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EMI 雙語教育新篇章

發布日期 : 2023-12-26

【記者 王隆廷/中正大學報導】

在全球化與數位時代的推動下,語言溝通能力已成為當代學生必備的技能。國立中正大學開展許多EMI課程,通過EMI課程的實施,學生不僅能學習到專業知識,同時也能訓練英語的表達與溝通能力,為未來的全球化職場做好充分準備。

接軌國際 政府祭雙語方針

面對全球化與數位科技發展趨勢,教育部於2021年9月啟動「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註一>。該計畫的目的在於透過EMI課程(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的同時,養成與國際專業人士溝通合作的能力,以適應當前的全球教育趨勢。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EMI中心專案經理蔡旻儒表示,因課程數已接近飽和,若要拓展EMI則需要另聘師資,或是進一步輔導學校現有教師,讓原先的中文課程轉化成EMI的模式,並維持原有的教學品質,也因校方已取消英語能力畢業門檻,雖說本校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能力佳,但學生卻無動力去進修進階課程。另一方面,EMI課程的教學重點仍為其他領域的專業知識,並非著重在文法或讀寫的教學。根據歷年教學意見顯示,EMI提升最多的是英聽能力,若要精進英文的整體水準仍須透過課外學習,但考慮到希望讓課程內容與國際接軌,校方未來仍有意將EMI推廣成全校性的授課模式,同時也推出全英文課程獎勵金,鼓勵同學參加EMI課程,也在課外多精進英語能力。

1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通過推廣全英語課程和英語教學平台,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記者 王隆廷/擷取自XXX 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官網】

新制度難適應 教師尋解方

在推行EMI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均面臨課程銜接上的挑戰,學生的疑慮多為對全英語課本與授課時使用大量專有名詞的吸收能力,教師的挑戰則是授課模式的調整,台灣在EMI課程專業的師資仍然不足,原中文授課教師在製作新教材與調整課程節奏時,可參考經驗少,因此師生雙方均需漸進式地適應EMI課程上的挑戰。在實際授課上,因應學生的英語程度不同,授課教師重視口語與視覺教材的配合,透過營造視覺層次,幫助同學能更快抓出學習重點,而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陳玟君副教授也表示,學生的專注力也是授課時需要克服的問題,故透過上課20分鐘配合休息5分鐘的微課程設計,或是營造沉浸式雙語教學環境的課室用語,配合課堂即時互動,讓教師與學生都能良好銜接EMI課程模式,老師也能在課程互動中及時獲得同學的反饋,以利完善課程內容。

2國立中正大學提供眾多EMI課程加強學生的聽說能力,創造一個更健全的英語學習環境。【記者 王隆廷/擷取自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官網】

培養信心 新制度助改善英文能力

國立中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參與EMI課程的二年級陳同學說:「當時想修EMI主要是因為感覺英文沒有很好,剛開始上課的前三週有點難適應,但老師上課不會用特別難的字,所以對訓練聽力其實有很大的幫助,後來也因為在聽力上培養出信心,才去嘗試準備多益,後來考了795分,能拿到獎學金也很開心。」陳同學也表示,EMI課程能幫助在學習過程中建立對英語的信心,在日後課外時間也能增強精進英語能力的動力。另一位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侯同學說:「當時選課之前以為EMI會很重視對英語的訓練,但上課之後發現主要還是在上專業課程的部分,如果要增進文法或寫作能力,還是要課外自己再去學習。」侯同學表示,課程雖能提供純英語上課環境訓練口語,但對英文的讀寫能力並沒有顯著地提升。

3國立中正大學工學院鼓勵學生參加英語能力檢定並提供獎學金 。【記者 王隆廷/攝影】

改善英語環境 雙語教育新方針

EMI課程為學生帶來優良的純英聽與口說環境,能在課程進行時建立精進英文的動機與信心,激勵同學在課餘時間繼續進修,教師也透過微課程、課室用語<註二>與視覺化的教材設計,幫助同學較快融入EMI的授課環境,課堂的即時互動也能快速觀察並因應同學們的需求,對授課內容進行調整,同時國立中正大學也配合台灣高等教育的雙語化發展,不斷擴展EMI學程的規劃,也推出各種獎學金鼓勵同學參加,透過提升整體英文能力以銜接國際化趨勢。

<註一>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本計畫以「強化學生英語力,推動全英語授課(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即EMI),整體提升高教國際競爭力」為願景。
<註二>課室用語::課室常用英語指導用語,使學生加快適應課程節奏。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