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藕斷絲連 牛斗山蓮藕產業的起落

發布日期 : 2023-03-12

【記者 陳怡秀/嘉義民雄報導】

稿頭:嘉義縣民雄鄉的牛斗山社區曾經是盛產蓮藕的地方,如今卻因年輕人不願接手這項辛苦的傳統產業與進口蓮藕的競爭而逐漸沒落,藕農也面臨缺乏人力與缺少銷售通路的困境,如何延續這項地方的傳統產業是社區居民面臨的一大課題。

蓮藕的故鄉 民雄牛斗山

提及蓮藕產地,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大概會是台南白河,卻不知道嘉義縣民雄鄉的牛斗山社區也曾經是台灣蓮藕的生產重鎮。然而因為太過辛苦而改行離鄉的年輕人、銳減的藕田,讓牛斗山蓮藕產業的輝煌不在。對於牛斗山蓮藕產業的發展歷程,從十八歲時開始幫忙家中蓮藕事務的藕農李建鋒表示,其實是以前的長輩上台北去做挖藕的工作,回到南部時順便帶回一些苗來嘗試種植,成功後就陸續有人加入這個行業,而在以前也會從南部一路向北部漸進地收成,現在則是因為氣候問題,可能南部還沒收成完北部就已經開始在採收了。

嘉義縣民雄鄉的蓮藕大約在每年四、五月開始埋入新芽,生長至七、八月開始採收。【記者 陳怡秀/攝影】

繁瑣步驟成就高品質藕粉

蓮藕又分為粉藕跟菜藕,菜藕是圓的,不會開花,地下莖肥大,多用於入菜;粉藕則是長條狀,會開花,整體顏色也較為紅潤,而蓮藕常見的加工食品「藕粉」則多半是使用粉藕製成。

手工的藕粉製作過程繁雜,必須經過清洗、碾碎、洗粉、沉澱等多道工序,李建鋒說:「沉澱最費工,因為你的纖維不可能洗得完全那麼乾淨,一些小渣渣的纖維也是會從網子掉下去,可是你有這些纖維在,你就要一直去攪拌、換水,讓這些纖維慢慢地不見,一直過濾,你如果不去攪拌、不去過濾,它就會變成發酵,然後整桶就沒了,就是你前面花了一年時間等於是白幹了。」製作過程中的每個繁複步驟都必須落實,才不會前功盡棄,產出高品質的藕粉。

傳統的藕粉製作工序複雜,而手工製成的藕粉會刨成不規則的片狀。【圖片來源 李建鋒/提供】

傳統蓮藕業產業遭受眾多困境

原本從極盛時期幾乎每家每戶都在從事蓮藕業的牛斗山社區,到如今僅存二十幾戶的堅持,談到現在牛斗山蓮藕產業的困境,李建鋒表示,人力的缺乏與缺少適合的行銷通路是他會遇到的問題,而他目前的銷售管道是通過行口,偶爾也會接一些宅配的業務以及發展網路上的商機,近期也有連鎖超市會向他們收購蓮藕去販售,增加新的銷售通路,但有時也會因為產品供過於求,面臨市場削價競爭的情況。另一方面,則是近年來因氣候變遷,南部地區常常遇到缺水的情況,蓮藕又是水生植物,最害怕遇到的狀況就是旱災、不下雨,會造成他們很大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