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小卡文化 歐巴歐膩撒浪嘿

發布日期 : 2024-06-10

【記者 蔡依婷、江秀雅/綜合報導】

片長:6分12秒

你聽過KPOP小卡嗎?小卡文化為KPOP粉絲圈中相當具有話題性的一種粉絲文化,這些小卡通常是唱片公司推出的專輯附贈品,但近年來小卡的地位甚至超越了專輯本身。小卡背後究竟有什麼魔力,甚至吸引不少網路紅人、民眾開始自印小卡了呢?

小卡文化流行 政治人物跨界響應

近年K-pop風潮席捲全球,其中小卡文化在K-pop粉絲圈中相當盛行。小卡是指粉絲在購買專輯時隨機附贈的偶像自拍或其他造型的卡片,這種隨機制度讓粉絲可以收集和珍藏,增添購買專輯的樂趣。去年底,台南市長黃偉哲推出市長小卡,這種創新的互動模式瞬間吸引許多年輕人關注。同時反映出小卡文化為進入年輕人世界的一種窗口,使政治人物能夠與年輕粉絲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演唱會外發小卡粉絲 小A:「覺得(市長)滿跟得上時事,跟得上年輕人的流行,覺得很有趣。」

演唱會外發小卡粉絲 浮:「最近其實滿多台灣的KOL(關鍵意見領袖)一併的在做小卡,我覺得滿方便粉絲或是支持者去收集,或是跟別人宣傳。」

市長團隊接受採訪時表示,靈感來自於K-pop小卡收藏風潮,過去幾年的跨年活動中,黃偉哲市長多次邀請韓國流行音樂明星來台南表演,人潮及討論度讓市政團隊看到年輕人對K-pop文化的熱情。透過市長小卡的推出,市長希望能更加了解年輕人喜愛的文化。

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金儒農:「台灣對於政治人物本來就有一定的粉絲傾向,所以你看到我們(支持者)會很熱烈的去領紅包。你不太可能會看到你家的爸爸媽媽說我也要領小卡,所以黃偉哲這個策略很明顯的是要針對年輕人在做這件事情。我(商人及網紅)想知道粉絲或顧客跟我的黏性如何 ,可能就會用小卡來做為一個測試,以利後面的行銷策略。 」

情感連結 粉絲互動的雙重魅力

小卡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其精美的設計和限量的特性,更在於它們承載了粉絲對偶像的情感與支持。每一張小卡都是粉絲和偶像之間的一種連結,正是這種情感連結賦予小卡極大的價值。此外,小卡在粉絲之間的交流互動中也佔有重要地位,粉絲們常常通透過小卡來分享彼此對偶像的熱愛,進一步加強粉絲社群間的凝聚力。

演唱會外粉絲 Zoe:「小卡背面其實每次(偶像團體)成員都會寫一些貼心的小語,如果你真的很累的話,拿出來看,有種給人鼓勵的感覺。 」

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金儒農:「我覺得核心還是愛,所以我們才會一直說它叫情感政治、情感經濟。我們因為一些原因,跟他人有著依戀(關係),這個依戀必須用一些方法表示回應。 我們(商人)其實只是把錢變成專輯,專輯再變成小卡的形式,藉由小卡來增加每個專輯的資本厚度。」

演唱會外發小卡粉絲 寧:「小卡在以前時代比較像配角,大家可能會比較專注在寫真書、專輯封面或是唱片歌曲,可是現在追星的生活圈裡面,可能變成大家會為了去買小卡然後才去買專輯。」

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金儒農:「小卡是一個很有趣的物理擁有的東西,因為事實上所有的電子影像,你大概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即便說不能外流,你都一定找得到。你在物理上擁有它(小卡),還涉及了兩件事情,一件是人類的收藏癖,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可以拿這個東西跟人家社交。 我們不但交換了彼此對這個偶像團體的情感,透過這個交換認定了彼此,可以作為同一個支持這個偶像團體(的粉絲),因此我們會有更久的認同感。」

美麗紙片背後 伴隨不少爭議

隨機小卡制度已持續約十五年左右,但近年被批評為不環保,特別是有粉絲們為了拿到喜歡成員的小卡而大量購買專輯,使其被遺棄在街頭,引發不少爭議。

演唱會外粉絲 珍妮佛:「真的也覺得滿不環保的,那個專輯根本就沒有被碰過,只被開過,不會有更多人聽,這種(隨機抽卡)就會覺得(是)為了衝銷量,為了讓數字好看。我覺得有點浪費。」 

演唱會外粉絲 Amy:「我也覺得很不環保,希望(粉絲)可以珍視專輯,除了小卡之外,它其實還有很多的意義、很多的努力(應該被看見),像是歌詞或者是封面,或是內容的製作。」

儘管隨機小卡制度引發不少批評,曾經撰寫《粉絲經濟如何塑造街頭風景》論文並發表於韓國的金儒農教授抱持不同見解,他認為在偶像經濟中,專輯仍然是一個重要的中介物,隨機小卡制度是一種行銷手段,因此要促使唱片公司改變這種做法並不容易。

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金儒農:「其實小卡這個概念在日本(女團)AKB48他們推出握手券就有了,一個(握手券)可以互動10秒鐘,所以有人可能要互動很久,他就可以買30張、50張(專輯),所以專輯基本上不會有要。所以這件事情我覺得某種程度上一直都存在。」 

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金儒農:「偶像雖然很多時候是靠外表來吸引粉絲,但他不能說出來。也就是說,我不能夠直接說,我就是為你的臉消費的,即便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情,但不行,因為偶像要有才華。我們其實是為了音樂,我們其實是為了其他東西,專輯就會是一個很好的中介物,它會比你單純賣小卡帶來的效果會更好。」

適當衡量 收穫快樂與友情

雖然追星本身並非理性行為,但只要適當衡量花費與從中取得的快樂,追星是一件能讓粉絲們團結起來,共同努力實現目標,並在過程中收獲快樂與友情的一件事。

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金儒農:「我們常常在講理性追星,但請記住一件事情,追星本身就是不理性的,或者是會有一個偶像這件事情,本來就不是理性。喜歡釣魚的人,別人會沒有辦法理解為什麼要花十幾萬買一根魚竿?可以自動抓魚嗎?本來在各行各業裡,或者在各種興趣裡,我們都一定有不理性的地方是別人不能理解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粉絲特別額外會被說要理性追星。與其理性追星,不如說請試著把追星當成資本主義行為,衡量你用多少錢能買來多少快樂,以及你的錢到底能有什麼程度,還有同樣花這一筆錢,你有沒有辦法找到帶給你更多快樂的方法。 」

演唱會外粉絲 珍妮佛:「追星的粉絲們很團結,會一起想辦法要看偶像,一起想辦法要應援。有共同的目標,大家就會彼此認識,一起獲得一些快樂。」

10000321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