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除了內用 外「袋」也可以很環保

發布日期 : 2024-01-01

【記者 江秀雅/台南報導】

在環保意識抬頭的現代社會,人們開始在外出時自備飲料杯、筷子和餐盒等各種環保餐具,以減少一次性製品對環境的汙染。近年來,由於人們對於方便和環保的需求,有別於玻璃和不鏽鋼製成的環保餐具,「食物袋」這樣的容器也逐漸變得流行。

外帶外送量提高 垃圾增加近一倍

在台灣,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各式攤販和小吃店,豐富多樣的小吃文化是台灣顯著的特色。外帶作為一種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遍的用餐方式,迎合了人們對方便的追求,成為一種讓人們能夠方便地品嚐美食的方式。受新冠疫情影響,隨著外帶、外送需求增加,塑膠或紙製成的食物容器大量被使用,造成嚴重的垃圾問題。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2020年全台紙容器回收量約16萬公噸,相較於2019年的8萬公噸增加將近一倍。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環保議題的關注增加,民眾外出時開始攜帶環保袋、自備環保餐具和容器。傳統的環保容器,如便當盒、保鮮盒等,通常具有固定形狀,但每次外出攜帶這些容器可能帶來些許不便。近來出現可摺疊、收納方便,甚至能放入口袋攜帶的「食物袋」,為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1為了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一些人在家中積存各種大小不同的容器,以備出門購物時使用合適的餐具。 【記者 江秀雅/攝影】

實用又環保 輕巧好攜帶

台灣有業者決定設計一款適合台灣人飲食習慣的食物袋,不只能裝麵包、吐司等,也能裝下滷味、湯麵等常見的台灣食物,不用擔心醬汁外漏,平時可以放在包包裡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食物袋資深行銷謝佩蓓說:「食物袋能夠輕便攜帶放在包包中,不必想好一整天要吃的東西而準備很沉重的環保餐盒,讓食物袋能成為外帶的plan B(替代方案)。」

謝佩蓓表示,許多消費者向他們分享自己會因為買了食物袋,更願意做環保。」有購買食物袋的廖小姐說:「食物袋需要時間晾乾,收起來才不會發霉,所以我買了三個不同款式的輪著用,有點麻煩,但每次在朋友面前拿不同圖案的食物袋出來用,朋友會覺得很新奇並發出讚嘆,也有朋友因為我的介紹去下單,我心情就會很好。」

2食物袋上印有台灣特色小吃插圖,摺疊後大小約和一包面紙一樣大,可以方便地放入口袋攜帶。【記者 江秀雅/攝影】

拿食物袋被拒 老闆憂衛生安全

最近在有網友在匿名論壇分享,自己在買潤餅時使用食物袋,但老闆娘擔心食物袋未經消毒,會引起食品安全的疑慮而拒絕放入。這篇貼文引起其他網友的討論,其中有網友留言道:「食物袋好像還是相對冷門的容器,很多人可能不熟悉」、「相較於有形狀的容器,食物袋的確很多人沒見過!如果你下次使用有形狀的容器,可能就不會遇到這樣被拒絕的情況了。」謝佩蓓說:「基本上衛生問題這件事,大多是因為新冠疫情的緣故,但這部分跟食物袋本身並無太大的關係,即使拿環保餐盒一樣會如此。」針對店家拒絕使用食物袋裝入食物,謝佩蓓表示,有時候店家其實是因為陌生才會抗拒,相信只要持續推廣,並且透過使用者的持續使用,環保食物袋會讓更多人認識並接受。

素食鹽酥雞業者林月卿說:「現在越來越多人買東西會注重環保,客人會帶不同的環保餐盒來裝,拿袋子來買的人其實比拿碗的人多。」對於食物袋可能帶來的衛生問題,林月卿表示,食物袋能夠在市面上販售,代表經過檢驗合格通過,因此她對使用食物袋沒有太多的疑慮。她說:「有些自備餐具的客人來,可能怕會麻煩到別人,常常表現得很不好意思,其實不用客氣,我很歡迎客人自己攜帶餐具,一起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習慣攜帶環保餐具的吳先生說:「偶爾沒帶餐盒出門,導致臨時想吃路邊小吃只能放棄。後來開始用食物袋,發現很方便,一直放在口袋裡,出門時臨時想吃東西就不會再錯過美食了。」吳先生認為,儘管食物袋有其方便之處,但不會完全取代餐盒。因為不同種類的環保容器適合盛裝的食物不一樣。例如,食物袋不建議裝入咖哩、火龍果等顏色較濃的食物,容易導致袋內染上食物的顏色並且容易殘留味道。 實際使用時還是會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容器。

3展開之後的食物袋口徑大且可站立於桌面,能裝下鹽酥雞及湯麵等台灣美食。【記者 江秀雅/攝影】

從個人到社會 輕鬆做環保

對於食物袋未來的發展,謝佩蓓表示,會持續對消費者推廣讓更多人能認識食物袋,希望從個人推廣到企業,最後推廣到整個社會。她說:「其實推廣食物袋這麼多年,我們發現其實人不會故意不環保,只是常常因為礙於生活上覺得麻煩而不想執行,開發食物袋便是是希望我們能夠成為輕鬆做環保的橋梁,讓大家能夠在執行無痕飲食生活時,能夠更輕鬆簡易一點,一起愛地球,一起過好日子!」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