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上課十六週 學制新方向

發布日期 : 2023-12-18

【記者 李汶珈、王隆廷/中正大學報導】

片長:3分00秒

隨著台灣越來越多的大學為了與國際教育體系接軌,紛紛開始實施或考慮轉變為十六週學制,而國立中正大學也面臨著這項重大決策。新學制的改變不僅將會對教師的教學計劃產生重大影響,也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時間管理。

國際接軌 多所大學調整學期週數

根據大學法規定,學分計算依時數而非週數,許多大學得以調整學期長度,以便與國際接軌。

目前國內除了傳統十八週學制與新型十六週學制,也有部分學校採十六週正式上課配合兩週彈性的十六加二週。

提升競爭力 師生自主性高

目前國立臺灣大學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已在111學年度率先施行十六週學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也在112學年度跟進實施,為其他院校提供更多參考方向。

國立台灣大學教務處課務組組長 胡淑君:「一學期十六週的話,學生進行國際交流或實習,或做短期進修的話,那時間是可以跟國外的學校的學習體系來做銜接。」
 
此新學制的變革旨在提高教育的國際競爭力,並為學生和教師創造更多機會。

國立台灣大學教務處課務組組長 胡淑君:「縮短上課的週數,老師可以調整內容,讓課程內容更加精緻。寒暑假變長,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 ,可以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嘗試不同類型的學習方案,那可以培植他(學生)在議題的探究能力、資源整合能力。」

校內擬跟進 盼兼顧教學品質

面對縮減週數的教育改革,國立中正大學校方也著手討論未來的新方向。

國立中正大學教務處教學組組長 江舒欣:「校長也有在那個行政會議指示就是說,其實我們就是先搜集一下我們學校裡面各個學院的意見。」

國立中正大學教務處教學組組長 江舒欣:「後來這個議題目前的進行是經過我們學校的校務發展委員會通過,那預計會是提到12月25號的校務會議去審議。」

而學期週數縮短所帶來的影響也是校方關注的重點之一。

國立中正大學教務處教學組組長 江舒欣:「有一些學院會覺得說,他們(學院)原來時程已經很緊湊,如果再縮短的話,就是說可能課會上不完或者是說同學的來不及消化這些東西。」

目前校方已積極整合各方意見並提出議案,希望在縮短教學週數的同時,也能維持授課品質。

面對新學制 校內意見多元  

而對於新學制的趨勢,國立中正大學的師生有著不同的看法。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鍾欣志:「我是很支持這個方案,因為我覺得台灣的學期真的太長了。」

國立中正大學紫荊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二年級 劉同學:「其實另一方面就是教授上課時間就會變很短。」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三年級 曾同學:「時間分配得好,其實在十六週可以做的事情跟正常的十八週來比可能是差不多的。」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四年級 陳同學:「有更多的時間是做自己應該要做的事或自己想做的事。」

此學制的改革,是為了與國際接軌。透過縮短學期週數,同學能夠自主安排學習時間,但面對週數縮減所帶來的影響,是師生需共同面對的課題。
1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