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保健食品年輕化 如何選擇要注意

發布日期 : 2024-04-01

【記者 徐藝甄/綜合報導】

近年購買保健食品的消費族群日漸年輕化,許多大學生願意選擇保健食品作為日常的補給品。保健食品在分類上和藥品不同,無法提供真正的醫療效果,並且有些保健食品攝取過多同樣會導致腎臟負擔,民眾需要留意如何選擇正確的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需求高 產值超過兩百億

近年來,許多民眾會選擇食用保健食品作為日常的營養補充方式。而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民國111年我國的保健食品產值達到226億元,年增率更達到17.4%。這項調查足以顯示國人對於保健食品的需求量日漸提高。同時,隨著網路資訊的傳播,保健食品的消費族群已不僅限定於年長者,許多年輕人由於工作壓力、長期使用3C產品等原因導致需要透過保健食品攝取所需的營養。連鎖藥局藥師方靖雯表示,最近前來藥局購買保健食品的年輕人確實有增加的趨勢,並且會選擇購買保護眼睛的葉黃素、修護神經的維生素B等。但是要如何正確選擇並且食用自己身體所需要的營養補充,是許多民眾需要多加留意的。

1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產業經濟統計調查顯示,由於國人的自主健康意識提高,保健食品產值連年增加。【記者 徐藝甄/製圖】

注意成分效果 正確使用避免傷身

由於保健食品可以快速大量補充日常吃不到的關鍵營養成分,日漸成為年輕人作為身體保養的選擇之一。除了營養補充外,保健食品也可以預防未來衰老時罹患病症,以及身體各部位的保養等。中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三年級的許同學便表示,自己會選擇食用魚油、葉黃素及維生素B做為每日的補給品。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現在身體的健康,而是為了預防老年罹病的風險。事實上,在藥局購買保健食品的消費族群以年輕人居多。藥師方靖雯提到,原因在於年輕人比較有保健的觀念,並且近年主要購買的產品以維生素B、益生菌以及葉黃素為大宗。

2
近年民眾常以購買維生素B群、葉黃素以及益生菌作為日常身體保養的營養補充品。【記者 徐藝甄/攝影】

購買保健食品時,商品的成分以及吃法是民眾需要多加留意的。由於保健食品依據其成分的不同,分為水溶性<註一>與脂溶性<註二>,脂溶性的產品代謝較水溶性產品慢,會堆積於脂肪中。例如人們經常服用的葉黃素便是脂溶性產品,所以產品包裝中需要標示多食無益等警示字樣,提醒民眾一日當中不可攝取過多,否則會造成內臟器官的負擔。另一方面,選擇保健食品時也要考量自身目前服藥的狀況,民眾需要了解保健食品的功效是否會和藥品相互衝突。方靖雯說明,像是正在服用抗凝血劑藥物的民眾便不可食用具有凝血功能的魚油,否則會導致身體後續的不良影響。
審查通過有標章 購買前先確認

1

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的差別在於未獲得健康食品標章時僅能作為一般食品販售,受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範。【記者 徐藝甄/製圖】

民眾在購買保健食品時,需要留意產品是否具有合法的健康食品標章,才能安全的補充營養。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規定,健康食品需要經過衛生福利部審查通過後才能夠稱其為健康食品;一般食品不能擅自標示或廣告該產品為「健康食品」,或是具有健康食品的「保健功效」。民眾若對保健食品有任何疑慮,皆可詢問專業藥師的協助並找到最適合自己身體的營養補給方式。

<註一>水溶性:經由尿液排出,例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C、鈉鉀礦物質、葉綠素、花青素、植物多酚等。
<註二>脂溶性:少部分由排便排出,但大多會保存於體內器官,例如:維生素A、D、E、K、葉黃素、蝦紅素、薑黃、茄紅素和魚油。
 

瀏覽數:
:::