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嘉市無形文化資產 隍義堂什家將

【記者 蔡憶蓁/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早期有「家將窟」一稱,是台灣重要的家將文化傳衍地區。嘉義市鎮北宮駕前隍義堂什家將,為北社尾地方廟會活動出陣已超過一甲子字的歷史,不斷的在什家將上耕耘。2024年4月隍義堂獲登錄為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的民俗類。

 

隍義堂什家將 令人敬畏的文化

嘉義市北社尾鎮北宮駕前隍義堂什家將創立於1962年,傳承超過一甲子的家將文化於2024年4月,經嘉義市政府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會審核通過,獲登錄為民俗,並指定保存者為「隍義堂」。隍義堂堂主林懷軒提及主動提報的初衷,為的是撕掉現有的負面標籤。林懷軒說:「那些網路把家將文化貼滿了負標籤,我就覺得很不對,不能因為刻板印象就污蔑整個家將文化。」因此才會提報無形文化資產,希望民眾以不同的角度認識家將文化,帶民眾了解家將文化的內涵與意義。

家將代表的是威嚴,每次出陣就像是警察、警衛出門巡邏一樣,是非常令人敬畏的。林懷軒憶起國小時成為家將的情況:「成為家將是有條件的,第一、你要是男生;第二、要有良好的品德;第三、你的肢體協調能力要好。所以可以獲選為家將是非常風光的一件事情,走在路上都有風的感覺。」但令林懷軒心寒的是,現在的家將文化受到污名化,家將的價值在年輕世代中慢慢消失,這令他更加確立要去提報無形文化資產的動機,而鎮北宮駕前隍義堂什家將向大眾證明了,家將文化是國家重要的資產之一。


隍義堂長年擔任鎮北宮駕前什家將,每週六皆會於廟前空地訓練。【記者 蔡憶蓁/攝影 】


鎮北宮裡多處皆有隍義堂什家將的痕跡,其成員多為北社尾地區居民、鎮北宮信徒,每年穩定出陣。【記者 蔡憶蓁/攝影】 


法師保出軍 面師顯威嚇

根據嘉義市政府全球資訊網,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說明,隍義堂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已取得傳承發展的平衡點。除了有老、中、青三代不同年齡層的成員之外,還有罕見的女性法師。這位女性法師傳承了父親的衣缽,兩人在鎮北宮隍義堂服務的時間橫跨一甲子。隍義堂什家將也保有導師、面師、法師的三師制度。導師負責教導成員拳路、陣法、腳步等;面師則是負責彩繪面譜,扮將者臉上各種神明形象的面譜,是面師們揣摩神明性格與職責後的藝術創作;法師在什家將裡最主要的職責就是確保成員們在出陣能一切平安,避免「發起來」——也就是被煞到、沖到——確保成員們能順利出軍的角色。什家將分別有青、紅、白、黑各色面譜及相異的服裝,各角色手持棍、捶等不同的法器,操演出不同陣型與腳步,表現出威凜及震嚇的氣氛。著裝出陣後,代表的即是神明,因此有許多嚴格的規定。除了不能隨便亂說話之外,還不能吃葷。隍義堂成員冠宇說:「有一次吃菜包,沒有意識到裡面有蔥,結果要出陣前頭暈想吐,最後吐出來的東西,除了蔥之外,其他菜包的原料都沒有被吐出去。我覺得很神奇,不能鐵齒不相信。」


什家將身上所穿著厚重服裝且腳上套著草鞋,加上頭飾、髮飾等,出陣回來都會汗如雨下。【圖片來源 嘉義市政府/提供】 

 

擺脫負面標籤 家將盼進入校園

獲得政府認證的無形文化資產後,隍義堂堂主林懷軒果斷的表示在訓練或是出陣時皆不會做出任何改變,依舊扎實訓練、穩定出陣。只期盼能夠透過此份殊榮將家將文化介紹給更多人知道,使大眾了解這份無形文化資產的重量,進而慢慢撕掉負面標籤。此外,他也希望能夠結合學校成立社團,如鎮北宮附近的北園國小、北園國中等,讓年輕的新血注入,或是向外擴張,找尋有相同理念的群體,一起讓家將文化發揚光大。不只是隍義堂的家將文化,林懷軒的願景是把嘉義的家將傳統推出嘉義,讓大眾認識這個傳統民俗技藝,同時也非常樂意與政府共同攜手介紹什家將。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