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藝文直達車 豐富學童文化體驗

【記者 吳柔穎/嘉義縣報導】

近期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推動的「藝文直達車:嘉藝號出發!」計畫正熱烈進行中,而首發學校在校長的帶領下,前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和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參訪。希望能透過親身體驗,提升學生對藝文的興趣,培養穩定的藝文消費習慣,並振興疫情後的藝文產業。

 

納更多藝文場所 直達車路線更新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自2023年開始推出「藝文直達車:嘉藝號出發!」計畫,透過為縣內國小到高中的學子提供校外文化參訪及體驗活動,促進學生對地方藝文的興趣與認識。而嘉義縣立興中國小為今年(2024年)的首發團,日前在校長的帶領下,來到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藉由團隊答題闖關的方式來認識臺灣歷史;也來到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透過導覽認識劇場環境及秘辛。

嘉義縣立興中國小是藝文直達車的首發團,來到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進行文化體驗、認識劇場。【圖片來源 擷取自興中感動HEARTs Touched臉書粉絲專頁】

根據文化部統計,臺灣藝文產業的收入在疫情期間減少了約四到五成。為振興因疫情受創的藝文產業,文化部串聯中央與地方推出一系列政策,旨在鼓勵大眾重新接觸藝術,提升藝文消費,嘉義縣的「藝文直達車:嘉藝號出發!」便是政策的其中一環。今年(2024年)藝文直達車的路線也有些許更新,納入更多嘉義縣內的文化場所,並於九月底陸續開始進行參訪,活動將持續到2025年1月。

2024年嘉義縣藝文直達車的十大精選路線,其中還包含其他縣市的藝文場所,盼能為學子帶來更寬廣的視野。【記者 吳柔穎/製圖】

 

從教育著手 增加藝術感知與反思

「藝文直達車:嘉藝號出發!」從教育著手,促進及振興藝文產業。計畫參與學童普遍抱有正向的反應與回饋,參與首發團行程的嘉義縣立興中國小何同學說:「去表演藝術中心的時候可以上台體驗燈光跟特效,去參訪感覺像在玩,但是又能學到東西比較有趣。」

作為帶隊老師的嘉義縣立興中國小校長楊登閎說:「親身體驗能夠激發學生更多的思考。」在表演藝術中心時,學生從觀眾的角色轉換為演員,深入體驗劇場的運作、燈光、舞台設計等,這樣的沉浸式學習能夠讓學生對藝術有更深刻的感知與反思,幫助他們在未來能對藝術作品進行更深入的理解與連結。

學生實際站上劇場舞台,體驗燈光等舞台設計,希望能藉由親身體驗加深對藝文的興趣。【圖片來源 擷取自興中感動HEARTs Touched臉書粉絲專頁】

 

年輕族群親體驗 意識藝文重要性

疫情改變大眾的藝文消費習慣,因而對整個藝文產業造成衝擊,包括收入減少等。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主任王泊清指出,藝文是一種「隱性需求」,而非必需品。也就是人們必須親自體驗,才會意識到它的重要性。許多人在疫情期間中斷了對藝文的接觸,逐漸習慣了其他娛樂方式,生活重心轉移到手機和數位平台後,重新接觸藝文的欲望便會大幅減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尋找新的受眾群體群尤為重要,不論是文化部的「文化幣」還是與嘉義縣文觀局合作推動的「藝文直達車:嘉藝號出發!」皆是鎖定年輕的學生族群,讓學生們能以較低的成本體驗優質的藝文活動,達到振興產業的效果。

 

穩定消費習慣 提升藝文產業成長

「藝文直達車:嘉藝號出發!」計畫持續推動,王泊清主任表示,在藝文與教育結合這個方向上,針對學生族群,提供他們接觸藝文活動的機會,藉此培養他們對藝術的興趣和熱愛,進一步形成穩定的消費習慣,不僅是為了恢復疫情期間的損失,更是希望未來能夠讓藝文產業有持續成長的空間,並為長期發展鋪路。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