起轉型成休閒漁場的過程,蔡恭和表示,那時候剛好接觸到鰲鼓溼地的生態旅遊,在做導覽的同時也能和手工藝做結合,便開始慢慢轉型成休閒漁場。而蔡恭和也將海盜蔡牽的故事結合於漁場當中,將其打造成一座「海盜村」主題的休閒漁場。蔡恭和表示,海盜蔡牽的故事和嘉義沿海地區有許多連結,是當地重要的人文歷史,他認為如果要將環境教育推廣給更多人,勢必需要用一些方式來吸引遊客,而當地的海盜傳說便是具有趣味性的話題,也能和其他休閒農場之間產生市場區隔性。

休閒漁場內有許多具有海盜風格的裝飾,讓遊客能夠融入在當地的海盜傳說當中。【記者 王仲愷/攝影】

廢棄土地 成功復育 

早期的鰲鼓溼地最初基於政府發展農業的政策,被發展為海埔新生地,在1972年這塊土地被轉交到臺糖公司,隨著土地鹽份逐漸降低,海埔新生地也被開發為甘蔗田。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環境教師劉小姐解釋到,民國75年韋恩颱風侵襲臺灣西南沿海地區後,七孔水門因地層下陷而造成潰堤,使得土壤又再次鹽化,而臺糖公司因農業轉型的緣故甘蔗產量減少,土地逐漸被廢棄,後來配合林務局的平地造林政策,將荒廢的農田用來種樹,久而久之就變成有樹又有溼地的生態環境,也成為多種候鳥的自然棲息地。

提到最初開始做環境教育的開端,蔡恭和表示,因為他有擔任鰲鼓濕地生態保育協會的總幹事,早期濕地常有違法捕獵的問題需要去做巡守,在辦理一些公部門的活動後,發覺可以將這些生態保育活動結合漁場的體驗活動,會讓遊客覺得比較具有趣味性。而蔡恭和對此也說:「以前在講環境保護它會比較嚴肅,之前去做可能都是用上課的方式,然後透過課程或講座去影響其他人,其實這樣可能也比較難分享出去。」同時在推行環境教育的過程中,也會遇到漁民因為候鳥捕食魚類而抗議的情況。蔡恭和提到,最主要還是環境保育和當地產業的衝突,有些漁民會因為討厭鳥去抓魚而用漁網獵補鳥類,這時候就會需要公部門的輔導,來協助居民來去轉型成其它產業,當居民能夠維持生計的話,也比較能平衡環境和產業的關係。

在鰲鼓溼地森林園區中除了能觀賞濕地生態風光,也能看到候鳥棲息的景觀。【記者 王仲愷/攝影】

體驗設計 漁場永續

目前在休閒漁場中可以體驗釣魚、摸蛤蜊,以及撈海藻的活動,讓遊客體驗漁村生活的同時,也能了解當地產業與文化。蔡恭和表示,目前漁場中主要以海藻養殖為主,除了本身無法全天候照顧魚群外,也避免因養魚而去抽取地下水,在設計漁事體驗之外也會發展像海藻學院、海藻小學堂之類的相關活動。另外在漁場中也會讓遊客體驗烤蚵與製作蚵殼藝品的課程,對此蔡恭和也提到,因為東石當地有蚵產業,所以會想說設計一些課程來讓遊客去體驗,很多人可能吃過蚵,但不一定知道蚵的產業和歷史,透過這些課程或許能夠讓民眾更能體驗蚵文化。

漁場中的許多船隻與工藝品皆是用廢棄品所製成,代表從藝術創作來去傳達永續發展的精神。【記者 王仲愷/攝影】

環境教育 觀光永續共贏

目前休閒漁場藉由推動環境教育,讓遊客從觀光旅遊的同時也能了解鰲鼓溼地的生態環境,進而認同環境保育的重要性。而蔡恭和也表示,之後除了環境教育外,也會規劃來去推動當地的食農教育,希望藉由規劃較為完整的食農教育架構,來帶給前來的遊客不一樣的體驗。

ImgDesc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