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髮危機 我的頭髮呢?
【記者 鄭安廷/綜合報導】
落髮問題是一件讓人困擾的事,雖然不會有不舒服的症狀,但會造成自身外表的改變,也可能影響到心情與自信。醫生表示,落髮問題可藉由調整作息獲得改善,如果情況嚴重,建議盡早就醫,透過落髮也能檢視自身狀況,及早發現身體是否出現異狀。
落髮年輕化 伴隨其他問題
頭髮是我們維持外在形象很重要的其中一個存在,深受落髮所苦的劉同學表示,自己高中時常因落髮而感到煩惱,到大學更因作息日夜顛倒變嚴重,身邊也有不少同學為相同情況感到焦慮。皮膚科莊醫師表示,大部分落髮僅為皮膚疾病,無系統性的問題,部分落髮起因於貧血、甲狀腺疾病<註一>、自體免疫疾病<註二>、營養素缺乏(維他命D、鋅)等。通常除落髮外,會合併有其他症狀,可輔助及早診斷,醫師介入治療後通常可改善。皮膚科曾醫師補充,雖然各個年齡層都有落髮困擾,但落髮患者有很高比例是處於精神緊繃、作息不正常和有睡眠困擾的狀況中。
對於落髮年輕化的趨勢,莊醫師指出,台灣近年來生活水準提高,對於多媒體影片的需求上升,大眾對外貌的關注增加,對於落髮更積極尋求治療,更多患者在早期發現自身落髮問題,是造成落髮趨勢年輕化的其中一個原因。另外要考量新冠肺炎的影響,感染新冠肺炎或有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的民眾也有出現落髮現象,統合分析研究報導,感染新冠肺炎後約五分之一會出現落髮,光這個因素,台灣這四年可能就已新增四百萬名落髮患者。
據美國皮膚科學會統計,30歲以下民眾每五人有三人受落髮困擾,如發現一天落髮量超過150根,便需重視自身落髮問題。【記者 鄭安廷/製圖】
使用產品改善 建議諮詢後購入
市面上有許多商品,能協助落髮困擾的民眾恢復髮量或維持頭皮健康。劉同學表示她目前採取看皮膚科和使用醫師推薦的洗髮乳,來改善自身落髮問題。曾醫師提醒,有落髮困擾的民眾,先求診皮膚科醫師確定自己是何種落髮情形,再挑選產品,而生髮和護髮產品有本質上的差異,生髮產品屬於治療性質,建議先和醫師討論再決定是否使用;護髮產品屬於保養性質,挑選首重溫和不刺激。
市面上生髮和護髮產品有何種隱憂,曾醫師表示,現今資訊過於繁雜,民眾難以區分廣告資訊的正確性,建議先比較多個資訊來源,來區分產品心得文是否有商業操作的成分在,如有疑問也可諮詢專業醫師。
大量的落髮總是造成有落髮問題民眾的困擾。【記者 鄭安廷/攝影】
改善作息和飲食 從基本做起
曾醫師表示,造成落髮有許多原因,較難簡單概括,建議民眾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認真對待自己的飲食和作息,飲食方面少糖少油,避免過度精緻的飲食,也別太常熬夜,充足的睡眠對於頭皮養護是十分重要的。莊醫師補充,注重防曬的人,可檢測血液中的維他命D含量,注意是否有不足的情況,可視自身情況適量補充。
醫師建議預防和改善落髮要先回到自身,針對自己需要改善的部分來調整。【記者 鄭安廷/製圖】
老化無法避免 趁早保養延緩困擾
不管年輕民眾有無落髮困擾,莊醫師呼籲,頭髮為皮膚附屬器官,皮膚會隨著年紀老化,變得缺乏彈性並出現紋路和斑點,頭髮的退化則是出現白髮、髮量減少和變細,皮膚和頭髮隨著年紀退化是不可逆的事。希望可以減緩老化速度,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良好作息、心情愉悅以及維持適當體重並均衡飲食,若不幸落髮困擾來報到,建議盡早就醫診治,較能減緩落髮症狀的嚴重性。
<註一>甲狀腺疾病:指一些會影響甲狀腺機能的症狀,甲狀腺位在頸部前方,會分泌甲狀腺激素,透過血液來調整其他器官的機能,屬於內分泌系統中的一部份。
<註二>自體免疫疾病:指人體異常的免疫反應攻擊正常細胞所產生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