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漁電共生難題 綠能發展區疑慮

發布日期 : 2023-11-26

【記者 黃榆荏、莊淳翔/台南報導】

片長:2分28秒

為了對抗全球暖化危機,政府在2022年宣布2050凈零排放目標,並且全力發展再生能源。但今年六月內政部為了推動「綠能發展區」政策,而預告修正「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的舉動,卻引發學界連署呼籲暫緩實施。

推動漁電共生 汙染問題仍待解決

為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政府全力發展再生能源並推動漁電共生,漁電共生設置目標為4GW,約需要一萬公頃的土地,但由於未有詳細的規劃,造成許多問題。

台南七股養殖漁民 邱先生:「因為這種東西(魚塭光電)不是說,也不能說,人家要做,我們不要讓他做。因為這種東西有時候它,兩年要洗,它要洗一遍面板,它面板的廢水怕會汙染到(魚塭)怕會汙染。」

綠能發展區設置 學界提出疑義

配合經濟部綠能發展區政策,內政部在今年六月中預告修正「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使區域內的光電可不受現行 660 平方公尺的面積限制,優先在低地力農地和非養殖生產區的魚塭推動光電建設,草案一出便引發學界連署呼籲暫緩實施。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教授 張學聖:「當時的修法內容中,就列了一個綠能發展區的詞,無論在特定農業區,優良農田裡,在各種環境裡,都可以快速通關,我們都不知道,綠能發展區對環境有沒有改善,也沒有明確的說明,可是我們就給它快速通關。它只要掛上綠能發展區這個詞,任何土地管理都可以放水,都可以讓它更快的通過。」

綠能發展區討論少 應注重民意

政府在修法中設立綠能發展區,卻沒有明確說明詳細的細節,讓任何土地只要冠上綠能發展區的標籤,都可輕鬆通過管理,導致漁電共生過程中缺乏社會參與和監督。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教授 張學聖:「在更快速推動(漁電共生)的過程中,能不能夠避免一些環境的衝突、能夠減少民眾的疑慮,我想這也是非常必要,要注意的事情。那在年中所推動的綠能發展區,顯然對這一類的資訊討論的非常少。」

政府應長期規劃和溝通 以達目標

在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前,該如何規劃對社會和環境爭議最小跟風險最低的土地政策,並且促進更多的公民參與和社會對話,將會是重大的挑戰。

1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