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自然力 諮商場域的更多可能

發布日期 : 2024-04-08

【記者 柯蓉蓉/綜合報導】

隨著近年臺灣政府對於諮商政策的重視與森林療癒的發展,「戶外諮商」成為新可能,在諮商中加入大自然的元素,讓人重新審視、反思人與環境的關聯。本篇報導將利用國外案例、生態心理學與諮商實務視角共同探討戶外諮商的可行性與發展性,及其各面向所面臨的挑戰。

心理諮商需求龐大 場域受限法律  

今年(2024年)3月25日起,衛福部立南投醫院夜間開設心理諮商門診,提供十五至三十歲民眾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針對諮商相關政策,早在去年8月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就已補助全臺同樣為十五至三十歲民眾免費諮商3次,當時不到半個月,就陸續有幾個縣市傳出服務人數已近上限,以上狀況皆顯示臺灣心理諮商需求龐大。

然而依照現行法律,2004年的《心理諮商所設置標準》及2019年的《心理師執行通訊諮商業務核准作業參考原則》,諮商師被規定需在限定場域進行治療,像是醫療機構、心理治療所或心理諮商所。到了2020年疫情爆發,推波助瀾了通訊諮商的發展,不過利用線上進行諮商時,諮商師仍須待在所屬執業單位進行,不禁讓人懷疑,諮商個案都可以自行選擇場域線上進行,為何不能在大自然場域進行戶外諮商?

針對戶外諮商,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盧鴻文坦言,心理諮商受限於心理師法的規定,只能在主管機關認可的合格的地方進行,戶外諮商在實際執行上有所困難。從法律層面來看,目前為律師身兼諮商心理師的紀岳良表示,依據相關法規,諮商心理師屬於醫事人員,法律對此規定詳細,光是場域就有各種規範;面對戶外諮商,他則說,並非一定需要修心理師法,可以透過增訂行政規則明文化,但通常主管單位需要一定的推力才會提出因應措施,像是新冠疫情催生遠距心理諮商的規定。


諮商空間在法律上有細項規定,如:空間應具隱密性與隔音效果、要在有明顯區隔之獨立作業場所及出入口。【記者 柯蓉蓉/攝影】

大自然療癒身心 戶外諮商新可能

比起同樣為在自然場域的戶外諮商,臺灣的自然療癒活動較為盛行,像是森林療癒,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盧鴻文對此澄清,坊間會有所謂的園藝治療、冒險治療等方式,可能會在戶外進行,只是這些介入治療不一定由心理師執行,不能用所謂的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的名稱。

而戶外諮商的學術根據主要為生態心理學,此學門為新興領域,目前於世界各地的研究中尚未有統一論述,目前也難以實證。在《地球就是諮商室》一書中寫道,心理治療邀請我們講述人際關係的故事,生態心理治療(ecopsychotherapy)將其擴展到我們與地球的故事,人類關係所處在的來龍去脈或時空背景。簡單來說,目前國外在戶外諮商上的思維,就是將人與人的關係放大至人與自然的關係,而生態心理學則尚未出現在臺灣心理學相關教育裡。

英國治療師瑪莉-珍‧羅斯特(Mary-Jayne Rust)在2007年便開始與個案在戶外治療,主要利用在森林中漫步談話的方式進行,她發現在戶外能夠擴大感官覺察力,讓個案的焦點不只停留在自身,甚至藉由眼前蜘蛛結網、落葉,聯想與反思目前的人生狀態,並在此過程中達到療癒作用。目前就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的鄭景文是這個議題的關注者,她在自主進行的自然引導活動(Rooting)中發現,戶外的自然場域能先把注意力移到外在環境,讓人與人之間得以有更深入的對話,放到諮商情境,相信對於較沈默的個案會有所幫助。


《地球就是諮商室》一書中指出,自然中的訊息表達比諮商師更直接,看見活生生的反應有助於情緒低落的個案。【圖片來源 鄭景文/提供】

戶外缺乏保密性成未來一大挑戰  

戶外諮商雖有上述的特殊優勢,不過紀岳良與鄭景文也指出,戶外的開放空間缺乏保密個案資訊的方式,保密為諮商中最重要的原則,但要在戶外環境做到有其困難;另外,目前合法的諮商室皆設有求助鈴,給予諮商師與個案在治療過程中保護,這一點在戶外諮商也是挑戰之一。戶外場域雖然充滿自然界的驚喜,諮商師可與個案共同探索自然,但也多了如蚊蟲與天氣等不可控因素。


戶外諮商挑戰分析圖。【記者 柯蓉蓉/製圖】

撇除法律,以諮商心理師的角度來看,紀岳良表示,治療的過程取決於諮商師與個案的配合,只要得以進行治療的場域皆是可行的。戶外諮商本身在於大自然探索與心理治療之間,且在學術研究與實務操作上皆面臨不小挑戰,能否成為諮商的新可能之一,有待未來持續關注。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