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文學院主題課程 跨域學習新想像

發布日期 : 2023-10-07

【記者 曾富謄/中正大學報導】

跨領域學習在今天已經是教學、學習上的一大趨勢,本學期開始中正大學文學院將推行一系列不同的主題課程,為我們帶來對跨域學習的新想像。不過關於這些規劃的資訊似乎還不多,它的目標、願景和目前推行的情況,可能都是需要關心的議題。

主題課程推動 同志仍須努力

跨領域學習在 21 世紀的今天,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趨勢,學科之間的界線不再像是過去那般壁壘分明,為了順應這一時代潮流,除了既有的雙主修、輔系制度與跨領域學分學程外,在大學校園中也出現了一些嶄新的跨域學習嘗試。國立中正大學文學院從本學期起將推動一系列的「主題課程」,除了統整院內各個領域之外,也透過不同的主題與時代、時事做呼應,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對於跨域學習的新想像。

不過,或許因為本學期是初次嘗試,目前有關這些主題課程的資訊仍少之又少,僅在選課系統與文學院的官網上能看到相關訊息,校內學生對它的認識似乎也僅停留在「知道」的層次,並不清楚其實際目標還有整體規劃的方向,甚至有同學是根本沒有聽說過,可見主題課程這項新嘗試的推動,可能還有些努力的空間。

1

選課系統中標示的文學院「疫情與人類發展」主題課程。【記者 曾富謄/攝影】

設立四大主題 連結現實社會

對於主題課程的具體規劃和目標,文學院院長楊宇勛表示,從本學期起將會以兩年為週期,每學期開設不同主題課程,如本次結合新冠疫情的「疫情與人類發展」主題,接下來則還有「戰爭與衝突」、「地方人文」以及「性別與社會」三個主題,除了讓文學院各系所的課程能主題式、總整式地呈現外,也可以看到和國際時事、當代社會發展的連結,楊院長說:「我們設這個主題都是扣緊了我們現在面臨的人類的發展或困境,或是可能性,試圖讓學生跟現實的社會結合,看能不能有另外一個思維。」

而除了院級提出的整體願景,實際負責授課的老師對此的想法,以及課程內容如何呼應主題,無疑也十分重要。歷史學系的郭秀鈴副教授本學期有兩門課程參與主題課程的開設,郭老師表示,她一直認為跨領域的教學、學習是很有趣且有用的設計,且如果本科的學習也有跨領域的嘗試,能夠幫助同學們理解如何將所學做跨域的應用。另外,關於課程的設計要如何符合主題,郭老師則表示,歷史的學習本來就會和國際時事、社會狀態有所連結,她的教學一直都會考量如何銜接、對應國際的時事,即便是過去已經開設過的課程也會針對這點做調整,呼應起來不難,郭老師說:「既然文院今年的主題是跟人類文明和疫情相關,我自然就會把我課程裡面相關的這個部分稍微擴大一點去討論。可能給它多一點點時間,導引同學們朝這個方向去思考。」

2

郭秀鈴老師本次參與主題課程的「歐洲建築文明史」課程上課情形。【記者 曾富謄/攝影】

主題課程推動 學生眾說紛紜

不過,一項新事物的推動,從來不是有規劃就算了,除了提出希望達到的理想之外,實際對它的成效進行評估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法律學系法學組三年級的林同學就表示,她完全沒有聽說過主題課程這件事,但另一方面她認為主題課程的規劃,會增加她選修中文與歷史兩個較有興趣的領域外,不同文學院科系課程的意願。歷史學系二年級的簡同學則表示知道主題課程,不過不太清楚詳細的內容,且雖然跨領域的規劃很不錯,但目前缺乏讓人因此選修的誘因。

對於主題課程的推動情況,楊院長表示,推動的第一學期算是試行,剛好可以釐清目前的疑問,期中之後也可以跟開課的老師、學生等討論看看現在修課人數和教學上實行的效果如何,誘因可能不足的問題則會帶回去討論、暸解需要加強的是什麼。郭老師則表示沒有直接地調查過修課同學的選課原因,不確定目前宣傳的效果如何,但應該著重的是更深層、廣泛的影響,郭老師說道:「用一個比較長程的方向去看,讓同學們理解文學院的課程其實它不只有在做跨領域,而且它也相當與當下社會之間緊密扣連,我覺得這個訊息是重要的。」

3

文學院官網的公告頁面所列出本學期參與主題課程的課程。【記者 曾富謄/擷取自國立中正大學文學院網站】

修課多文院生 盼各院前來嘗試

雖然目前主題課程這項嘗試仍在起步階段,但已經可以看到文學院希望結合跨域學習和社會時事,不僅透過主題串連起文學院內各個科系的課程,更希望引導學生能將課堂所學與現實進行呼應的願景。不過除了關注長期的影響外,現階段推行的效果仍是值得注意的議題,楊院長也提到,這學期主題課程的修課學生仍是以文學院為主,鼓勵不同學院的同學可以跨域嘗試這些課程,也來聽聽看文學院的思維方式。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