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登革熱肆虐 「媒」完「媒」了

發布日期 : 2023-10-01

【記者 劉伯威、徐藝甄/綜合報導】

https://youtu.be/VzJG5Zmbfz0?si=vSa2dOu4gGLn15uO

片長:3分00秒

今(2023)年的登革熱疫情自6月13日起出現第一起本土病例,並持續累積感染數至今,原因包括新冠疫情趨緩,境外移入人口增加,各地觀光遊客增多加速登革熱的傳播,以及氣候因素影響孑孓孳生。民眾平時應落實巡倒清刷,並時刻留意自身身體狀況以防重症。

高溫降雨 登革熱日益猖獗

今年的登革熱疫情十分嚴峻,截至9月中旬為止,台灣本土登革熱累積病例數已達到8000多例,是自2015年以來最為嚴重的疫情,而高溫氣候和連續性的降雨造成孑孓的大量孳生,同時由於新冠疫情趨緩,境外移入增加導致人口密集進而影響了疫情的傳播速度。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 蔡坤憲:「從這個氣候來講,從環境還有這個遊客的角度來看,過去疫情都是比較不嚴重,那今年開始嚴重,除了有這個境外移入的部分,還有一個就是環境氣候在改變。」

遊客:「其實好像越來越嚴重,因為下雨的關係,然後從南到北越來越嚴重。」

遊客:「 覺得說今年好像是南部這邊比較嚴重」

遊客:「就是積水的容器我們都有在清,預防做好一點就是,不要讓登革熱真的發生這樣子。」

疫情傳播 病媒蚊習慣大不同

台灣登革熱疫區主要位於台南以及雲林地區,疫情傳播的主要因素為病媒蚊叮咬人或動物形成病毒的擴散,而相較於白線斑蚊,埃及斑蚊由於具有多人吸血的特性,所以擁有非常快速的傳播速度。

台灣大學公衛學系教授 蔡坤憲:「埃及斑蚊跟白線斑蚊,它的生態習性完全不一樣,埃及斑蚊它會反覆叮人,也就是說它要吸飽一次血,它要叮四到六個人,那加上它喜歡在室內活動室內休息,所以跟人的接觸就更密切。」

疾病恐引發重症 老幼孕需多留意

此次傳播的登革熱血清病毒是症狀較輕微的I型,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不同型態的病毒交叉感染後會有更高的機率獲得重症,所以民眾需要注意自身病史是否曾經得過其他病毒型態的登革熱,而特殊族群像是幼童、年長者以及孕婦更應該要注意自身安全。

台灣大學公衛學系教授 蔡坤憲:「登革熱病毒有四個血清型的型別,那登革 I 型,它在臨床上的表徵是比較輕微,但是如果在社區裡面有三種人,比如說小朋友、孕婦跟老人家,特別是有一些共病,像糖尿病、高血壓,或者是洗腎,或者其他的什麼心血管相關的疾病,那這些人他就有更高的風險,可能會引發成重症。」

嘉義市診所協會理事長/醫師 陳明煌:「重症就是所謂的出血性的登革熱,那主要他是會有出血性的現象,就比如說有傷口就容易出血,他甚至會那個內臟會出血,所以他會造成休克,那所以可能就是需要住院治療。」

防範登革熱 巡倒清刷要落實

為有效防範登革熱,民眾平時應該正確落實巡、倒、清、刷四步驟,而「刷」是民眾經常遺漏的一環,民眾若是發覺身體不適,應該積極尋求醫師協助,透過快篩了解自身身體狀況,才能有效預防重症。

1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