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損畫展 繪出傷友新生命
【記者 范瑈芸/嘉義報導】
一幅幅色彩鮮活的油畫,裝點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的迴廊。這些畫作的作者,都是脊髓損傷的傷友。脊髓損傷常伴隨生理、心理的病痛,即使這些病症會跟著他們一輩子,但他們不向命運低頭,努力用手中的彩筆,繪出自己的生命歷程。
髓馨畫室 引領傷友走出陰霾
今年(2024年)9月,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的藝術迴廊上,多了一張張色彩鮮活的油畫。而這些畫作,出自於「髓馨畫室」的學員之手。
「髓馨畫室」由嘉義市脊髓損傷者協會在2017年創立,透過繪畫,幫助傷友們建立信心,走出傷痛陰霾。指導傷友們繪畫的臺陽美術協會秘書長莊玉明說:「我希望透過繪畫創作,讓他們有人生第二春。」莊玉明每週三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都會來畫室教學,期盼讓傷友找到人生新樂趣。
一幅幅鮮活的油畫裝點大林慈濟的迴廊,此為脊損畫家侯承平的畫作。【記者 范瑈芸/攝影】
脊髓損傷的成因與後遺症
嘉義市脊髓損傷者協會總幹事黃清助說:「脊髓損傷,它是不可逆,沒有復原機會的一個障礙、傷害。」根據財團法人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統計,臺灣目前有近6萬5千多名脊髓損傷傷友,並以平均每年2,500名的速度增加中。交通事故為造成脊髓損傷最大的成因,黃幹事本身就是因車禍傷及脊髓神經,導致癱瘓,整整兩年,都在病床上度過,僅能透過廣播電台接收訊息。
脊髓損傷常伴有其他病症發生,如排尿障礙、神經痛與痙攣等生理問題,這些無法修復的神經損害,將跟著傷友一輩子。莊玉明說:「他們有時候也會請假,但請假原因跟我們不一樣。有時候他們輪椅不在床邊,下不來;或是大樓的電梯在整修,出不來,這不是我們能想像的情況。」除了生理問題外,還有接踵而來的心理問題。一夕之間半身不遂,且將來都得在輪椅上度過的事實,使傷友一時之間無法接受,心境難以轉換。
生命鬥士 以堅韌繪畫人生
莊玉明會在傷友完成畫作後,再提供指導。【記者 范瑈芸/攝影】
但髓馨畫室的傷友們,不因意外癱瘓而屈服。每週的課程中,莊玉明會親自去市場、花店購買魚、蔬菜或鮮花,讓傷友們認識各種題材的創作。莊玉明說:「如總幹事黃清助受傷最嚴重,且部位較上面,因此他在拿筆之前要先用嘴巴咬,再用兩手握。所以我就幫他規劃比較寫意<註一>的題材。」莊玉明根據傷友們受傷的狀況,因材施教。等到傷友們具備基礎後,再按個別的特質,引導他們發展個人的風格,以及正確的油畫、美學觀念。
除了衣服顏色的講究外,脊損畫家林倉裕將後面的樹叢加上白色筆畫,創造景物的遠近感。【記者 范瑈芸/攝影】
總是活躍畫室氣氛的脊損畫家林倉裕說:「這個人在前面,所以他的衣服要比較鮮著,另一個比較遠,他就比較樸實,這樣就可以靠顏色分出遠跟近的距離。」他一邊拍照,一邊熱情的介紹自己的畫作。林倉裕在43歲那年,因一場交通事故,導致下半身癱瘓。經傷友介紹進入協會後,就積極參與協會活動。透過參與活動,他嘗試自己坐高鐵、火車等大眾運輸工具,增添他的視野。透過繪畫,也能夠抒發他的心情。
脊損畫家翁麗娜的畫作色彩豐富,後面的畫作也出自她的巧手。【記者 范瑈芸/攝影】
退休公務員翁麗娜說:「我覺得我們不方便的一定要走出來,不要怕別人笑或是什麼,你一定要出來,你不走出來,都待在家,這樣是不行的。」她因幼時遭病毒感染,只能透過輪椅移動。樂觀開朗的她認為人生不要留白,就利用退休的時間畫畫、在家教鋼琴,藝術對她而言是療癒身心靈的方法。
莊玉明說:「所以其實我是跟他學,不是他跟我學,他跟我學的只是一些創作的皮毛而已。我們跟他們學的是如何面對人生,如何有樂觀的正能量。」教油畫的四年,他目睹了這些生命鬥士如何對抗身體病痛,他們不向命運低頭,而是透過彩筆,繪出精彩的人生故事,並透過繪畫,持續傳遞這份正能量。
脊髓損傷者協會 延續生命之火
協會除了畫室外,也承辦政府的復康巴士及生活重建的培訓,讓老傷友帶著新傷友,傳承生命經驗,更快學習生活上的技巧。也有歲末圍爐、新春團拜及中秋烤肉,希望透過戶外活動,讓傷友踏出家門,不讓他們困在生命的角落,單打獨鬥。
這些生命鬥士的畫展,將於今年(2024年)9月21日到12月31日,在大林慈濟的藝術迴廊展出。莊玉明說:「他們不願意說他們有多不方便,或是多不被他人理解,可是他們用自己的彩筆一筆一畫的把它表達出來。」他希望透過畫展,讓外界給傷友們更多支持和鼓勵。當這些傷友力爭上游時,在背後推他們一把,讓生命之火,生生不息。
<註一>:寫意為以較簡練的筆法勾勒出物體來表達意境,不重視細節的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