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我心喜悅 茶山部落與地方創生

發布日期 : 2024-05-12

【記者 陳鴻溢/嘉義報導】

你知道全臺灣「涼亭密度最高」的地方在哪裡嗎?它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的「茶山部落」,家家戶戶擁有自己的涼亭跟此地的「分享文化」息息相關。茶山部落遠離城市、隔絕於山林之中,卻不阻礙其成為臺灣最成功的地方創生項目之一。

山腰上的平原 茶山的歷史與特色

「茶山部落」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最南端,它是一個僅有40戶左右、人口約只有400人的小村落,然而,這樣的地方竟然座落了60座涼亭!茶山部落是一個「原漢混居」<註一>的聚落,大部分的村民是日治時期後才搬遷到這裡。茶山擁有十分特別的「分享文化」,這跟其聞名的涼亭文化景觀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雖然地名為「茶山」,但此地的人文歷史與茶完全無關。最一開始的地名為鄒語的「珈雅瑪麻拿(chayamavana)」,意即「山腰上的平原」,表示此地地勢相對平坦、適合居住,350幾年前這裡曾住著「達谷布亞努族」<註二>並在此建立部落,但因種種因素,這個族群最後消失了<註三>。到了日治時期,日本人認為原本的地名太長,因此將地名簡化為「珈雅瑪」;國民政府來臺後,又將地名改為與「珈雅瑪」日文同音的「茶山」,因此現在部落居民會稱當地為「茶山」或「珈雅瑪」。

茶山部落中家家戶戶都擁有涼亭,是當地的地方特色。【記者 陳鴻溢/攝影】

成立產銷班 堅持傳統特色

茶山部落的位置在一個通往各山區聚落地的三叉路口<註四>上,附近的山區未經過大規模開發,通往部落的道路十分蜿蜒。由於其深處山區的地理位置,部落的生活方式保留了許多傳統元素,許多遊客會選擇來到這裡體驗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題的深度旅遊。然而,2009年莫拉克颱風侵襲,茶山部落的聯外道路中斷、既有農田毀壞,使得部落的存續面臨重大危機,因此一群部落居民決定以產銷班的方式,重振部落的產業。

2010年由安啟信作為產銷班班長起頭,召集部落村民成立了「嘉義縣阿里山鄉雜糧產銷班第二班(茶山雜糧產銷班)」,他們認為既然要重新構思產業的發展,不如就將原有地方特色的價值發揮出來,因此選擇以原住民傳統的農法,以及減少使用機械器具為原則,播種祖先留下的原生種種子,復育小米、香糯米等傳統糧作。產銷班成員劉南英老師表示,因近代氣候變遷與茶山地區地理條件的影響下,在茶山種植的作物中,原生種的抗旱、抗蟲害效果跟改良品種相比表現更好,作物適地適種,因此成為決定發展傳統糧作的主要因素。安啟信分享,當時部落受到嚴重的損壞,許多年輕人被迫離開茶山,去外地尋找工作以維持生計,為了挽回局面,他想盡辦法嘗試重振部落產業,於是成立了產銷班,想讓部落居民能夠持續留在茶山,或是促使去到外地的居民回到茶山這片土地上;除此之外,他也為了研究更有效率的自然農法,多次去韓國參訪,並將農法帶回部落,調整成更適合茶山的耕種方式。


小米是茶山部落的傳統糧作之一。【記者 陳鴻溢/攝影】

產銷班班長安啟信跟遊客敘述產銷班成立之初的故事時,不禁熱淚盈眶。【記者 陳鴻溢/攝影】

除了構思傳統農法,擁有木工背景的安啟信更是帶領居民,親自搭建各種設施,例如開闢田地、連接引水渠道、建造產銷班的據點等,而生產的作物也擴展到白薏仁、紅糙米、白甘蔗、生薑、苦茶,甚至也自行加工,將甘蔗榨汁、煉製成蔗糖、薑糖。至今,產銷班經過有機認證的田地達到27公頃,他們也成立了自己的品牌自產自銷,劉南英老師分享,他們從種植、收成、品質篩選、加工到包裝都由產銷班成員進行,除了部分品質篩選與包裝流程需要用到機器之外,幾乎都是全手工作業。由於生產成本較高,價格會高於市面行情,但優異的品質也會被顧客接受。


產銷班據點的其中一面牆上,展示著產銷班班長安啟信帶領居民親自蓋出產銷班建築的照片。【記者 陳鴻溢/攝影】

產銷班以自產自銷的方式打響品牌口碑。【記者 陳鴻溢/攝影】

重振茶山不忘本 地方文化永留存

產銷班在茶山部落的耕耘也不僅限於農業,他們將部落的「分享文化」連結農作物,並發展休閒旅遊。在向遊客介紹時,會強調當地每戶都擁有的涼亭來自鄒族的傳統文化<註五>,相當於各家的客廳,用以招待客人。此外,走在部落中也可以發現各家門前會掛著香蕉,產銷班班長安啟信表示,香蕉是供經過的人自由拿取的,若拿了則要說出「’A veo veo yu」以表達內心對分享的喜悅,並藉此表示感謝之意<註六>。在早期,族人們會以水鹿肉<註七>招呼來訪的客人,若不在狩獵季節則會以香蕉代替。

在茶山部落中,許多家門前會掛著香蕉,供經過的人拿取。【記者 陳鴻溢/攝影】

產銷班規劃了供遊客體驗搗麻糬的活動,麻糬的材料源自於產銷班親自種植的香糯米。【記者 陳鴻溢/攝影】

產銷班的奶奶在遊客前來時也會一起加入體驗活動的行列,將搗好的香糯米加工成可以食用的麻糬。【記者 陳鴻溢/攝影】

在種種努力下,產銷班在茶山創造了新的生機,安啟信表示,除了要歸功於部落居民的團結與辛勞,更感謝來自各方的幫助,讓他們能以傳統為本,結合新創方式重振茶山,延續土地與文化的價值。

<註一>原漢混居:指原住民與漢人共同生活的聚落。茶山部落的人口組成由約60%的鄒族、約30%的漢人與約10%的布農族組成,因人口多數組成為鄒族,且整體文化習性更傾向鄒族傳統文化,因此有時會被歸類為鄒族部落,雖然在歷史中茶山地區與鄒族、布農族有密切的關係,但嚴格意義上茶山部落並不屬於兩族中的其中一個。

<註二>達谷布亞努族:指「蘭社群」布農族人,鄒族人稱其為「達谷布亞努族」,因為與鄒族密切互動,許多習俗及宗教儀式都被鄒族同化。相傳他們的祖先原本住在玉山,後來遷到南邊的荖濃溪岸(今高雄市桃源區),再遷移到楠梓仙溪東岸,大約400年前再遷移到現在的新美地區建立並前後建立並搬遷了「達谷布亞努社」中的三個部落——「耶比亞畢」部落、「尼雅后薩」部落與「伊拜班」部落,相鄰當時就已佇足於此的鄒族沙米基社(今日的新美部落)。其中,有部分族人遷移至今日的茶山地區建立「亞比亞那」部落,最後則是則是遷移到的「珈雅瑪部落」——也就是今日茶山部落的所在地。在350年前,達谷布亞努族的人口數比整個鄒族還多,達到2至3萬人,對當時的鄒族造成很大的威脅,所以兩族時常發生衝突。

<註三>達谷布亞努族的滅亡:根據文獻記載,達谷布亞努族因內部戰爭及瘟疫傳染的影響,人口大量減少、瀕臨滅亡,由於其祖先曾經攻擊鄒族特富野社,僅存的族人因為害怕特富野社前來報復,於是投靠於鄒族達邦社請求保護,其子嗣由達邦社方氏家族所收養。之後達谷布亞努部落的人口仍繼續減少,1935年則僅剩的2戶加入山美社後,遷移至山美部落,達谷布亞努族至此宣告滅亡。不過關於達谷布亞努族的滅亡有許多傳說,有一說法是原住民自古以來最忌諱族人間自相殘殺,在達谷布亞努族的人遷移到新美與茶山地區後,卻發生當時兩大部落(當時的「尼雅后薩」與另一不具名部落)爆發戰爭,造成很多族人死亡,這件事使達谷布亞努族受到詛咒,達谷布亞努族也因此走向滅亡。除此之外,也有許多其它的說法。

<註四>茶山部落所在地有三條往其它地區的路,分別通往位於嘉義縣大埔鄉的布農族部落、位於阿里山鄉山美村的漢人聚落及高雄市那瑪夏區的鄒族部落。

<註五>由於早期鄒族採室內葬,家裡下方供祖先身軀歇息,不可用以接待客人或生活起居,所以身兼客廳、餐廳、會客廳等多重功能的涼亭便應運而生,涼亭是以此為基礎,又延伸出重要的分享功能。

<註六>「’A veo veo yu」:鄒語的「我滿心喜悅」意思,鄒語中沒有「謝謝」的詞彙,因此鄒族人會以「’A veo veo yu」(我對⋯⋯感到滿心喜悅)表達「分享」時內心的喜悅與感激,彰顯出鄒族人樂於分享的性格。以前族人打獵或是農作物收成時,會在涼亭聚在一起分享食物,不分你我、彼此分享,希望大家都能飽足;在舉辦婚禮時,前來祝賀的客人也會向新婚的夫婦說「’A veo veo yu」以表達祝福之意;而遠來的客人受到熱情款待後,也會說聲「’A veo veo yu」回應主人的盡心、表達接受招待的歡喜之情。

<註七>水鹿肉:指臺灣水鹿,被歸類為保育類,是原住民的傳統狩獵物種之一。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