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中正來了 然後呢?

發布日期 : 2024-01-09

【記者 張傑、楊承叡/嘉義報導】

片長:5分51秒

國立中正大學創校至今三十餘年,在草創初期,與當地鄉親有著密切的聯絡與互動,但隨著校長的輪換、時光與科技的並進,學校似乎漸漸地忘了如何與當地居民和諧相處,甚至發生了一些衝突。中正大學隨著新的潮流變化,也應該兼顧與當地居民的良好關係。

創校驚雷 改變有感

一所大學的到來,會對當地帶來不小的改變。而國立中正大學設校的消息,也如一聲驚天雷鳴,響徹雲霄,但中正來了,然後呢?

在地居民 陳小姐:「我們回來就發現說,這個小村莊它變了,第一個,公車變多了;第二個,火車也變多了,以前不會有快車停,然後公車也很少;第三個,馬路的燈變亮了,你們學校發展得越來越好,它裡面就有郵局,然後有銀行,然後終於有便利商店了。」

在地居民 陳先生:「中正大學的禁建區在那邊劃設,也不跟我們開會,我們也不能蓋(房),這帶來我們地方很多不便,人家孩子要娶老婆、要蓋房子,也不能蓋,我們三興村這裡,地方上給我們帶來的困擾就是這一點。中正大學來是好啦,來這個地方是好啦,帶動地方文化,不然這樣說好了,今天工業區跟大學來是不一樣的,地方的文化會比較好一點。」

草創之初 關係良好

中正大學創立之初,不論是校長還是教授,都非常善於敦親睦鄰,與當地居民的關係良好。

在地居民 陳小姐:「我相信以前中正大學草創時期的那些教授,他對這裡一定會有很深的情感。你剛開始在做建設的時候,你會需要很多的幫忙,那你去找當地人,其實是最快的,因為你找當地人,其實是融入這個群體,融入這個地方最快的方式,那你有什麼問題,其實當地人都會協助你解決。」

在地居民 陳先生:「教授來大家就會一起,說大家出去吃飯什麼的,那時候校慶阿,你說那時候校慶,校慶還是辦活動,都會來跟我們講,會去參加。(中正職員)有時候來泡茶一下,拜訪性的大家來坐一下,看是泡咖啡還是泡茶這樣。」

在地居民 陳小姐:「那時候我媽跟我說:『我跟你說我要去看明華園歌仔戲團。』我說你怎麼會,你怎麼可以去?然後她就說:『中正大學請的喔。』你看中正大學他們請我們去看戲。」

時光荏苒 日漸疏離

隨著學校的發展、校長的輪換,中正大學漸漸地忽略了居民的聲音,甚至,在將學校的地址從三興村陳厝寮改為大學路時,連一場說明會都沒有開,也沒有通知當地居民。

重構大學路計畫專任助理 黃顯淨:「我覺得關於這件事情,它是一個,他把它簡化成為大學路168號,那我覺得這個是一個比較以大學為中心的一種思想、思考的方式。當初在建校的過程是跟地方關係算是蠻稠密的,但是沒有,就忽略了這一段過往的基礎,我覺得是蠻可惜。」

在地居民 陳小姐:「後面可能也是因為久了,或許學校規模也變大了,忽略了跟當地居民回到那個最一開始能夠有交集的,那個融洽感,然後那時候就覺得好像就,感覺就是學校是學校,居民是居民,或許就是因為學校可能發展得很順利了,然後就沒有,就可能跟村民的交集就又變少了。」

個別組織 積極互動

雖然校方已無主動與居民交流,但還是有著一群人非常重視在地文化與居民,積極與他們互動、共學。

重構大學路計畫專任助理 黃顯淨:「我覺得學術單位長這樣,就是說他(們)好像跟這種農村社會格格不入其實也是滿正常的,因為畢竟這些教授、這些老師都是大部分都是國外,然後喝過洋墨水回來。我覺得現在應該比較著重的重點,就是我們跟地方的關係要怎麼樣互相共融,然後認識彼此。 其實當地的居民或鄉民他們常常是我們共同學習的對象,他們也會慢慢發現說,其實我這一些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其實它可能是某一種知識的展現,它可能是需要去轉移的。」

建立交流 反躬自省

要怎麼將如今淡化的關係重新連結與強化,是學校與居民須共同解決的問題。

在地居民 陳小姐:「但我覺得最好的方式是,學校應該可以跟地方有一個比較實際的一個可以溝通,或者是一個你不管是座談會啦,或者是一個定期的會議或什麼之類的,我覺得可以建立一個跟地方的溝通渠道,我覺得可能會好一點。」

重構大學路計畫專任助理 黃顯淨:「那既然我們要在這邊生活,要在這邊落地了,那我們實際的生活應該會是長什麼樣子,應該要按照實際的生活的樣貌去做調整跟規劃。了解當地的一些文化或是它的發展的歷程,那當地的居民他們的想法應該會是怎麼樣,我們要怎麼樣去互相配合或調整。」

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的關係都會有所改變,但終須記得,中正大學與在地居民依舊待在同一片土地上。學校也僅是載體,真正重要的,是在校的師生,可以是過客,也能是他們的一分子,就看你如何看待這片土地的居民與文化。

1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