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放寬巴氏量表 長照問題存疑慮

發布日期 : 2023-10-14

【記者 張令儀/綜合報導】

衛福部於近日放寬巴氏量表免評對象,增加三大族群,初估將有六十萬人受惠。在臺灣,被照護者如要聘僱外籍看護工,需通過醫療機構以巴氏量表評估,不過因巴氏量表評估受限生理層面,更涉及保險給付等問題,導致許多醫生開立時更加嚴謹,也造成有需求者不便。

修改評估標準 申請看護更容易

衛生福利部於今年9月12日拍板定案,將針對有被照護需求的三大族群,放寬原有巴氏量表評估標準,不需經過評估即可聘僱外籍看護工,放寬族群包括「使用長照照護達6個月者」、「輕度以上失智症患者」與「肢體障礙、罕見疾病、呼吸器官或吞嚥機能失去功能者」,初步估計將會有六十萬人受惠。

在臺灣,如需聘僱外籍看護工,被照護者需通過醫療機構以「巴氏量表」評估被照護者情況,但若為12類特定身心障礙達重度等級以上則不需經此評估。而除了以巴氏量表評估外,如能有醫師與醫療人員證明該照護者需24小時照護時,也能夠合法聘請,但為避免醫療糾紛,多數醫生依舊使用巴氏量表作為評估標準。不過因巴氏量表評估項目僅限於生理層面,且開立此種醫療證明除了申請看護外,更涉及保險給付,導致許多醫生在開立診斷證明後,為此捲入官司。種種原因使醫生在透過巴氏量表評估個案狀況時更加謹慎,使真正有需求者在申請外籍看護工時越來越困難。

1

衛生福利部於近日公布放寬三大族群,不須接受巴氏量表評估,可直接聘僱外籍看護工。【記者 張令儀/製圖】

可申請到宅鑑定 患者免舟車勞頓

聘請外籍看護工的長者家屬陳小姐表示,自己的父親有長照照護需求,過去在申請外籍看護工時,就是接受醫療機構透過巴氏量表的評估後,才得已聘僱。她提到,未來放寬標準是好事,因為的確有許多醫療院所為避免糾紛,會較為謹慎地去做觀察與評估。陳小姐認為,過去的評估制度的確會帶來些許不便,她說:「這樣可能要周車勞頓、跑好幾趟,或者是要帶老人家到處跑來跑去的,我覺得可能就會有一些困擾,對於家屬跟病人本身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放寬標準後擴大免評對象,或是未來往多元鑑定的方向走的話,對於有照護需求的長者以及家屬,都會帶來便利。

2

有長照照護的長者,在過去使用巴氏量表評估狀態時,需多次來往醫療機構,造成家屬與長者不便。【記者 張令儀/攝影】

嘉義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表示,過去巴氏量表需至醫院依照醫師所見個案病況開立,部分族群因被看護者行動不便、長期臥床或年長衰弱,家屬可能會遇到就醫困難等問題,如遇到此狀況,可向長照中心申請巴氏量表到宅鑑定服務。而在此次放寬標準的政策發布後,有許多民眾來電詢問,目前則因尚未接獲中央針對此政策的相關通知,故仍依照舊有規定協助民眾。

照顧服務需求增 看護勞權成焦點

國立中正大學勞工學系周玟琪教授表示,目前臺灣的失能人口超過八十萬,預估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後,失能人口可能突破百萬人,佔整體老年人口約13.5%。在如此高比例的失能人口之下,增加的是每個家庭在照護上的負擔,過去為了照顧家中成員而離職的人數一年高達十三萬,而巴氏量表評估標準的放寬,的確能幫助到真正有需要的家庭。

在放寬評估標準後,看護移工數量也將隨之增加,對此,周教授也提及兩問題。首先,外籍看護工的增加將會衝擊台灣本身的照顧服務產業,她說:「這對本國照顧服務產業的發展其實是不利的,因為本國照服業已經算是起步的比較晚,不希望將來變得依賴外籍看護工。」周教授表示,照顧服務產業其實可以創造本國就業機會,應該透過職務再設計,鼓勵更多人參與照護工作,也提升整體照護品質。此外,臺灣的外籍看護工目前多是由仲介引入,而這些仲介公司為以盈利為導向的民間單位,透過仲介來管理移工的方式,造成移工權益被剝削,一直以來都是很大的問題。未來若持續放寬且無相關配套措施,只會讓移工權益陷入更深的困境。

臺灣邁入超高齡 長照體系需充實

3

臺灣的照顧服務產業起步較晚,在政策的調整之下,應往由全體社會共同負起照護責任的方向發展。【記者 張令儀/攝影】

針對整體臺灣照顧服務產業,周教授說:「照顧的責任不應該是個別家庭的責任,而是國家應該要跟個別家庭與企業共同來承擔。」臺灣的長照體系發展起步較晚,政策仍會面臨許多調整,不過最終目標應為充實本國的照顧服務,並由全體社會一起承擔未來邁入「超高齡社會」的照護責任。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