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舊鞋救命 將愛心送至非洲

發布日期 : 2023-11-04

【記者 謝名柔/綜合報導】

在非洲有許多人因沙蚤病而雙腳潰爛,只要穿上鞋子就能預防沙蚤病,但他們卻買不起鞋子。知道此事的楊右任便創辦「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向民眾募集鞋子、衣服等物資送至非洲,也希望能透過醫療、衛生教育宣導、興建學校、水井,改善當地生活條件。

無法負擔買鞋錢 身受沙蚤病困擾

沙蚤病是種沙蚤侵入人體的寄生疾病,以溫血宿主的血液為主要食物來源,主要棲息於土壤與沙子裡。沙蚤病會引起皮膚發炎,患部可能有劇烈疼痛或搔癢,若不即時接受治療,病患可能遭受病毒、破傷風或壞疽等二度感染,嚴重時甚至影響性命。 東非百萬人口住在深受沙蚤威脅的區域,許多偏鄉的居民因生活窮困,沒有辦法負擔買鞋子的費用,當人們無鞋可穿時,足部就會受到沙蚤的侵害,因此當地的人民飽受沙蚤病的威脅。

1

擁有一雙鞋子即可讓非洲人民的足部不受到沙蚤侵害,但除了足部,手肘、膝蓋、背部等身體部位仍可能受感染。【記者 謝名柔/擷取自舊鞋救命step30粉絲專頁】

舊鞋救命救難民 救援計畫更多元

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以下簡稱舊鞋救命)創辦人楊右任只有國中畢業,之後被父母送至澳洲留學,卻常在街頭流浪,直到18歲時在當地遇到一位牧師,牧師鼓勵他可以回到家鄉幫助迷失的年輕人。2014年,在非洲的岳父告訴他當地有沙蚤問題,許多人因為沒有鞋子穿而雙腳潰爛,於是楊右任便創辦「舊鞋救命」關懷東非赤貧(註一)地區。在籌備舊鞋救命時,因為台灣與非洲的生活環境有所落差,無法真正了解當地人民的需求,於是楊右任帶著家人去肯亞住了一段時間。

2

楊右任帶著女兒前往肯亞,建設學校並以女兒的名字恩亞命名為「恩亞教室」,讓肯亞小孩有機會讀書、受教育。【記者 謝名柔/擷取自楊右任 Yu-Jen Yang粉絲專頁】

舊鞋救命透過舊鞋救命計畫,幫助當地居民進行沙蚤醫療與衛生教育宣導,之後擴展至非洲諸多國家執行社區基礎建設發展,例如活水計畫、養雞農耕、興學計畫(註二),希望能協助當地的民眾生活慢慢自立,直到能夠自主解決問題而不再需要援助。 楊右任說:「我很深刻的感受到,只要台灣的一點點物資,換成在非洲就能發揮很大的影響」,只要他還能夠幫助非洲的人民,只要志工們願意一起幫忙,他就不會放棄,也因為志工們的幫助,讓他想以更多方式幫助別人。

3

舊鞋救命至非洲上課,希望能帶領當地居民從不穩定的社會結構中走出來。【記者 謝名柔/擷取自楊右任 Yu-Jen Yang粉絲專頁】

在台灣有非常多民眾會捐鞋子給舊鞋救命,但因為鞋子的使用壽命有限,長時間穿著鞋子仍會磨損,在運送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因為鞋子本來就存放太久沒有使用而損壞。同時在非洲也有許多國家需要幫助,所以仍需要民眾不斷地捐贈鞋子。 舊鞋救命在未來也會將現在已有的計畫做得更完善,例如在居民家中鋪設地板,讓居民的家不再是泥土地,也能防止沙蚤的侵害;除了挖鑿水井,也透過雨水收集板,讓沙漠地區的居民在乾季時也能有水可以飲用。

舊物捐出去 救難民也救自己

今年(2023)10月21日至22日在台中的親送募集活動中,有數千名民眾捐出自己的物資,現場也有大約200名志工報名幫忙。民眾洪小姐表示,會捐出自己的鞋子、衣物是因為已經不會再穿,但別人或許有需求,將這些物資給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影響。此外,民眾林小姐認為將自己不會再用到的鞋子、衣服捐出既能減少堆放家中物品的空間,也能幫助到別人,同時她也希望可以有更多人來響應舊鞋救命的活動。

4

在台中的親送募集活動中,人流量、車流量一整天都沒有間斷過。【記者 謝名柔/攝影】

志工的年齡範圍非常廣泛,從國小學生到長者都有,其中有許多國小學生是由家長幫忙報名。志工李小姐表示,這次和小孩一起當志工,體驗非常特別,幫小孩報名志工一方面是讓小孩體驗當志工,另一方面是可以有學校的服務時數,之後也會帶小孩去育幼院等地方服務。現就讀國小四年級的梁同學表示,當志工是因為想要幫助別人,一開始都不敢和別人開口介紹,但經過一天的嘗試後,有比較敢向他人開口講話。就讀國小五年級的林同學表示,這次的志工體驗很開心,透過自己的介紹得到很多民眾的捐贈,覺得很有成就感。

5

將物資運送至非洲需要花費大量的經費,所以非常需要民眾的運費捐款。【記者 謝名柔/攝影】

台中親送募集負責人張君尉表示,舊鞋救命已經三年沒有在台中募集了,因此無法確定人潮與交通狀況,不過看到非常多民眾來捐款、捐物資,也覺得非常感恩。因為親送募集辦在假日,很多捐物資、捐款的民眾是父母帶著小孩一起來,父母也透過活動教育小孩,告訴小孩在非洲有許多人需要幫助,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幫助他們。

6

睽違三年舊鞋救命再次來到台中親送募集,有許多民眾捐出自己的物資,舊鞋救命也感受到了台灣人滿滿的愛心。【記者 謝名柔/攝影】

物資資源雖重要 脫貧尚須努力

由於「舊鞋救命」的名稱,許多人只會聯想到物資的援助,物資的援助固然重要,但在非洲的生活環境有很多是無法透過物資就能解決的,非洲居民基本的生理需求滿足之後,還需要受教育、學習,而現在距離讓非洲能脫離貧窮,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註一>赤貧:是最嚴重的貧困類型之一,定義為每人每日生活費不到1.25美元(約40元新台幣)

<註二>活水計畫:撒哈拉以南的赤貧非洲,僅有約24%人口享有安全飲水,每年有數百萬幼孩童的生命因為不乾淨飲水而遭受死亡威脅,許多偏鄉診所也因缺乏淨水設施,無法維持病患或醫護人員的基本衛生保健,透過挖鑿水井的方式,就能讓許多人民能夠生存下來。

養雞農耕: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世界上有三十億人口無法負擔健康飲食,許多貧困家庭身處糧食困境。世界上超過70%的赤貧人口,部分或完全依賴農業維生,養雞農耕計畫教育非洲村民以有機農耕種植代替原本的簡易耕作,改善貧瘠土質,讓土地一年比一年肥沃。

興學計畫:東非偏鄉教育資源匱乏,反映在簡陋的校舍上,有時甚至連教育建築都沒有,老師只能在樹蔭下教學。興學計畫將卸下物資的空貨櫃改裝成教室,使用當地製作的建材搭建磚塊教室,提供偏鄉孩子更安全、穩固的學習環境。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