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民眾自發性上街 展現公民權利

發布日期 : 2024-05-27

【記者 李玥希、葉亞潔/台北市報導】

片長:2分54秒

5月17日國會發生暴力事件後,根據主辦單位經濟民主聯合統計,5月21日共有三萬多位民眾來到立法院前的青島東路,靜坐舉牌表達訴求。到了5月24日立法院再次開啟院會,立院外人數更高達十萬多人,呼喊口號聚集民意,期許立法委員能夠傾聽民眾的想法。

現場人潮眾多 民眾高舉文宣倡議

經歷了5月21日青島東路的民眾靜坐抗議,5月24日一早便湧入人潮,佔滿了青島東路以及濟南路,為此次的集會集結聲援。

我是記者李玥希,目前正在立法院外的青島東路上,可以看到現場擠滿了人潮。各年齡層的民眾自發性的聚集在此,也有不少的民團協助物資的發放,管理現場的秩序。讓我們來看一下現場的狀況。

台灣基進黨黨主席 王興煥:「其實我們從5月17日當天晚上就已經在集結了,5月21日我們也是在這邊一整天到晚上12點。今天是第三場大型的集結,人數一天比一天多。」

工作人員 方小姐:「這些物資都是全國北、中、南所有的人熱心供應。」

愛心來自全台灣 自願為大眾服務

現場工作人員眾多,協助不斷發放物資,包含水、餅乾、雨衣等,工作人員不只包含公民團體,也有不少熱心的民眾,發放文宣品提供大家使用。

民眾 張同學:「因為現在算是見證時代很重要的一個時刻。身為高中生,我覺得我們也有義務正視民主的進程,所以我想以我自己的一分力氣以及我很擅長拍照,我希望是把我所看見的以及我們台灣需要民主進步的一個過程,把它給分享出去。」

民眾 廖弟弟:「(你現在幾歲)10歲。(媽媽帶你來的嗎)對。」

民眾 陳小姐:「當然一定要讓他們參與最接地氣的公民活動。」

民眾 陳小姐:「帶小朋友體驗公民活動。我覺得大家在這邊都很辛苦,所以帶小朋友來這邊看看,順便跟他解釋大人在做什麼。」

民眾表訴求 公民學習上街力行

走上街頭是最直接的學習,從3歲,5歲到17歲、77歲,所有年齡皆站出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其中不少父母帶著年幼的孩童來到現場,用實際的社會運動,從小培養孩子對公民議題的敏銳度。

民眾 陳小姐:「因為我覺得這是最真實的公民教育現場,然後讓他們知道,我們拿到的、我們現在擁有的民主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工作人員 劉小姐:「我的訴求就是退回重審,他們現在所使用的方式是不合理的,直接通過的就不行,因為沒有經過討論。」

民眾 張同學:「我覺得關於立法院裡面的一些議程、一些過程,我覺得沒有到非常合理。」

工作人員 張先生:「人民的期待,可能會期待他們就算在合規合法情況下,也可以有更多的討論或是表達不同黨派聲音的空間。」

自主上街 發揮公民力量

一般民眾來到此地的訴求皆不同,然而目的皆相同,希望透過集會遊行的方式,改變現有的情況。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