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無聲相談 看見聾人文化

發布日期 : 2023-11-11

【記者 王怡靜、孫珮云/嘉義雲林報導】

片長:7分51秒

「手語」最初是一個聾人與社會建立聯繫的工具,時至今日被正視為一種國家語言,背後蘊含深遠的文化意義。手勢的組成、位置與移動,交織傳達無限意義,發展出聾人社群獨特的藝術、文學、歷史和價值觀。從靜默無聲中,帶你走進手語的世界。

安靜無聲的世界,這是許多聾人的日常。手語的發明,成為他們社群獨特的語言,跟世界聯繫的窗口。

手手學語 從雙眼看出去的世界

將全部可以聽到的聲音,轉化成視覺性的表達,對於聾人而言,常常把聽不見看成一種特質,而非殘疾或缺陷。他們不是失去聽,而是得到手語,得到聾人文化。

早期多用「聽障」一詞稱呼,從醫學角度理解這群「耳朵聽不到」的人。但事實上,我們可以用文化角度去瞭解他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文化、歷史和體驗世界的方式,「聾人」便是一種身份認同。而聾人稱呼聽覺正常的人為「聽人」,部分聽人因為生活環境或擔任手語翻譯,也能歸屬聾人文化的一員。

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副教授 林玉霞:「聾人如果在法定的定義上,是指說他的聽力損失超過九十分貝以上,我們才稱他們為聾人,全聾。但是在整個世界的潮流裡面,如果說你的聽損也許沒那麼嚴重,但是你也認同聾文化的人,他們也會稱自己是聾人。但是(聽力損失)在七十以下的,其實大部分的孩子都屬於微聽損,或者是說聽覺障礙、聽損的,所以有時候我們稱聽損也是可以的。」

手勢與空間的交織 傳達無限意義

近年來,他們使用的手語逐漸進入大眾視野。不同於多數語言使用「聽覺—語音」,而是以「視覺—手勢」表達意思。詞彙以四個手部參數組成,包含基本手形、位置、移動、手掌面向,加上臉部表情、眼神等非手勢成分,表示口語中聲調與音韻變化所表達的語氣。此外,臺灣手語的文法規則與中文口語不同,並非將手語單字一一套用在中文文法中,而是依照聾人的視覺習性,有「話題優先」的特色,通常來自生活中該事物或動作的模仿。例如中文口語的語序為「你要來我家嗎?」臺灣手語則是將主題優先呈現,並傳達情緒和情境。

聾權拓荒之路 保障知的權利

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的曝光,打開手語翻譯的能見度,直至今日愈來愈能見到手語的使用,促進資訊平權的腳步持續邁進。

雲林縣聽語障福利協進會 主任 詹富娟:「因為手語被受到太多的關注了,那導致有一些部門,他可能沒有做到很好的資訊平權,就是他可能召開記者會,他沒有安排手語翻譯,像臺灣聾人聯盟他就會去發函提醒,這些部門要記得做到這些事情。那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改變,但是進程還有點慢,還有加強的空間,因為現在的手語翻譯服務,都只有提供在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

除了政府單位和大眾媒體的參與,也能透過社會上每個人小小的努力,讓平權真正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Bite_雲林縣聽語障福利協進會 主任 詹富娟:「當你覺得身心障礙者做某一件事情就很勵志的這個態度的話,這表示在你心裡,他已經是比你低一個位階的人了。所以聽不到的人如果當了律師,你覺得好勵志、好棒、好開心,可能是你已經預期他聽不到所以沒辦法當律師。所以我們一直在講說,聾人他只是聽不到,但是他任何事情都可以做。」

學習手語的聽人 姚慧蓮:「因為有一對聾人男女朋友,一起來我們做的生意工作地方吃飯,然後因為我們的老闆娘對聾人有一點點地不是很好,所以才讓我想學手語。」

我是聾人 我的母語是手語

經過聾人團體長年倡議和爭取,立法院於2018年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將臺灣手語納入國家語言,也列入12年國教中小學選修科目的課綱。

雲林縣聽語障福利協進會 手語督導 黃麗馨:「這是一件好事,如果手語沒有納入《國家語言發展法》裡面的話,很多人都會不認識手語。那因為它入法了,所以很多人知道,手語就是聾人的母語。」

聾權推動至今,愈來愈多聽人嘗試學習手語文化,有許多資源可以善加利用。例如由手語翻譯員李信賢經營的「SignTube」教學頻道,透過生活化、主題式的示範影片建立手語知能。以及國立中正大學手語語言學臺灣研究中心所編纂的「臺灣手語線上辭典」,中文詞彙和手語特徵能夠雙向進行查詢。全臺各地也開設手語班、師資培育等實體課程,這些一點一滴的累積,讓彼此間的溝通更無阻礙。

跨越語言 用心就是起點

手語翻譯不僅是一份工作,更建立起翻譯員與聾人之間的信任橋樑,相處上就像是朋友一樣熟悉而自然。

嘉義手語翻譯服務中心 手語翻譯員 李信賢:「有一個年輕的聽障朋友,他要結婚了,他不是跟他父母講,反而是跑來問我們翻譯員『我要結婚了我該怎麼辦?』我說『這不是應該要問你爸媽嗎?為什麼來問我們?』他可能覺得說,我們可以跟他解釋得比較清楚,他反而會跑來問我們,跟他們父母比較沒有那麼的熟悉,所以我們這邊會變得有點像是窗口,或是資訊交流的平台。」

想與聾人社群建立連結,更重要的是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即使我們看不懂手語,互相尊重、抱持開放的心,便能跨越語言的隔閡,將心意傳達到彼此心中。

嘉義手語翻譯服務中心 手語翻譯員 李信賢:「其實聾人族群對於聽人的接納,不是以他的手語為決定,是看這個人跟我們之間的連結如何。比如說,我覺得你這個人都很熱心,雖然手語不怎麼樣,可是都很熱心來幫我們,我們的活動你好像都很捧場,都願意來幫我們。他們就覺得這個(人)好,會覺得我們有活動就找你來。」

如果能逐漸減少環境造成的障礙,用心去傾聽彼此的聲音,其實我們之間並沒有什麼不一樣。讓我們一起無聲相談,創造美好的世界。

1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